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 拾珠玑】戴嵩画牛 (苏轼)

幸紫


【正见网2011年04月16日】

【白话试译】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好收藏书画,所收藏的书画有数百件。其中有一轴戴嵩画的牛,他尤其喜爱,以“锦”为囊,以“玉”为轴,裱装精美,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杜处士利用风和日丽的好时机曝晒书画,有个牧童看见了,拍着手大笑了起来,说:“这画是‘斗牛图’嘛。两牛相斗,出力点在角上,而尾巴用力夹在两股之间;可这画里的两头牛,却高举尾巴相斗,实在失真谬误啊!”杜处士强笑着表示赞同。

古语有句话说:“耕稼之事应当询问农夫,纺纱织布就该请教织女。”真是颠扑不破的名言啊。

【原文】

蜀(四川)中有杜处士(有道德学问而未作官或不作官的人),好`(喜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所收藏的书画有数百件)。有戴嵩《牛》一轴(有一轴戴嵩画的牛),尤所爱,锦囊玉轴(以“锦”为囊,以“玉”为轴,裱装精美),常以自随(经常随身携带)。一日,曝(晒)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抚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用力夹)之两股间;今乃掉尾(举尾)而斗,谬矣(失真谬误)!”处士笑而然之(强笑表示赞同)。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农夫),织当问婢(织女)。(注1)”不可改也(是颠扑不破的名言)。

【心得体会】

本文选自《东坡题跋》卷五。明代毛晋汲古图《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六卷,收入苏东坡字画、文物、书籍等所写的题跋文字六百多篇。多是提笔挥洒而就,顷刻成文的“急就章”,因而短小精悍,寓意深远,灵光乍现而光彩照人。

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牧童,评论唐代著名画家戴嵩,所画的牛的失误处的小故事里,蕴含值得深思的道理,启发人们不同角度的思维模式与自省:

那主角之一的戴嵩,即使是名家高手,要想正确的表现生活万象,就必须深入探讨、细致观察和熟悉所要表现的物体之习性,否则就会脱离现实,被熟悉的明眼人所耻笑,如此有成就的大画家,还免不了出现错误、缺失,何况一般人呢?

从这儿我们也该联想到,长期生活在某个领域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他们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具有这方面的专业长才,如农夫之于“耕”,织女之于“织”,牧童之于“牛”,他们最专精,最有资格发表这方面的言论。因此人类各行各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他们都掌握着不同的专业知识,并无尊卑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是你我有需要时,请益求教的对象。

牧童看见这轴画牛的名画,不假思索,顺口评论说:“此画斗牛也。”由于他熟悉牛的习性,一语肯定指出此画是“斗牛图”,他更了解“斗牛”时牛尾所在的位置,接着说:“牛斗,力在角,尾搐之两股间;”而画中的“斗牛”则不然,与“斗牛”的常态不合,违背“牛”的动物习性,画的是两牛举尾相斗,明确的指出名画家的失真,这是内行话,是其他行业的人所讲不出来的,在“知牛”这一点上,可高于画家多多,所以他的批评得当,让杜处士只能苦笑认同。

由此推想,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别人发生纠葛、误会与不愉快,千万别预设立场去对待!先学习去除偏颇的成见,再平心静气的听听对方是怎么说的。倘若对方有某方面的特长,那就敬重他的专业素养,尊重他的考量点和他的特殊看法,毕竟这方面的知识是我们所欠缺的。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是否了解事况不太全面?有否失之偏袒?或是疏忽了某些小地方?是不是忽略了一些微枝末节而造成的?

其实,生活处处是知识,人人个个是专家,每个环境都是学习的场所,就看你的着眼点,就看你的用心处,就看你是否敬重、看重与尊重不同的专业领域与专业知识!

【作者】苏轼(西元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苏洵长子,苏辙之兄。仁宗朝進士,直史馆;神宗朝因反对王安石新政,外放,历任杭州、湖州……等知县;哲宗即位召还,累官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谥文忠。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诗词书画无一不佳,著作甚多,诗文收《东坡全集》。

【注1】这两句古语出自《宋书・沈庆之传》。宋文帝二十七年欲北伐魏,与高祖婿徐湛之等谋,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道:“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