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古观今:从医学界的难题说开去

周正


【正见网2010年03月04日】

(一)

如何达到身体健康,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是平民百姓所关注的,也是各个国家政府决策的重要议题之一。而且它也涉及到医学、科研、保健、保险等社会多个领域。据报导,美国在2008年医疗保健上的花费高达2万3千亿美元,即人均近7千7百美元。

光阴似箭,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环顾四周,新兴科技似乎影响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可是,身体健康这一根本、又时常萦绕在人们心头的话题,却依然是困难重重。最近的几则媒体报导,回顾十年来医学界的進展,尽管有不少新的发现,但对人体健康实质性的改善却很有限。

(二)

英国《金融时报》于2009年12月31日报导,过去十年中的有许多医学发现,从整容、基因分析,到干细胞等等,但它们很少能通过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检验从而变成药物。与此同时,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也在增加,现在每推出一种新药需要约十亿美元。而且许多新药其有效成分与以往的药相同,所以实质性帮助并不大。

与此同时,疟疾与艾滋病领域的突破给了人们一些启示,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有时效果会很好,但往往人们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作用的。除了药物,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到其它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这包括:饮食、锻练、不在公共场所抽烟等等。而且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社会交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纽约时报》2009年12月29日的一则报导中探讨了对癌症的治疗。文章中说,对于癌症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四十年,但大部分癌症的死亡率并没有什么变化。基因学的進展曾给人带来希望,但是效果有限--这是因为癌症中涉及到的基因很多,当用药物去对付其中一种基因时,其它的基因会来补充,从而不好应付。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越来越注意到,尽管基因变异是导致癌症的因素之一,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其它因素,比如癌症细胞与周围细胞、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容忽视。该报导最后提到,对疾病的预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

可见,疾病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要想药到病除,的确不容易。

扁鹊是位名医。魏文侯曾问他:“听说你家兄弟三人都是医生,哪一个医术最精呢?”扁鹊回答:“大哥医道最精,二哥其次,就数我最差了。”魏文侯问:“能具体说给我听听吗?”扁鹊说:“大哥看病着重于神,病灶还没形成就被他除去了,所以他的名声不出家门。二哥看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发现于毫毛,所以他的名声不出四邻。而我看病比较繁复,要切脉、投药、针炙等,又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候,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连诸侯们都知道了。”

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病症的成因是多种的,但可以用中医的经络、阴阳与五行学说来解释其深层原因。这样不仅有效,而且可以在疾病没有完全形成、或形成的初期就可以解决。

(四)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个医生自称精通外科。一天,一位将官在战场上中了箭,疼痛难忍。于是,就找到了这个医生,请他把箭从伤口中给取出来。医生看过伤口后,就用刀子把露在伤口外面的箭杆剪掉了事。当将官问他:“箭头还在肉里呢。”这位医生回答说:“肉里的箭头是内科的事,我外科的事已经做完了。虽然这是个笑话,却也提醒我们做事不能只重表面,要看其内在原因。

《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是在讲这个道理。人之所以得病,与其自身有关系。如果只想着治病,而不顾及根本原因,则类似于舍本逐末,为什么很多药物效果不明显、或有副作用,也是这个原因。

如何“正气存内”呢?从根本上讲就是重德向善,在大事上明辨是非、在日常生活中从善如流。古人讲敬天知命,做人要守本份,是这个道理。现今人们按着真善忍去做,从而身心受益,也是这个道理。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