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廷舞(四):大唐时期(上)

茹之 整理


【正见网2007年05月08日】

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宫廷舞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宫廷舞在中国三大盛世王朝之一的唐朝,呈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走向了其发展的顶峰。

大唐宫廷舞种类之繁、式样之多、分类之细、技巧之高超,非是以往历代王朝可比。

首先,从种类上看,唐朝宫廷中用于宴享时的宫廷舞蹈就有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等。

唐初,宫廷舞主要内容有“九部伎、十部伎”,它们是在隋代“七部乐”的基础上制定的。《旧唐书•音乐志》记载:“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唐朝杜佑《通典》记载:“凡大燕(通“宴”)会,则设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燕乐》是中原汉民族传统乐舞,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内容主要是歌颂皇帝、祝福繁荣昌盛。包括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或称《清商乐》也是自汉经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原汉民族舞蹈。包括的内容有:《白?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砝舞》。有些是祭祀时所跳之舞,但也用在宴享之时。

《西凉乐》是来自甘肃一带的舞蹈,是汉、晋乐舞和西域乐舞融合的结果。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和《高丽乐》都是外国舞蹈,前者来自印度,是随佛教而传入的,是佛教乐舞。后者来自古朝鲜,是一种艺术性非常强的舞蹈。

《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都来自西域。西域舞蹈特点是节奏急促跳动,舞姿新颖。《龟兹乐》中有摇头、挤弄眼睛、弹指等动作,至今在新疆维吾尔、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舞蹈中还具有上述特点。《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在九部伎、十部伎的基础上,唐玄宗时将宫廷舞蹈又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前者通常在堂下表演,规模较小,节目比较典雅;后者通常在堂上表演,规模宏大,讲究气势和排场。白居易曾写道:“堂上者坐堂下立,……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根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今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坐部伎有《宴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寿乐》、《龙池乐》、《破阵乐》,凡六部。”

立部伎中的《安乐》是继承北周时的乐舞,因为其行列方正,象城郭,所以北周时称为城舞。舞者有八十人,都戴着狗嘴兽耳的木头面具,用金色饰品装饰,垂线为发,画?皮帽。舞蹈具有胡舞的风格。

《太平乐》也叫五方师子舞,表演人数众多,是唐代著名的舞蹈。

《破阵乐》,是唐太宗所创制。舞蹈赞颂了太宗的武功,舞者有一百二十人,舞蹈发扬蹈厉,声韵慷慨。

《庆善乐》,也是唐太宗所创制。舞者六十四人,主要表达了太宗以文德治理天下,天下安乐的思想。舞蹈徐缓闲雅。

《大定乐》,出自《破阵乐》,是高宗时的乐舞。舞者百四十人。以象征平定辽东而边隅大定。

《上元乐》,是高宗创制。舞者一百八十人。因为舞者穿着五彩云衣,以象元气,故曰“上元”。具有道家色彩。

《圣寿乐》,是高宗武后创制。舞者一百四十人。舞蹈行列不断变化,每变化一次摆出一个字,成十六个字后结束。这十六个字是“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

《光圣乐》,是玄宗创制。舞者有八十人。有《上元》、《圣寿》之容,是歌颂玄宗的乐舞。

从《破阵舞》往下,“皆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上了乐器金钲。惟有《庆善舞》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破阵》、《上元》、《庆善》三舞,也在祭祀祖庙时表演。《破阵》为武舞,谓之《七德》;《庆善》为文舞,谓之《九功》。后来武则天篡位后,毁坏了唐的太庙,上述祭祀之礼变的有名无实。

坐部伎中的《宴乐》包括四部:《景云乐》、《庆善乐》、《小破阵乐》、《承天乐》,都是歌颂唐代辉煌业绩的舞蹈。

《长寿乐》是武则天时创制的舞蹈,表现了为皇帝祝寿的内容。

《天授乐》是武则天当皇帝时创制的舞蹈,主要是为武则天歌功颂德。

《鸟歌万寿乐》也是武则天时创制的舞蹈,是由三人扮成鸟的形态的舞蹈,表现对武则天的崇拜之情。

《龙池乐》是玄宗所作。舞蹈典雅优美。

《小破阵乐》也是玄宗所创制改编的,是表现战斗生活的舞蹈。

从《长寿乐》以下,皆用龟兹乐,舞人都穿着靴子。只有《龙池乐》使用雅乐,而无钟磬,舞人蹑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