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4年01月16日】
四、圣王转世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根据
(一)、《格庵遗录》“长安大道正道令 郑本天上云中王”、“紫霞真主”、“万乘天子王之王”、“弥勒世尊”、“巨弥”、“宇宙之尊弥天”、《洪吟》〈忆长安〉“何处寻太宗 大法度唐人”、《洪吟二》〈正法看〉“大唐太宗朝疆大”:“长安大道郑(正)道令”,这里明确讲到大圣人曾经转世为建都长安的大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为道家老子后人,无为而治,大道无形!李世民,济世安民,文武双全,缔造了为中外史学家一直称道的“贞观之治”,可谓“日月丽天”,佛教就是在唐朝兴盛起来的。“郑本天上云中王”,这位圣人本来在天上是云中王、紫微星(紫霞真主),转世为唐太宗开创中土大唐贞观盛世,各国臣服,大唐边境一派安定,天下人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这种盛世气象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李世民离世后,被尊为文武大圣皇帝,唐朝中期开凿了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弥勒佛坐像。李洪志先生在其诗集《洪吟》中写道〈忆长安〉“秦川山水变 长安土下存 盛世天朝去 转眼千百春 何处寻太宗 大法度唐人”。在《洪吟二》〈正法看〉中写道“大唐太宗朝疆大”,这些诗词表明李洪志先生前世曾经转世为唐太宗李世民。
(二)《推背图》第四十七象 谶曰:“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 一言为君”、《武侯百年乩》“此人原是紫微星 定国安民功德盛”:
救世圣人的前世曾是紫薇星唐太宗。《中国历代神仙通鉴》及各种传说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是紫薇星下凡。唐太宗来历非凡,绝非世人所能洞见,护持佛法、弘扬道、儒,为人仁、义、智、勇足备,清心寡欲,约己爱民,历次转生皆秉苍穹正气,或为帝王将相,或为文人学士、武学宗师,难以悉述。这里研究的是圣王的历代有王的称号的主要转世,难以悉述其他非王的转世以及分身转世等次要转世。
(三)、陇西、陕西(陈仓、岐山、长安)——联系伏羲、周文王与李世民的转世纽带:
太昊伏羲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周文王凤鸣岐山也在陕西宝鸡;而李世民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帮助李渊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李世民曾被封为秦王,而秦地即以陕西为主,雍城(今宝鸡凤翔)曾是秦国国都。
(四)、战神(兵仙、天策上将)——联系韩信与李世民的转世纽带: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韩信与汉王定了三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唐高祖李渊靠次子李世民削平天下十八路反王,灭尽七十二道烟尘,江山一统。李世民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虽屡次遇险,但每次战斗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经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敌人,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因此获得了每次战役的胜利。在统一边疆的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良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五)、音乐(始兴音乐、古琴名曲、四面楚歌、秦王破阵乐)——联系伏羲帝、周文王、韩信与李世民的转世纽带:
泰帝伏羲常自鼓琴瑟而歌之,令近臣吹箫管而和,返其天真,达灵成性,象为昭功,自是不离其侧,而音乐兴焉;周文王被拘羑里时创作《文王操》,这首古琴名曲具有旷世之音、浩然之气;韩信率领汉军十面埋伏将十万楚军围于垓下,并以“四面楚歌”之攻心计赢得楚汉相争的决胜局;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音乐,唐太宗说:“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撙节,治之隆替,岂此之由?”正是“琴音调而天下治”!唐太宗设计了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正是这位明君为唐人音乐的发展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而且唐室子弟都通音律好丝竹(这在帝皇之家并不多见),从而把唐朝音乐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五、圣王转世为武穆王岳飞的根据
(一)、《洪吟》-〈游岳飞庙〉“千古遗庙酸心处 只有丹心照后人”、《洪吟》-〈访故里〉“来去八百秋 谁知吾又谁 低头几炷香 烟向故人飞 回身心愿了 再来度众归”、《洪吟二》-〈正法看〉“岳飞六郎保中原”:
李洪志先生在其诗集《洪吟》-〈游岳飞庙〉中写道“悲壮历史流水去 浩气忠魂留世间 千古遗庙酸心处 只有丹心照后人。──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一日于汤阴”,〈访故里〉“秋雨绵似泪 涕涕酸心肺 乡里无故人 家庄几度废 来去八百秋 谁知吾又谁 低头几炷香 烟向故人飞 回身心愿了 再来度众归。──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一日于岳飞故里”,在《洪吟二》-〈正法看〉中写道“汉室天下韩信打 大唐太宗朝疆大 岳飞六郎保中原 为了啥 众生来此要得法 ”。这些诗词表明李洪志先生前世曾经转世为武穆王岳飞。六郎指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延昭没有王的称号,因而在本文中没有将其列入圣王的黄金分割比转世规律中。
(二)、河南(宛丘、羑里即汤阴)——联系伏羲、周文王与岳飞的转世纽带:
太昊伏羲定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并演八卦,岳飞抗金曾三次收复淮阳,如今淮阳太昊陵内建有岳飞祠堂。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时推演周易。而羑里即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汤阴正是宋朝时武穆王岳飞的故里,如今羑里城内建有伏羲祠堂。
(三)、精忠报国、死后封王——联系周文王姬昌与武穆王岳飞的转世纽带:
两位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无冕之王,内圣外王,都是儒家的典范,西伯侯姬昌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仍然一生忠于商朝;岳飞精忠报国流芳千古。两位都是死后封王,西伯侯姬昌死后被伐纣灭商的周武王追封为周文王;岳飞死后被历代皇帝追封为武穆王、忠武王、鄂王、忠文王、三界靖魔大帝等。
(四)、凤凰——联系泰帝伏羲、周文王姬昌与武穆王岳飞的转世纽带:
泰帝伏羲常自鼓琴瑟而歌,凤凰应声来仪,百鸟和鸣翔集;西伯侯姬昌在位时凤鸣岐山,寓意圣人出世,当时的世人都称西伯侯为圣人;岳飞字鹏举,相传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在其屋顶盘旋。大鹏为凤凰所生,故凤凰也指代岳飞,岳飞的一生就如凤凰涅磐一样。
(五)、战神、功高震主、英年早逝——联系韩信与岳飞的转世纽带: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是楚汉之时人们对战神韩信的评价;岳飞一生与来自于北疆境外的侵略者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王朝抵御异族侵略,岳飞用兵如神,百战百胜,有战神之誉。韩信最后因功高震主而被吕后设计杀害,年仅三十三岁;岳飞最后由于受到宋高宗的猜忌而被监禁,并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岁。岳飞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
(六)、神力射弓、战神、书法家——联系李世民与岳飞转世的纽带: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李世民射箭能够射穿七层铠甲,拉弓能用一百八十斤的满力;岳飞神力惊人,能开两百斤之弓,能左右开弓。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人,最终统一中国;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多次战役,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开文学馆,著《帝范》,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以行书写碑,称“飞白”,闻名后世;岳飞的书法令人称道,“还我河山”四个字气势磅礴,现为杭州岳庙匾额。
(七)、音乐(始兴音乐、古琴名曲、四面楚歌、歌舞、宋词)——联系伏羲帝、周文王、韩信、李世民与岳飞的转世纽带:
泰帝伏羲创制琴瑟箫管而歌之,始兴音乐;周文王改制古琴并创作多首古琴名曲;韩信以“四面楚歌”之攻心计赢得楚汉相争的决胜局;唐太宗李世民“琴音调而天下治”,亲自设计了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创作了大量以反映亲身经历和社会现实为内容的诗歌,还常令群臣唱合为之应制,李世民留下来的诗歌,辑录在《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共一百零二首;武穆王岳飞还以文才传世,有诗十四首、词三首流传于世,宋词是配乐歌唱的,每首词都有一个乐谱,岳飞留下的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全世界华人所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