【正见网2004年11月06日】
科技篇
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北宋时期,指南针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当时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体進行人工磁化的技术。人造磁铁的磁性比天然磁体要稳定得多。同时,在指南针的装置上也有很大的改進,即将磁针穿在灯芯草上浮于水面和放在指甲上、放在碗沿上、悬在丝线上。著名科学家沈括还发现磁针所指方向正南稍偏东的现象。这是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
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发达。为了克服远渡重洋的困难,保证航船安全,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之中。
宋代随着采矿、冶金等部门手工业的发展和抗击辽、夏、金战争的频繁,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宋时汴京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宋仁宗时,由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以硫磺、焰硝(硝酸钾)、松脂以及其它不同物质按一定比例和操作程序制成不同用途的火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和工艺程序的记载。
北宋时,利用火药制造的火器,主要是燃烧性的,随后爆炸性的火器也大量制造和应用。到了南宋,更发明了管状火器,如1132年(绍兴二年)军事技术专家陈规守德安(湖北安陆)时创造了火枪,把火药装在竹筒内点火喷射,这是射击管状火器的鼻祖。1259年(开庆元年),宋军和蒙古军在淮河一线作战,寿春府(安徽寿县)军民创造了一种叫“突火枪”的火器,在竹筒内放置火药后再安上子窠,用火药的力量把子窠射出去,子窠类似子弹性质,用石子、铁块等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后来把竹筒改为铁管或铜管。
自唐后期以来,雕版印刷术对于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布衣毕.N又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N的这种发明,在印刷史上是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对世界文明有着重大的贡献。
建筑的发展
宋朝在建筑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就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经验的总结。
李诫(约1060年~1110年),字明仲,郑州新郑人。他曾在北宋朝廷的将作监任职十多年,主持过不少土木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同时,他又“考究群书”,钻研历代文献中有关建筑工程的记载,集中建筑工人的智慧,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在北宋初年著名的工匠喻皓《木经》(三卷,已佚)的基础上,完成了《营造法式》这一部建筑学上的巨著。全书三十四卷,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图样四部分。这本书对大木作的叙述特别详细。书中还配合文字说明,绘出各种图样。《营造法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它是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郊区,有一座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繁塔。根据北宋写的《北道刊误志》记载,繁塔是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由当朝的官僚倡导由民间募集资金修建成的,在现存繁塔洞壁上镶嵌石刻中,尚留存有当时建塔捐献财物者的姓名和年月。到了978年,繁塔才建起一个高高的塔基,直到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还不断有人捐献财物给建塔工程。所以根据塔内碑刻的记载来推测,繁塔大约筹建于开宝中期,竣工于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以后。也就是说,从筹建到竣工,前前后后经历了20多年。
繁塔在宋代竣工时,原为空心造楼阁夸木结构,是等边六角九层的宝塔型,塔高240尺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
繁塔的另一艺术成就,是塔的内外壁均镶嵌佛像,其用不同的加釉灰色方砖砌成,塔表的每块砖都是一尺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跌坐其中。佛像的姿态、衣着、神情各具特色,佛像有端坐在单莲座或束腰莲座之上者:有手执各种法器的佛像;还有常见骑着青狮的文殊和骑着白象的普贤二菩萨;有六臂或十二臂的观音菩萨,以及乐伎等等,近七千块雕像,佛像表情细腻逼真、个个形象鲜明生动、相貌迥异、千姿百态,将繁塔烘托得十分壮观,显示宋代雕刻艺术家的超人技艺。
繁塔内各层的墙壁和登道上,琳琅满目的宋代石刻题记,镶嵌有各种碑刻200余方,碑刻以宋代为主。其中以宋代书法家洛阳人赵仁安所写的“三经”最为著名。刻石四周雕有莲瓣开花纹图案的装饰,雕技精湛神妙。
医学的发展
两宋医药学在唐代基础上有進一步的发展。当时,外国药物大量传入中国,因而在宋代官私编纂的医药书籍中,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宋太祖时编刻的《开宝本草》比《唐本草》增加新药133种;仁宗时所修《嘉钓补注本草》又增加新药82种。到北宋末年所编印的《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新增药品达628种。
南宋人宋慈(约1186年~1249年)所著的《洗冤集录》,系统的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司法检验专著,曾被译成法、英、荷兰、德、朝鲜、日、俄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对法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两宋时期,针灸学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国针灸学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因长期传抄,其中所载经络俞穴部位很紊乱。宋仁宗初年,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了历代针灸医家的经验,统一了针灸穴位,并在铜匠师的合作下,设计用铜铸成人体模型两具,刻划经穴,标注名称,为针灸教学之用;同时写成《新铸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三卷,不久又把《图经》刻石流传,使此后学习针灸的人对俞穴部位能有正确的知识。
南宋的名医李杲(公元1180 - 1251),字明之,号东垣,后人多尊称为“东垣老人”。中医史上的“宋元四大家”之一。
李东垣小时候就和一般孩子不同。长大后,言语忠诚有信用,行为敦厚令人敬重。他在人际交往上很谨慎,与人接触时没有开玩笑的话。市面上众人以为可资娱乐的场所,他从未去过,似乎天性生来就是这个样子。
由于东垣的母亲王氏卧病不起,让乡里的好几个医生来救治。是寒证还是热证,他们的说法都各不相同,各种药物都用遍了,也无济于事,最后连什么病都没弄清楚就死去了。东垣痛悔自己不懂医而失去了亲人,于是立下志愿说:“如果遇到高明的医生,一定要努力学医,以此永志自己的过失。”听到易州的张元素先生,人称“洁古老人”,医术闻名天下,他就進献了很多钱物去拜他为师。几年以后,他就全部掌握了张元素的医术。
因为李东垣家中很富足,用不着以医技谋生,又加上他看重自己的品行操守,因此不轻易屈尊为人治病,人们也不敢把他叫作医生。就是那些士大夫得了病,如果不是非常危急,迫不得已,通常也不敢请他来诊治。他最初也没有把医作为名份的事,许多人也不知道他精通医学。后来,他因躲避蒙古军队入侵而到了汴梁,于是才凭借医术结交了一批公卿官僚。他治病时效果显著的验案另有书籍记载,下面只是载于史书中或出于名家手笔的几个验案。
北京人王善甫,是京都的酒官,得了小便不通的病,眼珠子凸出,肚皮胀大得象鼓一样,膝盖以上的皮肉坚硬得象要裂开一样,不能吃不能喝。其他的医生们用了甘淡渗泄的利尿药也没有见效。李东垣对那些医生说:“这个病很深沉了啊。《内经》有言:膀胱是津液之府,必须得气化才能排泄小便。现在用了渗泄小便的药剂,病反而加重了,那是因为气不化的原因。启玄子说:‘没有阳的,阴无法生;没有阴的,阳无法化。’甘淡渗泄的药都是阳药,只有阳没有阴,阳又怎么能化呢?”第二天,李东垣用了阴药给病人服用,结果只服了一剂药,病就好了。
西台掾的萧君瑞,二月中得了伤寒发热,医生给他开了“白虎汤”,结果病人的面色变得墨一样的黑,原来的症状看不到了,脉象沉细,小便失禁。李东垣开初不知道医生用的什么药,等到诊断以后,便说:“这是在立夏前误用白虎汤造成的错误。白虎汤大寒大凉,不是行经气的药,只能寒腑藏之气,如果不善于运用,就会使伤寒本病隐伏在经络之间。有的人又用大热之药去补救,就伤阴气,又会变生出其它病症来,这不是补救白虎汤的办法。我要用,就用升阳气、行经气的温药。”有人诘难他说:“白虎汤是大寒之剂,不用大热药怎么能补救,你那样治怎么行?”李东垣说:“病隐伏在经络之间,阳气不升经气就不行,经气行以后本证又会显现出来了。本证又有什么难治的呢?”后来果然象李东垣说的那样把病治好了。
魏邦彦的妻子,突然间眼睛里长翳子,从下而上的长,颜色是绿的,肿痛得无法忍耐。李东垣说:“翳子从下而上的长,可知病是从阳明经来的。绿色不是五色中的正色,那是肺与肾共同生病而起的邪气。”于是就泻肺、肾的邪气,并用入阳明经的药作为佐使药。服药后本来已经见效了,后来病又复发了三次,并且随着邪气所来的经脉不同而翳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李东垣便说:“各条经脉都属于眼目,经脉有病则眼目相随。这一定是经络不调,(月)经不调,则眼目之病好不了。”一问之下,果然是那样。于是象李东垣所说的那样去治疗,病就不再发作了。
李东垣治病的情况大都像这个样子。他特别擅长于伤寒、痈疽、眼科疾病。当时的人都把他看成神医。他所著的医书,也在世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壬辰(公元1232)年间,他渡黄河北上,暂时居住在东平,直到甲辰年(公元1244)才返回乡里。有一天,他对友人周德父(字都运)说:“我老了,想把医术传给后世,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怎么办啊?”德父说:“廉台的罗天益(字谦甫),性情品行敦厚朴实,常常遗憾自己所学的医术不精纯,有志于学习,你想传授医道,这个人大概可以了吧。”后来有一天,周德父和罗天益一起来拜见东垣。东垣一见面就问:“你是来学习赚钱的医生呢,还是来学习传授医道的医生呢?”罗天益说:“只是传授医道罢了。”于是便跟着东垣学习,日常的饮食用品,都由东垣供给。
学习了三年后,为嘉奖他长期学习不倦的精神,东垣给他二十两白银,说:“我知道你生活境况很艰难,恐怕你思想动摇,半途而废,可用这些银子作你妻子儿女的生活费用。”罗天益百般推辞不接受。东垣说:“我连医道这样的大事都不吝惜,怎么会吝惜金钱这些小事呢?你不要再推辞了。”
临终前,东垣把自己一生中的著述清理校勘,分卷装函,按类编辑,排列在书案上,嘱咐罗天益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了我李明之,也不是为了你罗天益,而是为了天下后世之人,千万不要湮没了,要把它们推广施用下去。”东垣于辛亥年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李东垣对《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古典医籍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的许多创造性的医学理论,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而总结出来的。
当时社会环境因战乱等因素而很不安定,由于精神刺激、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温不调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很多,这些病用治伤寒的方法往往治不好。李东垣从实践中体验到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都能耗伤人的元气,成为内伤病的病因,因此提出了“内伤学说”。以后,病分“外感”、“内伤”就成了后世医家辨证的一大原则。
李东垣对“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著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在张元素的脏腑病机学说的启发下,结合《黄帝内经》中“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认识到脾胃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最关紧要,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而内伤脾胃的病因,他认为是“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继之,则元气乃伤”。可见他已经认识到了,人的情志变化等精神因素在脾胃内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的作用,而形体劳役过度、饮食不节,则是另外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李东垣的著作,除了三十多万字的《伤寒会要》外,主要还有《医学发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此事难知》、《药象论》等书。其中《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特别是《脾胃论》,不但创立了中医史上的“补土派”(又称“温补派”),对脏腑辨证和三焦辨证的诊治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后世儒医把儒家学说搀入医理大开方便之门。“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已成后世儒医之箴言。
天文学及数学成就
北宋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名叫沈括(1032年~1096年)。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人,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著作是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三十卷。
在《笔谈》中,作者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十分广泛的领域。
沈括的科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在兼管司天监期间,曾破格选拔平民出身的天文历算家卫朴到司天监任职,主持编修《奉元历》,以365.24358日为一回归年,虽比今天实测的365.2422日稍大些,但比当时通行的历法要精密得多。同时,他还提出了彻底改革旧历法的主张: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不管月亮圆缺,只管时令节气;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大小月相间,不置闰月。这种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份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适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沈括的成就,在中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吸取前人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和齿轮应用技术上的成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结构复杂、自动运转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并写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详细说明书──《新仪象法要》,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全部结构。反映出11世纪中国在天文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高度成就。
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著作《数书九章》中,记有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和联立一次同余式的解法(当时叫做“大衍求一术”),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这一解法的人。
丝织技术
南宋时,丝织技术有了新的提高。苏州、杭州、成都三个著名的官营织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规模宏大,分工细致,丝织品种类繁多,产品精致美观。
南宋纺织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纺织业的進一步发展。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逐渐普遍起来。宋人《木棉》诗中有“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积妇勤”等句,反映了扦子、弹花、纺纱、织布的劳动过程,以及所用铁铤、弹弓、纺车、织机等各种棉纺织工具。
由于新的纺织工具的出现,已能织出带有细字、小花卉的花布。1966年浙江兰溪县南宋古墓中,出土了一条随葬棉毯,说明江南地区不仅能织布,而且还能织毯,反映了棉纺织业的新发展。
造船业与制瓷业
南宋时期,造船业得到進一步发展。明州、泉州、广州等造船业中心,仍然制造大型海船。1974年,在福建泉州湾发掘出一艘南宋末期的海船。根据其长、宽、深计算,载重量当在二百吨以上。这艘船的造型和结构都与宋代文献记载相吻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船舱竟多达十三个。
南宋时还普遍制造车船。车船装有轮子,用脚踏轮,激水而行。
南宋制瓷业的规模宏大,有的窑址堆积面达二十亩,高二十米。临安凤凰山下的修内司官窑,所烧瓷器,“极其精制,釉色亦莹澈,为当时所珍”。景德镇是著名制瓷中心,产品远销各地。浙江龙泉所产传统青瓷,仍为当时上品。
其它如造纸、印刷、制茶以及火器制造等业,也都相当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