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9月17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已立,是为帝雍已。殷道衰,诸侯或(1)不至。帝雍已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2)为相。亳有祥(3)桑~b(4)共生于朝,一暮大拱(5)。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6),帝之政其有阙(7)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8)。伊陟赞言于巫咸(9)。巫咸治王家(10)有成,作《咸艾》,作《太戊》(11)。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12),伊陟让,作《原命》(13)。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出自《史记・殷本纪》)
【注释】
(1)或:有的,有些。
(2)伊陟(音至):伊尹的儿子。
(3)祥: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凶兆,有怪异的意思。
(4)~b(音古):楮(音楚)树,一种落叶乔木,皮可造纸。此~b左下角从“一”、“木”,与稻~b之~b从“一”、“禾”不同。
(5)拱:两手合围称一拱,表示树的粗细。
(6)妖不胜德:古代认为自然现象与政治有关,君主重德就可消除怪异现象。
(7)阙(音缺):同“缺”,缺点,过失。
(8)去:离开,消失。
(9)巫咸:大臣的名字。相传他发明了鼓,也是用筮(音是)占卜的创始者。
(10)王家:指朝廷,国家。
(11)作《咸艾(音义)》,作《太戊》:《咸艾》、《太戊》今皆亡佚。艾,是治理的意思。两篇内容大约是记载和赞扬巫咸、太戊事迹的。
(12)弗臣:不把他当臣下看待。
(13)《原命》:今亡佚。《正义》认为“原”是再的意思。“原命”是说伊陟让,乃再为书命之。《尚书》伪《孔氏传》说“原”是太戊的大臣名。
【语译参考】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就是太庚帝。太庚帝逝世,儿子小甲帝即位。小甲帝逝世,他的弟弟雍己即位,就是雍己帝。到此时,殷朝的国势已经衰败,有的诸侯都不来朝见了。
雍己帝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帝任用伊陟为宰相。当时国都亳有怪异现象,出现了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间就长得有两手合抱那样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令有什么缺失啊?希望您好好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桑树就枯死而消失了。
伊陟向巫咸称赞了太戊。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了《咸艾》和《太戊》。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就这样,殷朝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所以称太戊帝为中宗。
【研析】
将相出良子,伊尹有子伊陟,同其父一般,官拜丞相之位,对朝廷负起辅佐之责。当天象异常时,太戊帝甚觉害怕,马上询问他,伊陟随即告知“妖不胜德”,要太戊帝“修德”,太戊帝接受规谏,果然异象就消失了,而且因为重视德行,使商朝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附,可见只有德能服人。
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因为得到魏徵辅佐而喜,因为魏徵是个敢于指出朝政缺失的人。同样殷朝有伊尹、伊陟两位贤相,却鲜为人知。原因是以前对商代的存在有争议性,但1899年出土的商代甲古文,将淹没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历史告诉我们各朝代重大事件,均有记录。如本文中提到的《咸艾》和《太戊》,就是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和颂扬太戊帝的从谏修德。而《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帝之命。虽然此三篇均已亡佚,但从其它文物,尚知以前有此记载,可见贤人是名留千古,为后世人赞扬的;为非作歹者,则永远被唾骂,当我们在行事时,更该三思而行。
【延伸思考】
1.当朋友规谏你时,该如何做到虚心接受?
2.“有德来世当大官、发大财”,如何才能积德?
3.天象异常时,我们该省思什么?又该如何改变现况,趋吉避凶?
【参考数据】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四书五经之路
2.史记本纪(上) 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白话史记 谢武雄译 河洛图书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