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展现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的秧歌舞

萧风


【正见网2008年01月13日】

神韵艺术团的舞蹈《迎春花开》展现了春天百花齐放、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美景。

在青山绿水环抱中,竞相开放的野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彩蝶飞舞,自由的穿梭于花丛之中。一群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转动着八角巾,显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并与天幕布景浑然一体,呈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俨然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演员们转动着手上橘色手绢,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跳动着上轻盈的舞步,呈现出春天到来,百花齐放的景象,他们转动手绢柔中带刚,舒展大方,热情奔放,活泼自如。而且,他们转动手绢,有平转,也有立转,将手绢的动感发挥的淋漓尽致,展现了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的景象。

戏剧评论硕士郭静子赞叹说:舞蹈《迎春花开》中,每位舞蹈少女像跳跃的音符,活泼烂漫。

加拿大亚省的芭蕾舞演员詹妮弗.佛克斯最欣赏舞蹈《迎春花开》,她说:“节目喜气洋洋,飘逸舒展,不仅表演整齐划一,服装也美丽多彩。背景天幕配合舞蹈主题,展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很是生机勃勃,非常好。”

手帕,在秧歌、东北二人转及京剧中是常用的道具,又名手帕功。转动八角巾的技巧,是一项很高难度的特技动作,他们转手绢,一只手有平转,一只手立转,其难度甚于一只手画圆形,一只手画方形。平转还能两个人互相交换,还有从背后挑出来接的,也有往右抛,接左边那个人的,实为不易,不愧国际水准。而且她们完全不需要用眼神去注意八角巾,而是一边耍着八角巾,一边不停的跳着轻盈的舞步,该走到哪个角度、哪个点上,一点儿也不用费神,其熟练程度已达到自在如意的境界。

《迎春花开》以东北秧歌为基调,橘色手绢,配以亮丽的淡绿色的服装,象征着生命和希望。通过手绢的动感,衬托出春天百花齐放的美,趁更衬托出春天欣欣向荣、百花争艳的美景。

秧歌形势活泼、热情奔放、气氛热烈、喜庆,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秧歌。

秧歌的起源

秧歌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舞姿丰富多彩,在全国各地地非常普遍,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秧歌起源于日常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秧歌的特点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欢庆节日。此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扇子舞、灯舞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有关,发展到今天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东北秧歌形式活泼、风趣,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轻松的曲调载歌载舞。

高跷

高跷,是秧歌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進行表演,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关于高跷的起源,有学者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踩跷似乎与“长股国”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也是秧歌舞蹈的普遍形势,这些都是乐、舞、技三者结合的典型,这些舞蹈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老少咸宜。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