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2月27日】
中国的针灸医术是非常高明的。据记载,古代的针灸术就已经很高明、很发达了。例如《内经》中的《灵枢》部分,已经详细的叙述了经络、孔穴、针灸的时宜等。《针灸甲乙经》的撰著者皇甫谧却觉的没有很适合针灸学习者的完整书籍。于是,想到要集结一些针灸方面的资料。
晋朝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
皇甫谧本性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自己得“风痹”(注1)和耳聋之病,(注2)因此学医,学习和浏览古时的经方,终于得到它们的妙处。
后来参考《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书(注3),将相同的做了分类,即在一起,重复的就删除了,只论精要的部份,而撰写了《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注2)
皇甫谧在《甲乙经》自序中说,凡是为人者,都应该学习,以及懂得医道:“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通于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
注解:
注1:痹病有三种,风痹、寒痹、湿痹;风痹又叫行痹,寒痹又叫痛痹,湿痹又叫着痹。
注2:《甲乙经自序》:甘露中,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
注3:《黄帝内经》包括〈素问〉〈针经〉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