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欲速则不达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9月06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子夏为莒父(1)宰(2),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3),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释】

(1)莒父:莒,音“举”。莒父,鲁国邑名。
(2)宰:邑宰,即邑长,为地方长官。
(3)欲速则不达:比喻操之过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语译】

子夏做莒父的邑长,请教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贪求快速,不要只看重小利。操之过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只看重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研析】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第六》)孔子希望子夏当个度量大的儒者。君子和小人的区别,除了体现在为私为我的轻重,也体现在心的容量的大小,也就是“心胸”、“度量”、“肚量”、“气度”、“器量”、“志气”等的大小。其实一个人如果心性修养越好,思想也越接近正道,心也越纯真善良,心也越洁净,也就越无私无我,心的容量也会越大,也越接近先天本性,所以他也就越能通达事理,也就越能成就大事。

如果心性不修养好,心的容量也不会扩大,如果想完成大事,那就会既费时又费力,不知不觉会“欲速”,会心急。其实孔子要提醒子夏的也许就是:要担当大任,修养也要更好,度量足够大,大事就易成,心急、贪求快速、看重小利、急功近利正是没有修养心性,容量没有扩大的表现,时时重视修养好自己的心性,度量就能扩大,事理就能通达,自然能成大事。如果用心在时间和功利上,而不是心性修养,恰恰是钻到具体事情中,向外求解决办法了,其实要用心,所谓“心想事成”。

【延伸思考】

1、古今中外有许多修养很好的人,气度非凡、有大智慧的人,他们往往遇大事能从容不迫、临危不乱,高瞻远瞩、胆识过人。试举一个历史故事说说看。

2、“宰相肚里好撑船”,虽然有恭维逢迎的成分,但是在上位者如果心胸肚量不够大,也真的无法“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枵腹从公”,也无法协调好许多人事物,那样的人可能无法胜任,就算勉强当了官,很可能会损人不利己。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第六》),说的是雍的德行修养足以当官了。

想想看:心胸狭窄、无德无能的人如果当大官,掌管国家权力中枢,可能会带来哪些灾难?人民应该怎么看待他才好?

【历史故事】

纯朴宽厚 度量过人


宋代丞相魏国公韩琦镇守相州时,因为祭孔子庙,在外地住宿。有个小偷入房行窃,拿着刀对他说:“我不能养活我自己,所以向您请求周济一下。”韩琦说:“桌子上的器具可以值百千钱,全部给了你吧。”小偷说:“我想拿你的头去献给西边国家的人。”韩琦立即伸出脖子。小偷低头行礼说:“我因为听说您的气量很大,所以来试试您。桌子上的东西承蒙您送给了我,希望您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韩琦说:“好吧!”结果真的一生没有告诉别人。

后来这个小偷因为其它事犯法,被判死罪,他就在刑场上详细地把这件事说了出来。他说:“我担心我死了之后,韩琦的德行不为人所知。”

韩琦度量过人,生性纯朴宽厚。他的功劳很大,地位很高,却从没见他为此感到高兴;他担任再大的责任,面临不可意料的祸害,身处危险的边缘,却也不见他担忧。他神情平和,从未因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平生讲话不作伪饰。他处事,无论是在朝廷上跟群臣讲话,还是在家中休息,跟家里人谈话,都是出于真心实意。

有一个人跟随韩琦几十年了,他记录下韩琦的言行,相互反复比较研究,发现他的心思和言行,表里都十分一致,没有不相应的地方。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