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质疑毒理学的基本原理 

正源


【正见网2003年04月10日】

毒理学(Toxicology)在生态环境科学、公共卫生学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并且是关键性的应用。在1930-1940毒理学形成阶段,科学家们选定阈值模型(Threshold model) 或线性递增模型(Linear non-threshold)作为该学科的基本假设。阈值模型认为当被测定化合物达到或超过一定剂量后会引起毒理反应,线性递增模型认为当随着被测定化合物的剂量越来越高时,所引起的毒理反应会越来越明显。阈值模型被广泛用于测定非致癌因子的危险性,而线性递增模型被用来测定低剂量致癌因子的危险性。  

但是现在发现多达五千种的实验现象不能用以上两种理论解释。例如,高剂量的镉,糖精,多苯环化合物,X射线,珈玛射线会引起病变,但低剂量的镉,糖精,多苯环化合物,X射线,珈玛射线却减少癌变,其中X射线还可延长小鼠(Mice)和荷兰猪(Guinea pigs)的寿命。  

2003年2月13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麻省大学科学家卡来布里兹(Calabrese)和保德文(Baldwin)的科研论文,提出曲线剂量反应模型(Horemetic dose-response model)才是毒理学中更接近真理的基本原理。这一模型认为随着被测定化合物的剂量增加,实验动物或人体内的生理或毒性反应会有U型或J型的曲线性变化,而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或递减变化。  

这一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毒理学中的“例外”现象。但是这一模型需要复杂的实验证明,所以还不能被普及应用。

这说明现代西方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还是不够完备的,一些基本假设只能适用一定的范围,却难以解释复杂的自然界和人体,这是因为生命体内很多生理反应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数学模型能精确描绘的。其实,现代生物医学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种模糊的经验性的科学。

参考文献

Nature(2003) 421:691-692.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