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晏子住宅近市,收益大在哪儿?(数文)

默安


【正见网2019年01月14日】

一、晏子住宅近市,收益大在哪儿?

《晏子春秋》卷6记载:

齐景公想要让晏子更换他现在居住的房子,说:“先生的住房紧靠着集市,又潮湿,又狭窄,喧闹不已,尘土飞扬,实在不可以再住,请更换到地势高而又干燥的地方住吧。”

晏子辞谢说:“我的祖宗先人,就曾住在这里,我还不够格继承它呢,能住在这里,对我来说已经很奢侈了。况且我靠近集市居住,早晚都能得到我所想要的东西,对我非常有利,哪里敢麻烦乡里乡亲?”

景公笑着问:“您靠近集市,那您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呢?”晏子说:“既然我自己正享受着利益,怎么会不知道呢?”

景公又问:“那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当时,景公大兴刑狱,酷刑繁多,许多人都被砍了脚,所以有卖假脚的人。因此,晏子回答说:“假脚贵、而鞋便宜。”景公悲愁,变了脸色。因此景公大减刑戮。

孔子为此评论说:“仁人的话,带来的利益大。晏子一句话,使齐景公就减少了杀戮。《诗经》上说:‘国君任用贤人,祸乱很快就停止。’这说的就是晏子吧。”
    
二、治国之本在爱民

《晏子春秋》卷5记载:

齐景公到寿宫游玩,看见背着柴草的老年人,脸上呈现着一种饥饿之色。齐景公很悲伤,长叹一声,然后说:“让官府把这个老人养起来吧。”

晏子说:“我听说,喜欢贤明善良而怜悯贫穷困苦,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如今君王怜悯老年人,且恩惠无所不能到达,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了。”景公笑了起来,脸上露出高兴的样子。晏子说:“贤明的君主看到贤良的人,就喜欢贤良的人;看到贫困的人,就怜悯贫困的人。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衰、没人供养的老人,没有家室的鳏夫寡妇,根据他们不同的具体情况,而供给他们钱财粮食。”

齐景公说:“好啊。”于是,年老体衰的老年人,有了供养;而鳏夫寡妇,也有了家室。治国之本在爱民,此之谓也!
    
三、尧心存天下

汉代刘向《说苑•君道》记载:

河间献王刘德说:“尧关怀天下的人民,更注意关心穷人,对百姓遭受苦难,深感痛心,担心百姓不能心安意足。有一人受饥饿,他就说:‘这是我使他饥饿的。’有一人受冻,他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有人犯了罪,他就说:‘这是我造成的。’尧显示了仁爱之心,树立了行为准则,他的德泽和教化,广泛而深入,所以,即使不用奖赏,百姓也会努力;不施刑罚,民众也能治理好。他总是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施以教化,这就是尧治理天下的方法啊!”
   
四、为官要视民如子

清代袁守定《图民录》卷1记载:
 
刘宽担任南阳太守,把民众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召信臣做上蔡县的县长,把民众当做婴儿来看待。钟离意做堂邑县令,抚育教导百姓,就好像对待学童那样。人之常情,爱孩子就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切。这三位长官,把民众当孩子一样看待,那么当然就爱护他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民众爱戴他们,像爱戴亲生父母一样,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阳城做道州刺史,治理民众就像治理家务一样。杜慧度做交州刺史,处理政务非常细密,也像处理家务一样。王宏做汲郡太守,抚育百姓就像对待家中亲人一样,教他们耕地、养蚕,没有一样不是亲自示范教导。作为人之常情,为家里办事,是非常周到的。这三位长官治理民众,像治理家务一样,那么就必然考虑筹划得非常尽心。因此,民众听从他们的治理,就像是听从家长的管教一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五、老百姓爱戴兒宽,主动交税

 《资治通鉴》卷20记载:
兒宽(?一前103年),西汉千乘(今山东高青北)人。勤治《尚书》,为孔安国弟子。纪元前113年,任左内史。后任御史大夫。    
    
汉武帝时,刑法严酷,在官场成为风尚,只有左内史兒宽,鼓励农业生产,宽缓刑罚,公正办理诉讼纠纷,以此争取人心。他选择仁爱忠厚的人加以任用,与下级推心置腹,不求名声,受到官吏和百姓的信赖与爱戴。

兒宽在征收租税时,调节缓急轻重,借给百姓钱物,因此租税多数收不上来。后来国家有军事行动,兒宽因税收不足,政绩最差,应当免职。老百姓听说兒宽要被免职,都恐怕失去这样一位好官,于是富家用牛车,小户用担挑,借钱借物,也要络绎不绝地将租税送到官府。兒宽的税收成绩,反而跃居最好!

汉武帝因此越发对兒宽另眼相看,大加赞赏。
   
 六、绵绢还民,郡内遂安

《资治通鉴》卷63记载:

汉朝末年,李通加紧按户征收绵绢,朗陵县令赵俨,去见李通,对他说:“如今其他郡县都已叛变,只有阳安郡,居安民乐,仍然归附朝廷。现在,你又要按户强收绵绢,小人喜欢作乱,这样强行征敛,恐怕不可以吧?”李通说:“曹公(曹操)与袁绍相持,正在危急时刻。周围郡、县竟然这样背叛,如果不立刻征收绵绢,送到许都,就必定会有人说我坐观成败,有所等待。”赵俨说:“事情确实像您考虑的那样,但是应当区别轻重缓急。稍稍放松,我来为你消除这个顾虑。”

于是,赵俨给荀彧(读玉)写信,说:“如今阳安郡百姓穷困,邻近郡县都已叛变,容易受到影响,这正是这一地区安危的关键时刻。而且阳安郡的百姓,保持忠节,身处险境而并无二心,我认为国家应该加以慰抚,但却反而加紧征收绵绢,这怎么能劝导百姓一心向善呢?”

荀彧立刻报告曹操,曹操下令把已征收的绵绢,一律退还给百姓。官民上下,都十分高兴。于是,全郡保持了安定祥和。

 七、吕蒙善待百姓,军纪严正

《资治通鉴》卷68记载:
 
三国时,吴国的吕蒙,到达寻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大船中,让百姓摇橹,穿商人的衣服,昼夜兼程。将关羽设置在江边守望的官兵,全都捉了起来,所以关羽对吕蒙的行为,一无所知。糜芳、士仁,一直都不满意关羽轻视自己,关羽率兵在外,糜芳、士仁供应军用物资,不能全部送到,关羽说:“我回去后,一定将他们治罪。”糜芳、士仁都感到恐惧。于是,吕蒙命令原骑都尉虞翻,写信游说士仁,为其指明得失,士仁得到虞翻来信后,便投降了。虞翻对吕蒙说:“这种隐秘的军事行动,应该带着士仁同行,留下军队守城。”于是带着士仁至南郡。糜芳守城,吕蒙要士仁出来与他相见,糜芳于是开城,出来投降了。吕蒙到达江陵,把被囚的于禁释放,俘虏了关羽及其将士们的家属,对他们都给以抚慰,对军中下令:“不得骚扰百姓和向百姓索取财物。”吕蒙帐下有一亲兵,与吕蒙是同郡人,从百姓家中拿了一个斗笠,遮盖官府的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吕蒙仍认为他违犯了军令,不能因为是同乡的缘故,而破坏军法,便流着眼泪,将这个亲兵处斩了。于是全军震恐颤惊,南郡因此道不拾遗。吕蒙还在早晨和晚间,派亲信去慰问和抚恤老人,询问他们生活有什么困难,给病人送去医药,对饥寒的人,赐与衣服和粮食。并把关羽库存的财物、珍宝,全部封存,以等待孙权的到来。
    
八、敬昭道不株连无辜,善待死者

宋代李昉《太平广记》卷166记载:

敬昭道担任大理寺评事。唐睿宗延和年间,州厅有人发动反叛,为此事而受到牵连的人,多达四百人。这些人将要提交给司农司,罚作劳役。他们还没有上路,被拘系在州县监狱里。敬昭道根据朝廷的赦文,将他们全都赦免了。这时负责的官员,严厉责备大理寺,为什么赦免反叛者的家人。大理寺的行政长官、大理寺卿以及大理寺正等人,闻言大惊失色,指出是敬昭道所为。朝廷当政者愤怒地责备敬昭道,敬昭道解释说:“朝廷的赦告文书讲,被关押的囚徒,谋反者拘系在州县,这才是被关押者。”并与当政者反复辩论,多达五六次,但都没有办法让他改变主意。那些受到牵连的人,全部都赦免了。敬昭道由此升迁为监察御史。先前,夔州被临时招募的士兵舒万福等十人,在被征召途中,经过巴陵,渡河时被溺死。

敬昭道因事出使巴渝,来到万年驿,梦见这十个人,向他祈求哀鸣,反复再三。于是敬昭道召来驿吏询问,驿吏所说与他梦中的情形一样。敬昭道随即招募一些水性好的人,把舒万福等人的尸体,打捞上来,并准备好的酒肴,来祭祀他们。围观的人,无不叹息。于是敬昭道又给附近的州县下了文书,让他们准备好棺材,让这些人的尸体入棺,得以返还故乡。那些被招募的士兵,听说此事后,无不对他感激仰慕。
 
善待死者,慰藉生者。天地日月,均皆明白!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