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六):五行的属性

治平


【正见网2008年09月13日】

第2节 五行的属性

在《尚书》中,五行二字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就具有天人感应的神秘性,商大师箕子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的属性,及其滋味古人完全把它看作是上帝的意志和规定。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五行的特性。“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指五行的滋味。故水向下渗透,火向上燃烧,弯曲伸展的木味酸,熔铸的金味辛,化生百谷的土味甘。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 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第3节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所谓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其有促進、助长和滋生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的相生如木,可以取火,木能生火,木头燃烧之后变成灰土、灰烬、尘土,故火生土,金、银、铜、铁从土中来,地下的金属矿产,所以土生金,金被熔化后是水样液体,山洞里在有矿石的岩洞里边渗着水,故金生水,而树木又离不开水而生长,故水生木。

五行分别与五方,四时相配,按四时节序流变,明确的体现出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关系。

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木能吸取土中的养分,过多的木能破坏泥土的平衡。

所以说木克土,土能挡水,水来土掩. 土克水,水火不容,水能灭火,所以说水克火。

火能熔化金属,故火克金。 金克木,刀、斧砍树、锯木。即“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言,不可胜竭。”

伐、灭、缺、绝都是限制、制约的意思。

第4节 五行的相侮与相乘

在五行生克的关系中,每一行都与其它四行发生联系,从而具有相生方面的“生我”、“我生”,相克方面的“克我”、“我克”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的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中各行是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是相互间密切关联的,不可分开的。五行除了生克关系外,还有乘侮关系。“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就是相克太过,超出正常的制约程度。

例如,木气太过,则乘虚乘土,并恃强反侮金;木气不及,则金乘虚乘,土恃强反侮木。五行之间的乘侮,是事物失去在正常协调关系的一种现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违反规律的一种表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