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书籍简介:《金匮要略》

陈乃菁


【正见网2007年02月26日】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属于杂病的部分,《伤寒杂病论》全书共十六卷(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后因战乱而散佚。西晋王叔和曾加以搜集编纂《伤寒论》十卷,但杂病的部分却只能从其他方书中所引用的资料中看到一些。直至北宋初期,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的旧籍中找到了《金匮玉函要略方》,这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共分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的理论和处方。之后林亿将此节略本编辑校定,保留中、下卷,并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于每篇之末,提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原书共二十五篇,首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这一篇在全书中具有纲领的意义。 仲景在本篇中根据《内经》、《难经》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等都有详细的说明。例如: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 ……。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 ,损有余”,是其义也。 于脏准此。(注1)

条文开宗明义的,从人体脏腑间相关的、整体性的观念,详细的论述了治疗的法则;首先说明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互相制约的作用;一脏有病,是会影响到其它脏腑的。所以治疗时必须考虑整体,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提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提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 《难经‧十四难》中也提到︰“损其肝者,缓其中”。

另外,《金匮》中也提到人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并说明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且强调预防医学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注2)

《金匮》指出自然界的气候正常时,才能使万物正常的生长,当气候不正常,则万物不能正常生长,当然人体也不例外。(注2)而节气的太过与不及均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注3)但是疾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脏真气充实,则外邪自然不易入侵;(注2)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只有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之下,邪气才能乘虚而入。这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金匮》中也指出了生病的原因不外三种︰一是邪气乘虚入内,使经络受邪,之后又传入脏腑;二是四肢九窍之血脉,被外邪所侵而壅塞不通;三是房劳不节,或为金刃、虫兽所伤。(注2)在此提醒一下,后世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与《金匮》中提到的病因在立论上是不同的。

古时的中医看病讲四诊,就是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看病;“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是医家诊病的层次不同所致,最高明的医生“望诊”一下,就能知道病证。而在《内经》中亦云︰“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而在《金匮》中也将望诊和五色進行结合,(注4)并以望呼吸来诊病及判断预后吉凶;(注5)以闻诊来诊断病位;(注6)同时亦结合了脉象与四时五色的诊病方法;(注7)指出病在浅为表,入里为深;病在腑易治,入脏则难愈。(注8)(注9)

《金匮》中的后二十四篇则是具体提出一些杂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的病、脉及证、治,其中的最后三篇则为杂疗方及饮食禁忌。

另外,《金匮》在这些专题的篇章中除了论述本病的证治外,对于与本病相关的一些证候也会提及;如《水气病篇》,在论述水气病之后,还分述了水气病、气分病和血分病,并将水气病分成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注10)而水气病的形成与五脏也有相关,所以对于肝水、心水、脾水、肺水、肾水的临床特征也做了说明 ;(注11)在《痰饮咳嗽病篇》中论述饮病的同时,也谈到了一时性停水的证治;(注12)临床上依据水液停聚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在肠胃者为痰饮;在胁下者为悬饮;在体表者为溢饮;在胸隔者为支饮,(注13)并在温化法的原则下,又有发汗法、攻下法及利小便之别。(注14)故其内容与治法可说是非常丰富。

在《金匮》原书各篇中均有标明“病脉证治”,表示仲景应是注重病、证相结合及脉、证合参的。因为各篇论述多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开始,進而根据病情的進展与变化,提出主证和具体治法;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确会较有利于后人的学习,但这也是促使中医走入学术化过程的一个开始。

《金匮》的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可以说和其以下各篇均有关联;其主要精神,乃是以整体观作为诊治疾病的考虑,仲景在此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人体与大自然四时节气的相互影响,提出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的理论。(注2)

可知仲景乃是根据《内经》、《难经》及“五行生克”之理,道出了中医的整体观。而中医视“人体为一个小宇宙”,讲究阴阳平衡;既然,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那么他也必须顺应宇宙的特性,才能终享其天年。

《黄帝内经》开宗明义第一篇就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那么,什么是宇宙的特性呢?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说法。《内经》认为“法于阴阳,合于数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内守”,……即是那个理、那个特性。笔者以为,《转法轮》中提到“这个宇宙中最根本的特性真、善、忍”,则是最浅显易懂的说明,符合这个宇宙特性的人,才是个真正的好人,才能返本归真。

例如唐代着名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后世称为孙真人。他写的“大医精诚”,后世医家都把其内容当作从医的典范。“大医精诚”中提出當医生的人必须同时是一个修心的人。“大医精诚”中的“精”是指医技、“诚”是指医德,两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个要求就是要正心。不但不能追求名利,就是“自矜己德”、“炫耀声名”也是不许可的。总之一句话,要达到孙思邈这个“大医”的标准,除了真正修心、磨练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其实中医的产生和发展并非像现代“学者”猜测是由神农尝百草开始︰神农氏从寻找食物中逐渐认识到了一些药物和它们的主治功能,慢慢的发展出了医学理论和积累了临床经验。在古代,学习中医的大多都是修炼人或者特异功能者,并不需用任何药物和手术的;比如远古时代(至少在黄帝时代以前)的苗父,他只用一只草狗、口中念着十个字,就能有效的为人治病。

后来随着人类道德逐渐的下滑,虽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理论,中医的学习也逐渐的系统化,但现今中医承传下来的也仅仅是一些方药和经验的摸索而已,比起以前有名的医家是比不了的。自从《黄帝内经》问世以后,一些医家也开始使用方药,使得非修炼者和没有特异能力的人也能习医和治病,后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又将疾病病情的進展与变化、主证和具体治法均详加论述,这样虽然较便于学习,但却也加速了中医学术化的过程,这大约是公元200年左右的事了。

最早期,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凭借特异感知能力,直接了当的看到“病”在人体内的位置,甚至看到病的最根本原因,也许是由业力而来。这种特异感知能力,有些是先天带来或者自发的,有些是经过修炼而获得的,还有些是遇到“异人”而“一次性获得”的。例如︰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扁鹊,他服用了师父长桑君给他的一种药,从此便具有透视人体的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医家之一。

历史上有名的神农、黄帝、歧伯、扁鹊、华佗、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通过修炼而成为着名医家的,且中医历史上许多重大、实质性的進展也都是这些人发展出来的。

参考资料

1.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2.李洪志,《转法轮》
3.胡乃文,台湾「未来科学与文化研讨会」论文:上工治未病
4.《黄帝内经》
5.《难经》
6.《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7.《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6. 刘东梅,台湾「未来科学与文化研讨会」论文︰中医的修炼内涵
8.刘东梅,台湾「未来科学文化研讨会」论文: 浅谈「中医常人化」过程
9. 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0.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附注
注1︰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首篇原文为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 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注2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若能人慎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注3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下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注4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又色青者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注5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注6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音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注7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注8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注9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注10
《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久不愈,必致痈脓。

注11
《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注12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脉证并治第十二》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注13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脉证并治第十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注14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脉证并治第十二》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