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3月17日】
郝(ㄏㄠˇ)(Hǎo )
【历史来源】
1、源自于商末的地名。根据《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远古时代的太昊的底下臣子之一-郝骨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裔孙-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郝乡。于是期的后代便以封地名为姓。
2、出自于少数民族血统。根据《姓氏考略》记载“乌桓有郝氏,又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望出太原、京兆”。乌桓也叫乌丸,古代的族名,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胡遭匈奴击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此以地为名。乌桓族以游牧射猎为生,汉武帝以后归附汉,活动在我国北方。乌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为姓的人。唐代南方蛮族中也有以郝、刘、杨为姓氏的。
【郡望】
太原郡:山西太原。
【历史人物】
郝隆
郝隆,字仕治,晋朝人。在农历的七月七日,江南一带的人会有曝晒衣物、书籍的风俗习惯,他们认为在这日晒过阳光的东西不怕蠹虫(俗称蛀书虫),所以这天就被称为“曝晒节”。当人们都在自家庭院中晒衣物和书籍时,只有郝隆在院中睡觉,他还掀开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肚子,大剌剌的在院子里晒太阳。有人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竟回答:“晒我腹中的书罢了!”
郝隆的学问虽然不大,但是他说话也是相当机智的。当他担任桓温的南蛮参军时,有一次,在一个喝酒写诗的游戏中,郝隆写不出诗句,按游戏规则是要被罚酒三升。但是当他喝了酒之后,突然有了灵感,便提笔写出一句:“S塾缭厩宄亍!被肝驴戳瞬唤馕剩骸坝塾缡鞘裁炊?鳎俊焙侣∷担骸奥?宄朴阄?塾纭!被肝略傥剩骸白魇??我?寐?宓挠镅阅兀俊焙侣∷担骸拔也辉肚Ю锒?赐缎Щ腹??呕竦寐??尉?牟钍拢?跄懿挥寐?锬兀俊?p>另外一则故事是,谢安曾隐居山中多年,朝廷屡召不至,但是后来因形势所使,使他不得不弃隐山林,去担任桓温麾下的司马一职。有一回,有人赠送桓温草药,其中一种叫“远志”,桓温用此草药问谢安:“这草药又名小草,一种东西为何有两种称呼呢?”谢安没有回答,此时在一旁的郝隆,应声回答说:“这很容易解释的,隐处在山中时叫作远志,出了山就叫作小草。”谢安当时面露愧色。
邬(ㄨ)(wū)
【历史来源】
1、出自于Su姓。根据《姓氏考略》资料记载,邬姓来源地是封地。在春秋时,陆终第4个孩子-求言,受封在邬(今河南省偃师县),所以后代子孙以受封的地名为姓。
2、出自于杨姓。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 因以为氏。”春秋时,晋国大夫祁氏家臣臧之后,食邑在邬(今山西省介休市),世称邬臧,所以后代子孙便以邑名为姓。
【郡望】
1、豫章郡:汉代初置,隋朝改置洪州,治所在江西南昌县。
2、太原郡:今山西省会。
【历史人物】
邬单
邬单(西元前530年~西元前444年),字子家,春秋时山东聊城人,孔子的弟子,是七十二贤之一。
在《番禺县续志.卷十.学校志一》记载唐玄宗在各地的县府学宫皆设有大成殿崇祀孔子为万世师表,而在东西庑廊则奉祀孔子的弟子,邬单名列先贤之一。
另外在联句“颍川世泽,泗水薪传”、“学传孔道,名列晋卿”等,都述说着邬单从学孔子于洙泗(即山东曲阜孔子授徒故里)的事绩。
安(ㄢ)(ān)
【历史来源】
1、在远古时代,黄帝有位儿子名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在西戎,后来建立安息国(今伊朗高)。到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中国与安息国便开始有来往。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却不愿当国王,便出家为僧。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148年),便回到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2、出自他姓或赐姓。根据《魏书•官氏志》资料记载,北魏时有鲜卑,复姓安迟氏,后来简称改为单姓安;唐朝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的人。
3、以国名为姓。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其中以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郡望】
武陵郡:汉置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县以南)。
【堂号】
安姓主要以济世堂为堂号
【历史人物】
安世高
安世高,西元二世纪时人,本名清,是西域安息国的太子,特别信仰佛教。他年幼时就很讲孝道,且十分聪慧,喜好钻研,他上知天文地理,下通医方异术,甚至也能明白鸟兽之声。有一次,安世高走在路上,遇见一群燕子飞过,他就对同伴说:“燕子说,前面有人给我们送食物来了。”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人送来食物,大家都认为很神奇。
后来,当安世高的父亲去世时,安世高理当继承王位,但是他厌恶尘世中的各种烦扰世俗,在服丧期满后,他就将王位让给了叔父,自己出家去修行。在修行期间,安世高博览精研许多的佛法经书,并云游四方,走遍西域各国弘扬佛法。
安世高在东汉建元初年(西元147年)来到洛阳,当时他看到许多佛教信奉者把佛教当成是种神仙方术,并把佛当成是祭祀、焚香膜拜的对象,且祈求佛能保佑人们长生。因此,安世高认为应当让人们了解佛教,于是开始翻译佛教经典,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译师,中国也从他开始才有佛学。安世高共译佛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经。
常(ㄔㄤ?)(chá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根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在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是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来周公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卫国在西元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在西元前209年被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
2、出自于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根据《姓氏考略》记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姓的古人相当多。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住的轩辕丘(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所以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
3、出自于姬姓。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今江苏省常州一带),所以后世便以封邑名为姓。
4、出自于恒姓。是为了逃避讳言而改姓。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古代“恒”、“常”同义,北宋真宗名叫赵恒,因为为了逃避名讳的缘故,便把恒姓改姓常。而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主要繁衍在今江苏省东海沿岸一带。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西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2、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大致为今山东西部地区。
3、江原郡: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一带。后周时,江原郡废。同时废江原、晋乐而新置多融县。
4、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涉县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
5、武威郡:汉元狩二年(西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省武威)。
【堂号】
1、知人堂: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
2、主要堂号 “太原堂”、“积善堂”、“受宜堂”、“学古堂”等。
【历史人物】
常遇春
常遇春(西元1330年~西元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明朝濠州怀远(今安徽怀远)人。常遇春的家境贫寒,他自幼就开始习武。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军事将领,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先后做过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等。
元朝末年,常遇春先是投靠刘聚,到了至正十五年(西元1355年)就开始追随朱元璋南征北讨。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无数次的战役,所向皆捷,而在兼并群雄、驱逐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他屡建奇功。于是,朱元璋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他认为常遇春的功勋是历代的名将未有过之的。常遇春一生的军事生涯中从未打过败仗,所以他很自豪的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因此军中常用“常十万”来称呼他。
史书记载常遇春“爱抚士卒”、“每与敌战,出则当先,退则殿后,未尝败北,士卒乐为之用”。他麾下的士兵有纪律,所到之处从不扰民。常遇春能同情百姓的疾苦,曾向朱元璋建议,免收百姓交纳给军队的粮草,因而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另外,常遇春在作战中能够节制将士们又能虚心与其研拟对策,集思广益,他虽身为副将军,与大将军一起征战时,也会非常尊重部属。
常遇春不仅有勇且有智谋,常常以智取胜,有时设伏使用疑兵,有时声东击西出敌不备,所以史书上说,常遇春“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西元1360年五月,常遇春与徐达一起攻破陈友谅的水寨,陈友谅率军前来报复,并四处扬言要攻取安庆。经过常遇春的分析,认为其中有诈,此乃陈友谅声东击西之计,常遇春决定将计就计,设埋伏诱敌,果然陈友谅中计,大败而逃。这是常遇春以智谋取胜的典型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