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5年04月13日】
上一篇文章谈了中国古时候把米饭用来治病,像刚刚煮好的新炊饭、寒食时所做的寒食饭,祭灶王爷的饭、盆边零饭、齿中残饭等等,这里要谈的是古人用粥治病的事例。汪昂撰写的《本草备要》里记载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今人终日食粥,不知其妙,迨病中食之,觉与脏腑相宜,然迥非他物之所能及也。也就是说,现在的人每天都吃粥,但是不知道它其中的奥妙所在,等到他生病时来吃粥,才发现粥对五脏六腑非常的好,其它任何食物都不如这个粥那么美妙。《黄帝内经》里说过,当你久病之后,你不能够随意的多吃,也不能够吃肉,因为多吃或吃肉可能引发后遗症,或者这个病会复发。看来只有少少的吃点粥就好了。
再看看李时珍先生在《本草纲目》里对于粥是怎么说的?它说粥又叫做糜,李时珍对于这个粥有这样的一个解释,粥字的两边是弓字,中间是个米字,这个粥的写法,就好像米在釜中相属之形,在锅里煮一样。那个弓是波浪形的,两个弓里头是个米,米在水里煮的时候就是是这样滚的,这个解释多么有意思,中国字不管怎样,它的写法真的是非常有趣,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构造原则。另外我们来看看《本草纲目》里记载的粥有多少种。第一种是小麦粥,小麦是凉性的,能够消烦渴。小麦跟粥一起煮可以止消渴烦热。消渴就是口非常的渴,喝了水都不能够解渴的意思。大部分消渴的原因是我们身体里头上焦特别的热,以至于造成了喉头口里非常的干渴,古时候称之为上消。古人讲有所谓的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就是水进去都不能够解渴;中消就是腹部胃里头非常的空,空荡荡的,吃了东西马上就觉得不见了;下消就是喝了多少水就要小便多少,上消中消下消加起来称之为三消,有的人以为这就是现代人所称的糖尿病。实际上它跟糖尿病还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所看到的糖尿病几乎很少真正的有消渴,也就是说口真的渴的,虽然我们的生理学教科书里都讲糖尿病有三多(是多喝水多吃以及多尿),所以小麦粥治的这个消渴,不应该只是称之为糖尿病的这种消渴。再看另外一种叫做寒食粥的粥,它可能就是寒食节时所做的粥。寒食粥是用杏仁以及好多种花一起煮出来的粥。陈藏器说,寒食粥可以主治咳嗽,可以下血气,就是把血气都能够往下拉,还可以调和我们的脾胃。另外《本草纲目》里还记载有糯米粥、秫米粥、黍米粥。糯米是一种比较黏的米,秫米就是高梁之类的米,黍米也是比较黏的一种米,这几种米都可以做粥。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用玉蜀黍,玉蜀黍也叫做玉米。把玉米跟排骨一起煮,这种玉米汤或者这种排骨汤特别的香甜。这几种粥都是甘温而无毒的,都能有益气的功效,并且能够治疗脾胃虚寒,以至于泄痢吐逆。
其实,古人认为糯米因为黏性大,有些人不适合吃,可是当你喝糯米粥或者说是糯米汤,那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但可以治刚才讲的脾胃虚寒,吐逆泄痢,还可以治小儿痘疮白色。这个痘疮就是身上长的痘或者是痘疮这种东西,那么白色的话就不好,白色属于肺,代表的是肺气虚寒。刚才讲的粥可以补脾胃,脾胃属土,土能生金,肺是金,那么由土来补这个金,可以使得这个肺的种金能够被补足起来,以至于痘疮能够很快的消除。《本草纲目》里还记载有粳米粥、籼米粥、粟米粥、梁米粥。这些粥也都是甘温而且无毒的,但它们都可以利小便,让小便能够排的很顺畅。而且它们能够补脾胃,止烦渴。由此可见,假如一旦我们生病,那么吃粥是非常有用的。李时珍先生在《本草纲目》里常有一些见解是别的书里所没有的,他说按罗天益的《卫生宝鉴》里所讲,粳米粥和粟米粥,都是气薄味淡,是阳中之阴(阳中,味道淡就是阳了,阳里头的阴阳中之阴,阳里头的阴药),因此它可以淡渗下行,也就是往下走,那么能够利小便。他举了韩懋在《韩氏医通》里的一个医案,有一个人有小便病淋,就是滴滴答答的小便,而他不肯吃药,不肯吃药的人怎么办呢?韩懋说,就让他只吃这个粟米粥好啦。结果过了十几天,他的病渐渐的好转,坚持吃了一个多月后,他的病就完全好了,由此可见米粥或小米粥,也能够治不少的病。
记得我自己在二十年前,曾经有过一次泻肚子,非常的严重。古医书上都有记载,泻肚子是因为肠胃热,那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肠胃发炎,那么可以吃冷粥,它说进冷粥一碗,就是喝一碗冷的稀饭,那么就可以止住了。当时我因为不住在家里,非常不容易得到所谓的冷粥,那么怎么办呢?我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冷开水,用很冷的冷开水,也就是说半冰水吧,喝下去,结果也使得肠胃的腹泻能够立刻止住。由此可见,古人用了很多的方法来治病,但是却用的是很简单的方法,并且能把病情很快的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