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8月09日】
一、溺爱者的悲哀
北齐的安德王延宗,自小为文宣帝(北齐文宣帝高洋,是北齐的建立者)所抚养,文宣帝非常溺爱他。
延宗已长到十二岁了,文宣帝仍然让他骑在自己肚子上。他尿到自己的肚脐中,还抱着说:“真可惜呵,我只有这一个孩子。”
文宣帝封延宗为定州刺史,他更加作威作福。有一天,延宗在大便时,命人在下面张口承接。他的劣迹斑斑,引得人人共愤。
后来,延宗被周武帝擒获,以谋反罪,用辣椒塞口,使延宗窒息而死。听到这个讯息的人,无不拍手称快!
另外,芒山有一个小偷,在临刑前,他的母亲与他诀别,小偷对他母亲说:“妈妈,你让我再吃一口奶吧,这样我才会死而无憾。”
母亲答应了。小偷却利用这个机会,一口咬断了母亲的乳头,母亲顿时血流如注,倒地而死。
这时,那个小偷,对行刑的人说:“我小的时候,每偷来一颗菜、一根柴,我母亲都会很高兴地夸奖我聪明能干,日积月累,我积习难改。致使我最终有了今日!”
唉,古人常说:“教育人,要从小孩时就做起。”这难道是句空话吗?
二、吃得下打骂差遣,方可成就大事
朱熹曾写信给卓夫人说:“听说您想给五哥谋求一个官职。对此事,我以为欠妥。从小生长在富贵人家的子弟,本来就不知世事艰难,一旦走上仕途,作了官,无不骄横跋扈;而遇到事时,又往往糊里糊涂,不能把事情办得妥善。我想您应该给他找一个居于人下的、听人使唤的差事,先让他干着,以便培养他能听人教训,能受人差遣,直到能‘吃得下打骂’。这样的磨炼,才可以使他有所成就。”
三、俭朴旧衣,救人一命
南朝•宋时的刘湛之,是武帝(即刘裕,南朝•宋的创立者)长女会稽公主之子,他为人耿直,执法严厉。
武帝在没称帝时,家中贫困,家人所穿破衣旧袄,都是当时皇后亲手所做。武帝称帝以后,有一次拿出过去的衣服,交给公主说:“后人若有骄淫奢侈的,就拿这些旧衣物给他看看。”
后来,等到文帝(即刘义隆,南朝•宋的第三帝)要杀刘湛之时,公主就用锦囊盛着破旧衣服,呈给他说:“我的母亲,曾亲手给你的父亲,缝补这样的旧衣服,先君以俭朴宽仁为尚。现在,你有了锦衣美食,便要使威风杀我儿子吗?”
文帝刘义隆看了那俭朴的旧衣,想起往日的情景,怒气顿减。刘湛之于是得以赦免。
四、愿将经书留子孙
柳世隆(442―491年),是南朝•齐时的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字彦绪。曾仕宋,后入齐,官至尚书令。
他生活于繁盛之世,却淡泊清逸,安贫守道,喜读古代典籍。
有一天,张绪问他:“您将来想把自己的什么东西,留给子孙后代呀?”
柳世隆说:“身后之事,何必管它。子孙们如果没有才能,财富会成为矛盾和争斗的根源。如果他们有才能,财富对他们来说,也不如一门经书,更为重要。”
五、祝氏训子
《祝氏训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过去,我们兄弟,在你们兄弟这么大的时候,还正是头顶斗笠,在烈日中爬山拾柴、引水灌园。我们兄弟二人,都面黄饥瘦。
我十九岁才开始读书,你叔叔比我更晚。那时,我们两人,夏无席,冬无炉,早晚勤奋不止,才有今天。
现在,你们兄弟,从小就可以读书识字,整日里手持古书,在北窗凉风下,从容而读,没有拾柴、灌园之苦,你们兄弟比我们兄弟享福得多。而你们却还要偷懒,不用功,这样的表现,可不可以啊?一定要记住我的话,不要当作耳旁风。”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