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5月24日】
第九节 用法轮大法法理认识商业模式更深层的机制
本节摘要
本节主要用法轮大法法理对商业模式的机制進行更深的认识,是关于为什么而为什么的问题,是大多数人想不到的问题,同时证明法轮大法是真正的科学。本节共阐述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系统做功”与“善的能量”;第二,“资源合作”与“精神凝聚力”;第三,“商业精神”与“为别人做好事”;第四,“远离平衡区”与“摆脱物质制约”;第五,“初始模式”与“根基用尽”;第六,“生命周期”与“善德递减”;第七,非线性”机制与“高能量”释放。
引言
我们达到了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关于过程的认识和耗散结构理论关于“生”的结构机制认知来分析商业模式,用系统的、结构的、层次的和过程的生命论的方法来认识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那么我们看到这些后我们的认识就已经完结了吗?也就是,当我们知道了商业模式它是系统做功,做的功是非线性的产出就认识完结了吗?也就是说当我们好似知道了“为什么”或“是什么”就认识完结了吗?难道我们就不想進一步问问“为什么”而“为什么”的问题吗?比如为什么系统做功可以产生非线性的结果?当然我们还可以提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
为什么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就很难再上去了?
为什么商业模式可以带来企业“非线性”的成长?为什么商业模式能够创造财富,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企业为什么要不断的寻找商业模式?
为什么在市场或行业、企业大周期中,商业模式或核心竞争力、创造力会从业务链的上游向下游转移?为什么在中后期会表现为向客户价值和附加服务方向的转移?
为什么商业模式这个结构、机制能够形成?为什么商业模式的创新会象耗散结构理论描述的那样,往往在远离平衡区的“边缘区域”产生?
为什么?为什么?
但是归根结底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要寻找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本质机制是什么?
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的“为什么”,我们可以对任何关于商业模式的表面规律或理论分析再進一步的追问下去。在《揭示善的力量――当耗散结构理论遇到水结晶实验》一文中我们不是发现了许多耗散结构理论原本无法回答的问题的答案嘛?例如,一切物质都有生命性,都有价值判断;能量是有善恶的;善是一种能量;负熵背后的本质是一种“善的能量”等等许许多多。这些新的有趣发现或新的理论对我们在更深层认识商业模式有很大的帮助,对认识“企业修炼”会更有帮助。并且我们作为修炼人,我们在大法修炼中对法轮大法还有许多更高的认知,这些都是一般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也是某某党不想认人们知道的。但是这些法理对真正的修炼人而言却只是常识而已,但是却关乎生命的本质,关乎修炼的本质。说法轮大法是真正的科学。这绝不是一句空话,真正修炼的人是知道这句话的内涵的,他对我们认知商业模式乃至从新认识世界有更大的帮助。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开篇<论语>中的一段话:
“‘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如果开辟这一领域,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常人的观念,否则,宇宙的真相永远是人类的神话,常人永远在自己愚见所划的框框里爬行。”
我们在前面第七节是在经济范畴之内,展开对商业模式的本质分析,这些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我们称之为这是第一层、是表象的认识。在第二层面上,也就是在第八节中,我们用热力学定律和耗散结构理论等实证科学革命性的理论工具進行分析,这些分析也只能认识一定层次的机理,仍然不能达到更深本质层次的认识。我们说只有用法轮大法的法理或真正修炼的法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是直接面对本质,不兜圈子,这就是第三层面关于商业模式本质的认识。我们需要说明,本文兜这么一个大圈子,也就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让社会精英们能够认识到,只有法轮大法的法理才能够更看穿事物的本质,看到“结构体”真正的机制,因为他真正深入到了精神层面,而不是精神第二性的假精神层面。因此,我们在第三层面对商业模式机制本质分析的同时也是要阐明法轮大法是真正的科学。这也是本文所要得出的结论。那么请允许我在阐述下列问题时以法轮大法的法理作为引子。
一、“系统做功”与“善的能量”
“因为德在人的体外,人的真正的功就是德所生成的。一个人层次高低,功力有多大,全是那个德生成的。”(《转法轮》)
商业模式机制的核心就是“让系统做功”,“让结构机制做功”,实现自我资源与能力之外的“额外的功”。那么,为什么一个“系统”、一个商业属性的企业的“业务系统构架”可以干活,可以依靠“普通人+普通技术”产出高水平的企业业绩?我们都知道“不劳不得”,“不失者不得”的道理,系统能量不是守恒的吗?它怎么能产生“额外的功”呢?它能够凭空转化为财富吗?
答案在于,能量并不是仅有物质存在这一种形式。商业模式追求在自我物质量(资源、能力等)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做“更多的功”,那一定是在物质量之外,还有其它的能量存在形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这个构架之中一定还凝聚着其它什么东西,是它的释放产生出“额外的功”。是这个“其它能量”在商业模式的运行中转化成了“功”,转化成了“价值创造”,转化成了财富。那么,商业模式这个构架之中到底内凝的是什么呢?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结构的“生成”有赖于向系统内部注入“有效能量”或者“负熵”流。而水结晶实验進一步告诉我们,结构的“生成”来源于“善的能量”的注入。因此,商业模式构架中所凝聚的能量就是来源于这个结构体形成的时候被注入了“善的能量”,也就是修炼上讲的“德” 。
其实,系统做功,产生“额外”的功并不是不劳而获,“额外”是对某个系统而言。本质是用善念创造价值,是善念向系统的注入,这才是生的本质,善念之生。因为“德”是以前的付出。就象树木可以燃烧当能源,煤与石油也能,而且是更高效能源,但它是以前的树木或生物的固化。
可见,“德”是“功”的原料,《转法轮》早就讲出了这个理。这个理也适用于商业模式的机制。因此,只有当在商业模式的结构体或构架中注入了“德”,商业模式“让系统做功”才有了能量来源和能量支撑。实际上,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建立或生成的过程,说白了,都是一个“积德”的过程。《周易》不是早就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厚德载物”吗?!
商业模式“让系统做功”,“让结构机制做功”,实际上这里面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打造或生成这个“商业模式”的构架,第二个过程是这个“商业模式”形成之后的使用过程,也就是让这个“系统做功”的过程。我们必须明确这里是两个过程,不是一个过程,这是从结构体的“生成机制”上讲。如果站在能量转换形式的角度上讲,第一个过程就是向“商业模式”的构架或结构中注入能量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凝聚了能量的结构体向外释放能量的过程。如果缺失了第一个过程,缺失了能量注入的过程,那么商业模式的系统只能是一个空壳,只能是“一层皮”的结构,那么我们就只会看到“让系统做功”的过程,就会产生商业模式凭空就可以做功的一种幻象。
我们可以用手表上发条这个例子来比喻。每次上发条都是向手表这个“构架”或“结构体”注入能量,然后手表内聚了这些能量之后就开始工作,一个“系统在做功”,不停的为时间而奔跑,直到它内部聚集的能量全部释放完了,也就是发条全部都松了,也就不能再工作了。其实汽车加油的例子也是一样。汽车这个“系统”可以“做功”,但是必须给油箱加满油,也就是给汽车注入能量,然后汽车就可以奔跑了,而奔跑是靠燃烧汽油来驱动的。当汽油用完了的时候,汽车就停止奔跑了。
许多企业都是在讨论或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却没有意识到商业模式的“打造”或者“生成”机制,而认为商业模式是“找到”的。其实,所谓“找到”应该是指找到向新的商业模式的构架中注入“善的能量”的机制,也就是给一个结构体蓄积能量的过程。“善的能量”注入了,新的商业模式的“结构体”就会生成。这就是给手表这个结构体上发条的过程,也是给企业这个汽车“加油”的过程。
当有了“善的能量”之后,企业商业模式让系统做“额外的功”的过程就会表现为,在“普通人+普通技术”的工作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这个构架“内凝的功”或“价值”向业务流程中释放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个“额外的功”的加入,所以“普通人+普通技术”才可以产出高水平的企业绩效。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第二个过程,就是“商业模式”形成之后的使用过程,也就是让这个“系统做功”的过程。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这个过程,而没有看到第一个过程,所以才会感到商业模式象一个神奇的盒子,能够“凭空”的创造价值,能够让系统“做额外的功”,那不成了“永动机”嘛!
二、“资源合作”与“精神凝聚力”
“拿人来比喻,道家把人体视为小宇宙,人有物质身体,可只有物质身体还构成不了一个完整的人,还必须有人的脾气、秉性、特性、元神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带有自我个性的人。”(《转法轮》)
“人的身体如果没有他的元神,没有他的脾气、秉性、特性,没有这些东西,就是一块肉,他就不能是一个完整的、带有独立自我个性的人。”(《转法轮》)
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有物质的一面――我们称之为结构体的“身体”或“载体”或称为“量性”,也同时还有生命特性的一面――我们称之为结构体的“精神”或称为“质性”,是质的不同,本质的不同,本质的特征。“质性”决定一个结构体、一个生命体的本质,决定差异性和可识别性。
在“量性”方面,也就是在物质属性方面,商业模式的搭建可以看作是两类资源的合作,一个是商业模式主持方的自有资源,另一个是外部加入進来的伙伴资源或者社会资源。因此,商业模式看上去是一种合作模式,一种结盟。这是表象上的资源合作,在物质资源上是做加法(甚至还包括乘数效应),以此来放大资源能力。这种资源上的“加法”其实只是表面形态,只是物质形态,并不是形成结构真正的机制。
然而,许多人只是认识到“资源合作”这一点,所以寻找商业模式也就变成如何想方设法把别人的资源或资本套進来,不停的寻求如何做加法,而不去想一想凭什么你能够让别人把资源投到你这个商业模式的平台上来。不妨看一看当今中国的股市,IPO完全成了套钱、骗钱的平台,能骗一把是一把。
我们一直强调,所谓“发展”并不是数量或规模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是“质性”的升华,而不是数量扩大。数量的扩大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本质问题,一个结构体的根本属性,是由其“质性”所决定的。耗散结构理论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结构体形成的“内生机制”。一个结构体,并不是有了物质资源条件就会生成,物质性的东西或者物质性的能量只是外部条件。在物质上我们可以做加法,但是在“非物质”上则不是这样。商业模式的“内生机制”是依靠凝聚力或吸引力对其它资源产生吸引,并围绕商业模式主持方的“质性”从新形成一个“新的结构”。
因此,构成商业模式的两类资源实际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主持方所具有的资源是一种“质性”资源,他除了具有数量的属性之外,还具有“质性”的属性,他决定这个新商业模式结构体的属性。就好比“矢量”,除了数量之外,它还具有方向。而外部引進来的伙伴资源或社会资源,往往是以“量性”为特征的大众化的资源,但同时又是商业模式主持方所需要的,所稀缺的资源。
这种“非质性”的“量性”资源,可以加入到任何属性或“质性”的结构体中而不改变那个结构体的属性,也就是它不会发生属性的冲突、或者“质性”的冲突。它可以与任何结构的原有资源做数量加法。它的作用就是放大资源规模,却不决定生命的属性――即结构体的“质性”。另外,这种“量性”资源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往往是通过时间的积累而达到数量的积累。
那么,由主持方所持有的“质性”资源与外部伙伴所持有的“量性”资源对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生成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质性”资源一方面决定了商业模式这个结构体的属性和机制,另一方面它决定了凝聚力,它能够把外部的合作资源吸引过来。而“量性”资源的作用则在于,一方面放大了新结构体的物质资源的数量规模,另一方面为商业模式减少了时间积累的过程,因为外部资源的规模代表着时间积累的规模。
实质上,只有当认识到结构体的“质性”与“量性”的区别时,我们才能将商业模式引入到“生命体”的机制中来。而只有当我们把商业模式这个结构体看作是一个生命体的时候,也才会有商业模式生命周期的属性,才会有商业模式的生老病死的问题,才会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再生。实际上,“量性”资源加入到新的商业模式的结构体中就是要寻找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使其财富创造过程得以在新的生命体中继续延续下去。
商业模式主体或主持方的“质性”决定了商业模式这个生命体的属性。那么,商业模式的“质性”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商业模式主持方的“精神”与“灵魂”。我们往往称为企业领袖的个人魅力。比如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个人品质在企业内的投影。
“精神”与“灵魂”实际上应该是我们用大法法理认识商业模式的第一个意义。商业模式是一个生命体,那么他就是有灵魂和有精神的。这个精神力量是形成商业模式结构体的内向凝聚力,是非物质的粘合剂,他把各种资源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形成商业模式这个结构体。因此从分析的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商业模式的精神与灵魂,而后才能有“善德”的能量注入,然后才是商业模式的使用和“系统做功”。
我们讲,“质性”资源与“量性”资源的合作是搭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必要条件。如果双方都是“量性”资源,那么仅仅是物质的叠加是无法形成结构体的,因为它缺乏结构的“质性”,缺乏结构的“灵魂”,它没有将物质凝聚起来的粘合剂,它只能是一盘散沙,而不是结构体。相反,如果一个结构体有两种“质性”,也就是有两种不同的“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有两个脑袋一样,那么结构内部就会打架,就会使资源内耗,就可能变成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比如,两个“质性”鲜明的大企业合并,往往会出现企业文化的冲突,也就是“质性”冲突,而不是真正的规模放大,这就是right + right = wrong(对+对=错,或者,优+优=劣)的困境。实际上,“质性”与“量性”就如同分数加减法一样,“质性”是分母,“量性”是分子。分母不同,不能相加。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而所谓同质竞争,就是分母相同的加减法。而商业模式的资源合作也是要寻找公分母。而right + right = wrong的合并显然是没有找到公分母。显然“质性”的本质是精神,是文化,是价值观。
“生成”商业模式需要有“精神”与“灵魂”,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也是中国当今所谓的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市场经济与企业形式都是从别人那里复制来的物质形式与结构形态而已,其精神是错位的,灵魂是缺失的。例如中国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的缺失就是这种“灵魂缺失”的表现。“灵魂缺失”这可能是中国企业寻求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困惑,这也是导致绝大多数企业对商业模式的认识与寻找跌落在“术”的层面而无法自拔的关键原因所在。然而十分可笑的却是拿着这种复制来的、灵魂缺失的经济形式,“党妈妈”却还要天天逼着世界各国承认其“市场经济的地位”。
三、“商业精神”与“为别人做好事”
“德这种物质是我们吃了苦,承受了打击,做了好事得到的;而那个黑色物质是人做了坏事,做了不好的事,欺负了人,得到了这种黑色物质。” (《转法轮》)
“在做好事的同时开发自己的功能,长自己的功,可是有些人不知道这个道理。” (《转法轮》)
一个人,或者一个结构体,怎样才能获得“德”?怎样才能获得“善的能量”?或者用修炼的语言讲,怎样才能“长功”?《转法轮》为我们揭示了几种方法,其中之一的就是,德是“做了好事得到的”。
我们在前面第七节第一层面的分析中提到,商业模式是一种“交易结构”,使用的是一种商业思维,目的是把东西交换出去。商业思维与商业精神的核心就是为别人创造价值。
那么,什么叫价值?别人需要的才叫价值,而自己需要的那叫利益。为自己追求利益是“私”,而为别人创造价值、创造“额外价值”那是“善”。有了“善”,商业模式才找到了真正的“动力”,商业模式也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财富“发动机”。
人类社会是物质利益驱动的,如果你能够给别人带来利益,那么别人自然就会被你所驱动,兵法不是讲“驱诸侯以利”、“迫之以害”吗?就是这个道理。你的商业模式如果能够为外来资本塑造新的财富生命周期,那么这些资本自然就会“皆为利来”加入到你商业模式的平台之中,也会“皆为利往”,跟随着你的商业模式的系统去做功,去创造新的财富“神话”。在本文第一节中我们不是提到过嘛,企业只想“做大做强”,却不知道“做好做善”,而我们从水结晶实验的发现中得到启示,唯有做好做善,才能形成一个结构,形成一个成功的企业。而商业模式也是因为注入了“善的能量”才能生成,才能“让系统做功”。
因此,“善”,不再仅仅是儒商的个人品德,“德”它也不再仅仅是一种精神标准,而是实实在在的能量存在。商业思维、商业模式的真正机制就是“积善成德”,它应该是成功企业的系统行为。它为“系统做功”的商业模式提供推动力和能量源泉。
当你的商业模式符合了商业思维,符合了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思维的时候,当你抱着一种为别人打工的心态,为别人创造财富的心态去做的时候,你的商业模式就有了德,就有了凝聚力,因为你的商业模式符合了宇宙的法理:为别人做好事可以得到德。
写到这里,我们必须说明,本文的目的是从管理实践中见证法轮大法的法理,见证法轮大法是真正的科学。法轮大法能够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别是物质表层机理背后的精神力量与非物质的高能量的动力机制。商业模式的机制符合了法轮大法的法理,它就有了能量,它就可以做功,它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但是法轮大法绝不是为了用来谋取个人物质利益或企业发展的。这一点必须要明确。
做企业的人们需要唯好唯善,我们在《企业修炼》和《第一桶金原罪说还是性本善》中还会進一步分析精神力量与人的意念对企业“系统做功”的作用。当然如果善德不用于修炼的话,积德人一定会得到常人中的“福报”――转化为物质的财富或企业发展,这也是“善有善报”的理。当然,这不是一个真正修炼的人所追求的。
四、“远离平衡区”与“摆脱物质制约”
“现在科学认为时间是有场存在的,不在时间场的范围之内就不受时间的制约。”(《转法轮》)
商业模式,特别是商业模式的初始模式,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术语讲,往往都是在“远离平衡区”的“边缘区域”上生成。所谓“边缘区域”就是某种结构的统治要素的低密度的稀疏区域,与边缘区域相对应的中心区域则是统治要素高密度的、统治力强大的区域。在人类的物质空间中,趋向“边缘区域”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远离物力占统治或主导的中心区域,就是要摆脱物质时空场的制约,就是为了摆脱物质力量制约的区域。
水结晶实验告诉我们,一个新的结构体的生成需要有“善的能量”的注入,有“精神力量”的注入。在物质空间之内,在还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精神力量”的意义的时候,在不能够完全摆脱或者超越中心区域主导物质制约的情况下,耗散结构的“生成条件”自然是在寻找物质空间场的边缘,寻找物质密度稀疏的区域。这个“边缘区域”更容易摆脱“旧物质结构”的制约与束缚,更容易生成“新的结构”,因为“新的结构”在这里更有可能或者更容易接收到“精神力量”的注入,接收到非物质力量的“灵感”的启迪。在某种程度上讲,这实际上也是在没有能够真正意识到“精神力量”的时候的一种“非主动”的接受“非物质动力”的方法。
“边缘区域”对于原有的物质时空来讲,就是缺乏物质结构力的区域,也就是不被物质空间的“质性”所关注的区域,也就是没有任何意识所关照的空白区域。在这个空白区域,一旦给予一点“精神力量”的注入就很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水结晶实验有这么一个例子,特别能够说明这个机制。实验结果是这样的,在接收了小学生们祝福的水样形成了很漂亮的六角形结晶,而被骂过的水样则不能形成水结晶,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发生在被小学生们遗忘了的水样上,它完全变成了污浊败坏的水质。这个实验表明,得不到任何的意识关照是一种最坏的对待,甚至于都不如你去骂它。因为骂它仍然是一种意识的关注,它会认为还有人在意它、注意它,比起无人理睬要强的多。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结构区的边缘?那就是没有任何“意识”关照到的区域,它不存在任何意识,也就没有任何结构,也就没有任何结构的抗性(包括原有物质结构的抗性),这才是边缘的真正意义。反过来讲,这个意识的“真空区域”又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区域,一点点“意识”的注入,一丝丝“精神”的关怀都很容易产生新的结构体。这才是在“远离平衡区”的边缘区域上容易生成耗散结构的原因所在。
就商业模式而言,在一个市场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实际上進行着两种不同的商业“游戏”。在市场的中心区域是一种财富的竞争,是在财富的总量不变的“游戏”中的竞争、掠夺或者换手。而在所谓的边缘区域,商业模式是在通过创造新财富、增加财富总量的方式来游戏,也就是用把饼做大、把市场总量做大的方法来规避与中心区域、与同业者的物力竞争。
中国老话讲,生财有道,而不是掠财有道,讲的就是这个理。“生”,生于边缘,不与人争。当人们认识到这种“边缘区域”有“生”的机制的时候,人们就会更“主动”的利用这个“区域”去“创新”商业模式。前面我们提到的利润第一定律指的也是这种情况。应该说,所有的“战略思维”、“战略模式”实际上也都是走的这条路,而商业模式,在认识上,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也是战略层面上的机制。
应该补充说明的是,IBM PC开放式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远离平衡区”的特征上有一些不同,因为它不是IBM商业模式的初始模式,而是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巨人的转型模式。他不是选择完全远离竞争者,而是选择不参与同业者那种原有的竞争游戏,他是开创另一种新的游戏模式。他走的是另一种远离平衡区的方式,身在其中又不在其中,在别人不意识的情况下开启了另一个维度。而在原来的游戏中,同业者们甚至还都认为IBM是输家呢。IBM这种在别人的近身之处,在别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保持了其相对长久的市场优势地位,也就是保持其相对长久的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这种通过开创另一个维度的“远离平衡区”的方法也是兵法所说的在战略上的“攻其不备”。因此,商业模式在“远离平衡区”的生成不一定指的是物理空间上的“远离”,而是“远离”物力竞争的思维,“远离”竞争者的趋同思维,“远离”物质性的惯性思维。这是“远离”的真正意义,也是“创新”的真正意义。
我们讲耗论结构理论与非平衡热力学定义的是“客体论”的“中心”与“边缘”。经济学或市场理论的“中心”与“边缘”与它们很相近。但战略上所指的“中心”与“边缘”可能不完全是物理意义上的,很可能是心理意义上的。兵法也讲“避实击虚”但更讲“攻心为上”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道理。“出其不意”才是兵法上“边缘”的意义,IBM PC机本质上具有这层“边缘”意思。又比如里斯和特劳特在营销学上从新定义了什么是营销战略空间场,它存在于顾客的大脑思维上,而不是外部空间,而人大脑思维空间又是有限的。而营销战略的本质就是从侧翼或薄弱环节发起進攻,对主导品牌的统治位置進行挑战。这也是“边缘”的一种含义,意识上的“边缘”,这也属于战略的含义。
又比如杰弗里・摩尔定义的“中心”与“边缘”与耗散结构理论在空间上恰恰相反。他将差异结构定义为“中心”,而将同质结构定义为“边缘”。因此对于各自领域我们需要从新定义各自研究或行为Action领域的“中心”与“边缘”,就如同“先天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方位”因“领域”不同而对“阴阳”之定义不同一样,这才是“用脑学习”,而不是简单拷贝,因为环境context变了,这才是真正的系统思维――系统与环境共生,系统的效果依赖于环境,而不是“橘生淮北”的简单思维,这也是拷贝主义忽略的或看不到的。
五、“初始模式”与“根基用尽”
“那是自己带的那么一点根基起的作用,你才能达到那种状态的,再提高,那标准也得提高上来。” (《转法轮》)
正如我们在以前所讲述的,许多企业经过艰苦的创业之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却发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再也上不去了,好象有一个门槛挡在前面,就只能多少年徘徊在那里,企业就是没有办法再发展了。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企业完成了第一次创业或第一次发展之后却迟迟找不到第二次发展的机制。
用法轮大法的法理讲,其实就是这些企业家们他们自身先天所携带的“德”用完了,他的德都已经完全都转化为企业的成长了,已经全部转化为第一次发展的物质财富了,他的德都用完了、用尽了。这种先天所携带来的“德”在修炼的语言中叫做“根基”,也就是一个生命在他的“前世”、前一个生命周期、在他生命以前的历史上所“积”下的“德”。
这个时候,当企业无法再成长的时候,企业就开始了对商业模式的探索与追寻。这实际上是在寻找企业第二次发展的机制,也就是寻找商业模式的一个初始模式,因为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的第二次发展的问题,是关于系统与模式的,而在这之前这个企业是没有商业模式的,它不是通过商业模式来创造财富的,而是在转化先天带来的那个“根基”创造财富,所以它是非常个人化的。
这个“根基”,也就是企业家个人以前“积下的德”,就好比一个人银行里的“存款”。当德用尽的时候,也就相当于你的存款都花光了,那么你就需要从新去工作,从新去挣钱,才能支付你的生活。企业也是如此,当企业的“根基”用完的时候,企业就无法再進行那种“非线性”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在“普通人+普通技术”的工作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先天构架中“内凝的功”或“积下的德”向业务流程中释放的那种机制,就只能回到“不劳不得”的方式――也就是干一份工作换一份收入的线性模式的工作方式。正因为退回到了这种“线性模式”,企业就表现为遭遇到成长的瓶颈,表现为停滞不前的状态,因为它运作资源与规模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当企业的成长遭遇到瓶颈、徘徊不前的时候,按照修炼的法理来讲,就是应该提高提高心性了,就是应该找一找心性上的原因了,《转法轮》讲“心性多高功多高”。当然,唯物主义的人们是不会认识到这个理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在物质领域中求索、奋斗,而又无法摆脱这种物质层面的制约,所以许多企业也就只能走到第一次发展这一步了。按修炼的法理,企业家心性的高度决定了他企业发展的高度,再高他也上不去了。企业界不是也经常讲,你站的有多高,你会看的有多远,你也会走的有多远。而只有少数企业会成功的找到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从而使企业走入下一轮的发展――企业的第二次发展,走入下一个成长周期或生命周期。应该说明的是,少数企业成功的找到了有效的二次发展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因为这些商业模式客观上符合了“善的能量”的机制,而并不是他们真正在主观上认识到了“善的力量”。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家们在意识上真正认识到这种“善的力量”才是打造一个企业成功和企业進一步发展的真正的原因。
那么,商业模式是干什么用的呢?说白了,商业模式就是在企业原生带来的根基、原生带来的德消耗完的时候,也就是第一次发展完结的时候,给企业从新找到一个成长的机制――第二次发展的机制,而这个机制一定是以注入新的德作为支撑的,也就是说这个机制一定是以“善的力量”作为支撑的。如果说商业模式就是给企业从新加油,使其能够开始一个新的旅程、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那么善德才是这个油,才是真正的能源,才是真正的动力。
实际上,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或者称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是寻找一种新的向企业生命体这个结构或构架中从新注入德、注入“善的能量”的机制,而不是仅仅在物质层面的求索,不仅仅是在产业链或业务链的链条上从上游向下游的移动,也不是说把竞争力换了一个地方就叫创新。然而这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而言确实是一道难题,因为他们大多习惯于物质或形态的复制,而不擅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特别是当这个创新的实质上是“精神力量”和“善的能量”的时候就更是如此。这就是中国企业精神与灵魂缺失的悲哀!但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恰恰与积善成德的要求相反,更多的人却是见利忘义或成本掠夺,那么当他们“根基”用尽后他们怎么能進一步成长呢?!
六、“生命周期”与“善德递减”
“在这个宇宙中还有个理:你是承受了很大的痛苦了,所以你自身的业力也要得到转化。因为你付出了,承受多大,转化多大,都变成德。”(《转法轮》)
我们知道,在一个企业或者行业大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着商业模式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转移的规律。而且,处于大的生命周期前端的企业商业模式的初始模式往往比处于生命周期其它阶段的商业模式所固化的能量更多,它所释放出来的“非线性”能量也更多,为企业成长所做的贡献更大,对资源产出利润的杠杆效果更强。我们之前称商业模式的初始模式决定企业的DNA。而当行业大的生命周期走入中期的时候,具体的商业模式往往要通过规模经济和管理效率等方法来获得利润。而当行业大的生命周期走入后期的时候,具体的商业模式往往走向多环节业务链融合,并且倾向于通过附加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方式来实现利润。
这里的原因就是,处于行业大的生命周期前段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初始模式,它构架内所凝聚的“善德”比较多,而处于大的生命周期的中后期的那些商业模式构架中所固化的“善德”比较少。表面上这里存在着随着大的生命周期的進程而“善德递减”的规律。这是为什么?
《转法轮》还告诉我们,除了为别人做好事可以积德之外,还有一种转化德的方式,那就是自己承受痛苦也可以转化成德。“在这个宇宙中还有个理:你是承受了很大的痛苦了,所以你自身的业力也要得到转化。因为你付出了,承受多大,转化多大,都变成德。”(《转法轮》) 因为在一个行业大的生命周期的初期,无论是行业、技术还是市场前景,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新兴市场而言还存在很大的风险,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你的付出和尝试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不会马上产生效果。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术语讲,这个阶段还处于“奇异时刻”发生之前,还没有抵达“分叉”点,还没有发生“相变”,也就是在成长曲线的“拐点”之前,所以对于商业模式(特别是初始模式)的主持方而言,这可能完全是在付出,要承担风险。为什么叫风险投资呢?原因也在这里。
《转法轮》还讲:“这个宇宙中有个理,谁失谁得,谁修炼谁得功。”为别人的利益,为客户的价值,自己率先承担风险也是一种失,也是一种舍,也是一种“善”。自己承受多少就生成多少德。因此,处在行业大的生命周期前期的商业模式因为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所以其构架中所凝聚的“善的能量”就比以后各阶段的商业模式要多许多。它把承受风险所转化来的德也固化在商业模式的构架之中了,所以这种商业模式在使用的时候,系统就可以做更多的功,就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可以延续更长的时间或生命周期。这也是处在大周期前期的商业模式更具“非线性”成长的原因之一。
另外,《转法轮》中还讲了一个理,那就是:“在迷中靠悟往回修苦很多”,也就是说,在迷中的承受比一般的承受所转化的德还要多。一个行业大周期的初期阶段也同时是“迷的阶段”,谁也没有真正看清行业的走向,没有看清技术的走向,没有看清市场的走向,都是在迷中摸索,它不仅仅是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各种风险,时时还要面对多个叉路口选择的迷茫。能够坚持下来并走出正确道路的才是成功者,因此他会有“威德”。这也是商业模式的初始模式之所以能够凝聚更多“德的能量”的另一个原因。而这个“迷”与“风险”实际上是相互伴随的,而且是互相放大的,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真正的思考者所必须经历和承担的,当然也是简单拷贝者无知的。
当一个行业走过的大周期的初期阶段之后,这个“迷”就消失了,“风险”也随之减小了,拷贝者也就蜂拥而上了,因此在大周期的中后阶段的各个具体的商业模式也就不具有这部分的“德的能量”了。越往后风险越小,就这个理。因为这种在大周期中后期“善德递减”的原因,所以在大周期的中后阶段的商业模式除了借助于自身构架中所凝聚的预先的“德的能量”之外,往往还要借助规模经济或者管理效率等手段在生产的“过程”中再加入物质性的能量才能够使企业获取足够的利润,也就是说,企业的运营开始趋向于走向线性的物质法则的道路――所谓的“做大做强”与“规模经济”。特别是到了大周期的后期,物质的线性法则也变的不够用了,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具体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通过附加价值和附加服务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之外再進行价值补充,因为处在大周期这个阶段的商业模式所能够固化的“善的能量”比以前的商业模式更少了。
七、“非线性”机制与“高能量”释放
“业力多了,你这一生就会痛苦多、病多、灾难多;德多了,你这一生钱多、福份多、官儿当的大。就是这个东西造成的。那么作为一个炼功人,这个德就更珍贵了,它可以转化成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悉尼法会讲法》)
商业模式追求事半功倍,追求资源放大的杠杆,追求“非线性”成长。我们在前面分析过,商业模式“让系统做功”实际上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向系统构架内注入“善的能量”的过程,一个是让这个注入了“善的能量”的构架做功的过程,也就是“商业模式”形成之后的使用过程,就是商业模式构架中所内聚的“善的能量”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释放到业务链中的过程。而“非线性”成长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是关于第二个过程的结果,也就是人人都可以看的见的“让系统做功”、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因为德可以转换为财富。
为什么商业模式可以“非线性”的“让系统做功”呢?耗散结构理论给出了它的解释,微观上的解释。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耗散结构通过“非线性”的机制形成,是系统中的某些变量发生着涨落现象,这种涨落可以通过某种正反馈机制而放大效果,当效果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会爆发出来而产生宏观的效果。
我们在《揭示善的力量――当耗散结构理论遇到水结晶实验》一文中阐述过了,耗散结构理论的微观解释并不微观,仍然局限在物质表层空间之中,所以没有能够看到物质能量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更没有能够认识到是“善的能量”在起着作用,也没有认识到是“德”的释放导致了“非线性”的发展效果。
我们知道,在企业运营或者生产过程中,有两个机制同时在起作用。一个是物质资源的运行过程,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普通人+普通技术”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线性”过程,按照投入多少产出多少的机制,也就是按照不劳不得、多劳多得的法则来运行,这样企业的新增利润一方面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劳动、技术、资源与智力等要素的付出。另一个伴随的机制就是我们讲的商业模式构架中所内聚的“善的能量”在生产过程中、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释放到业务链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非线性”过程,是高能量形式向低能量的物质存在形式转化中能量向外释放的过程。
因此,真正的“非线性”成长不是简单的来源于物质资源的放大(因为放大后的物质性增长仍然是线性的),而是来源于高能量的释放――非物质能量形式的“德”向物质化存在形式“财富”转化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这很象原子铀裂变反应。铀238是高能量存在形式,在低能量的物质空间(分子空间)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而铀235是稳定的存在形式。当用一个中子的能量去撞击一个铀238时(这就相当于一个机制形成的初始条件),铀238就会释放出两个中子的能量,同时转换为稳定的铀235;这两个中子又会再撞击另外两个铀238,从而发生一系列原子裂变反应,直至所有的铀238全部转变为稳定的铀235。这就是一种“非线性”的能量释放机制,这就是原子弹的能量机制――一种高能量的释放机制。
商业模式的能量释放机制也是如此。当商业模式中所内凝的所有高能量都释放完了,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的时候,某一个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也就终结了。也就是商业模式中所凝聚的“善德”都用完了,这个企业就应该从新去加油了,就应该又有新的商业模式被创造出来,从新凝聚新的“善德”这种高能量存在形式,然后再从新开始新一轮的能量释放机制,开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这是我们在《企业修炼》一文中要继续阐述的。用修炼的语言讲,商业模式的任何一次创新或升级都应该是企业这个生命体“提高心性”的时候。
用大法法理来认识商业模式的机制,我们看到一切都是用“德”来交换的。“德”可以转换为物质财富,可以换来企业的成长,可以换来企业的再一次生命――下一个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但是,我们这里也必须告诉我们的企业家朋友们,用“德”来转化物质财富,是把这种珍贵的“高能量”向低能量的物质转化,是“大材小用”,是“高能低用”,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在《转法轮》中讲“我们修炼界讲德可以直接演化成功”。这个“功”是修炼意义上的“功”,他可以将人的生命带到更高层意义上的“生命周期”中去,那才是生命真正意义之所在!
结语
本文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应征了《揭示善的力量――当耗散结构理论遇到水结晶实验》一文的结论,“一切结构皆生于善,而止于善的用尽。”本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唯物主义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中国现代企业的一种批判。因为“批判”一词太重,过于暴力,具有党文化阶级斗争的痕迹,所以我们不愿意使用这一词汇。其实本文是对打着唯物主义旗号的思想专制主义的一种批判。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或思潮也许并没过错可言,它只是人类一定层面的认知,或者是人类一定时期或阶段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很低层面的认识。如果把其绝对化就错了,把它作为真理的唯一解释就错了,把它当成思想专制的工具就是错上加错了。我们在第五节中讲到人类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工具,包括本文的认识。如果你也觉的唯物主义不适合你,不能解决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那你不妨也换一换角度,换一种工具,换一种思考。如果说耗散结构理论或者系统理论是从新开始装系统,向系统内从新装东西,而不是继续拆零,那么往系统或思想里装对东西才更重要,也许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装的问题。佛教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和尚请教一位老法师,法师却一直给他倒茶,一直到茶杯都满了,茶水都溢出来了老法师还一直在倒。小和尚说茶都满了,您怎么还倒呀?老法师讲:你的头脑就如同这个茶杯,都已经是满的,怎么还能往里面加新的东西。你应该先倒出你原有的东西,才能装進新的认识。其实我们并不强迫你改变原有的世界观。如果你还不认同大法,认同大法法理是高于人类认识的更高法理的话,你不妨把本文当故事看,你权且把它看作是增加一个思考维度,技不压身嘛!我们在《揭示善的力量――当耗散结构理论遇到水结晶实验》一文中揭示大法法理有更超越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不想空洞的说法轮大法是科学。当然真正的真理或更高层的理论一定是包容的,而不是排它的,所以我们不要你一定要倒空茶杯。反过来讲,排它的一定是低层次的,无论是理论还是人都是如此。本文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认识、一种新的思考,仅此而己,而不是要批判什么牛顿,或者要批判谁。
如果有什么寄语。我们倒是希望大家告别机会主义,告别江湖时代的思维,告别党文化“课本知识”体系灌输给我们的东西,从新找回我们思想的根,找回真正人的思维,这也是回归人的本性与本来。
告别江湖时代,难道这是巧合吗?国人不是正处在“江时代”和“胡时代”嘛!该跟他们说bye-bye了,它们也“代表”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