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12月01日】
素描是一种用单色绘画材料描绘生活事物的绘画形式,其使用材料有干性与湿性两大类,其中干性材料如:铅笔、炭笔、色粉笔、蜡笔、炭精条、银笔等,而湿性如水墨、钢笔、签字笔、苇笔、竹笔等。习惯上素描是以单色画为主,但通常风格较为随意的小型水彩画也属于素描。
谈到素描,往往许多艺术家都只画速写或速写性的素描。(速写即快速绘画,大部分的速写其实都是快速的素描,仅快速勾勒出轮廓、形体,而不加绘肌理、光影的细节。)因为美术家们都将主要的精力放進其严肃的色彩或雕塑作品创作中,而那些为创作做准备工作的小稿或单色草稿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速写作品。
当然,也有的艺术家只画素描,有的艺术家只画单色作品,这都是其自身的特点和个人的喜好、个人特色或风格,也都是艺术丰富性的体现。
色彩画家们的速写作品大多是为了草图性质的艺术功用,那是完全合理的。从这一点上看,哪怕很草的东西都没有错,因为那是为色彩作品打稿的,当然以方便、作者自己能看懂为第一性。
但是,这种草草几笔乱画的东西,如果不是为了艺术家下一步严肃的全因素创作铺路,而是想使其自身单独成为艺术作品,令其涂鸦自己说话――如果那几笔很没有功底的话 ――就还是努力将其严格地画成黑白灰全因素素描或严肃的速写作品吧,因为那样至少也会有其较为正式的、具有美感的线条或块面;纯粹的涂鸦是不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的。
全因素的素描作品,其实是把素描看作是一个单独的画种,所以其成品也就是全因素黑白灰的;而在许多黑白稿性质的素描或速写作品中,素描和速写成为了色彩作品的起稿或准备阶段,那是为完成色彩作品的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所以不能单独成立;
另有一些人可以画出十分仔细的黑白作品,但将其放在油画布上作为黑白底层画,以便于下一步施展透明罩染技法,这是将素描看作了油画或蛋胶彩等画种的初级色层部分或基底了。
在基本功的练习中,素描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不好透视结构、明暗关系等内容,就难以在全因素的创作中有所成功。可同样,当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促使画家在技法上能达到很高水平时,就不必再过份以种种教条来框住画家。
比如,有的画家在开始作画时,甚至没有任何手头上的准备,
只有一个构思在头脑里,或起稿只是几根除了画家本人外谁也看不懂的趋势线,然后就开始从容大胆的上色,甚至于一开始只铺几块颜色在画布上,什么别的也没有……然而当他完成作品时,各种明暗关系、结构、色彩对比、过渡等等都能做到十分的到位,画得十分真实、完善,那么这样作画完全是画家本人的基本功达到很高水平才能做到的。
反之,那些只会用败坏的观念搞抽象的,什么也不会却会吹牛的那些自称是“画家”的,也喜欢一把乱画,不加思索。可是这与上面谈及的掌握了各种扎实基本功的艺术家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因为别人是在多少年的寒窗苦画、千千万万遍的艰辛训练之下才能如此地挥洒自如。
一般说来,在作品的初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有人喜欢在开始就描绘出非常细腻的形体来,因为这样可以让以后的上色过程加快速度,不必再考虑形体因素;有人喜欢只分出基本的大关系区域,因为这样可以在后期的塑造过程中不至于让初期的线型“铁丝框”牵住手脚,影响激情流露。
事实上,对于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全因素色彩作品,在起稿时的工作做得再细致,也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的大形,不同的细致程度其实是不同的艺术家因其自身特点对“大形”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体现而已。因为在对细部的形体和明暗的描绘,则一定不是在绘画的准备阶段完成的(特殊情况下另当别论)。
也就是说,在色彩塑造的阶段中始终还是要考虑素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多少而已。
在一些大画中要画许多人物,那么作者可能就会将其中的每个具体的人物视为小形或细节,那将是中后期的事情,于是他就可能在勾稿时只将其定一个大的位置,勾大形;而有的作者可能就十分具体地定出人物的位置和形体,因为他认为人物的形体也属于大形,而不定出五官和具体的手指甲脚趾甲等地方,因为他是将那些地方定位为小形而不在起稿时具体勾出的。所以这些往往都因个人特点而定。
有的画家往往喜欢将色彩的过程和素描造型的过程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他们不喜欢将定形与上色机械的区分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全面塑造的方法,但对于基本功不好的人来讲却很难。同时还有很多如坦培拉提白出形,色彩块面直接出形等等都是很好的办法――因为方法是多样的。
有些画种如水彩、中国工笔画等等由于材料特性的因素在上色时不宜改动形体,其底层的轮廓描绘几乎一定得十分准确完备,在此不予多述;然而油画,粉画等可以反复修改覆盖的画种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油画,在很平滑、光洁的手法技巧下的油画作品,早期的勾形往往十分准确细致入微,因为它不能改的过多以免破坏平、光的技巧特点;然而较为粗糙肌理的技法就不是十分在意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