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3年04月09日】
2003年3月13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瑞士苏黎士大学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论文及相应的新闻综述,提出了对当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的质疑。
现代社会学和经济学推崇“理性假设”(Rationality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人们的行为根本上讲是唯私的,唯利是图。“理性假设”被应用于对策论(Game theory)中,并建立了相应的“单方完美”(Subgame perfection)的假说。“单方完美”的假说认为游戏(Game)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参与游戏的单方都是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为行动准则的。具体表现就是:如果涉及到自身利益,游戏参与一方不会轻易去报复或奖励另一方。除非会给一方带来好处,否则他永远不会去帮助另一方;如果对自己损害太大,他也不会去报复另一方。
这一假说贯穿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合作活动(Coorperation)为主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这一假说认为,人们只是因为经济上的奖励或处罚才会合作的,而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唯私的。但是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遵守君子协议,法院很少参与并强迫协议者执行口头许诺。只是到了现代,书面协议和法院的参与才越来越普及。
瑞士苏黎士大学的费尔(Fehr)和罗恳巴赫(Rockenbach)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他们邀请了200名大学生参加他们设计的一种游戏。游戏双方是投资者(Investor)和受托人(Trustee)。游戏开始时,两方都有相等数量的资产。投资者决定给受托人一定数额的资金,并要求受托人给予相应的回报;而受托人则可决定给投资者多少回报。如果投资者认为回报太少,有权对受托者进行处罚。实验结果表明,当受托人受到处罚时,他给投资者的回报最少,当投资者可以处罚受托者却放弃处罚时,受托者回报得最多。一般情况下,投资者给予得越多,受托者回报得越多。
《自然》杂志发表的这篇科研论文表明,如果奖励或惩罚是出于自私或贪婪,就会打击甚至完全摧毁人们的利他行为(Altruism),更约束不了人;如果奖励或惩罚是出于公平和正义,则会加强人们的合作精神。
这一结论强烈地质疑了当今社会学和经济学中流行的“唯私主义”,用现代西方行为心理科学的方法证明了人性中无私的一面以及无私对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Nature (2003) 422:125-126.
2. Nature (2003) 422: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