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12月26日】
神韵的舞蹈《梅》以矫健的舞姿,伴随舞动扇子时发出的干净清脆的声音,把梅花高洁不屈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雪梅绽放、霜寒犹艳的特色,沁透了梅花的高节气质。
梅花以她鲜艳的色彩,清新的芳香,在严冬中迎霜傲雪,象征着高洁与不屈的品格,这品格是人们向往的高尚精神境界。
“北风凛凛雪飘飘,铁骨金心难动摇,玉质常开破迷雾,幽香时透引春潮。众芳依盼花期早,一体承担寒路遥。待到满园争艳丽,神佛大显上九霄。 ”(《咏梅花》)
演员们使用扇子作为道具,把梅花在自然中平和地绽放、开放的千姿百态展现的淋漓尽致;把梅花在风雪严寒中亭亭玉立,刚毅不屈的精神表现的尤为传神;最后,经历了暴风雪肆虐的梅花锤炼的更加美丽芬芳,迎接春天的到来。
扇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一大特色,轻盈的舞姿配合欢快的节奏,配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动的扇子及造型,展现人们内心纯朴的感情、节日的喜庆,和轻灵奔放的舞蹈艺术。
下面我们谈一谈中国的扇文化。
扇子的历史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扇子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
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据《西京杂记》记载,当时的纨扇,大都用绢等丝织品制成。相传那时长安有个技术很高的工匠名叫丁缓,曾经制出过一种很大的“七轮扇”,只需由一个人操纵运转,就能使满厅堂的人感到凉爽。
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头扇”、“撒扇”或称“聚骨扇”。其扇骨有用牛角、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贵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头、竹节式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画扇
到了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并出现了扇铺和画商。明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
《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还有一个苏轼画扇的故事。苏东坡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折扇,拿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然后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卖。由于当时苏轼的画名声很大,所以那二十把扇子不多时就全卖完了,制扇人不仅还清了绫钱,而且还还清了药钱。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画扇佳作,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
据说纪晓岚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水墨画功底也不错。有一次兴之所至,信手在扇面上勾勒了一幅画,当时并未十分着意,但画出来后,却是佳作。画面意境开阔,层次分明,起伏的山峦,白云缭绕,远接天际。山峰之间,一条溪水蜿蜒而下,气势磅礴。山中一座城郭,在周围山势的映衬下,更显得壮丽宏伟。在远离城郭的山野中,有一位牧童,横跨牛背,吹着牧笛,悠然自得。乾隆皇帝无意间发现这一杰作,也很赏识。乾隆皇帝建议他配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纪晓岚一时大意,将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掉了,受到乾隆皇帝的责备,不由暗暗叫苦,转念一想,不慌不忙地奏道:“臣不敢戏弄圣上,臣在扇上所题,实是一首词。”纪晓岚为乾隆皇帝吟诵道: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罢,觉得他这样读也不错,见纪晓岚如此滑稽,也就一笑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