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0年02月03日】
“学”字是被变异了的简体字,正体字应为“學”。“學”字被简化变异后,其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含义也同时丧失了,这或许是导致现在的“学界”及“学者”败坏和变异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走回传统,找回丧失了的真义,有助于学者破除迷雾和邪见,找到真知。
一,“學”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字形是“ ”;后来的金文(即商周时代刻在钟鼎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字形为“ ”;小篆字形为“ ”,汉隶字形为“ ”,正体字形为“學”。可以看出,从金文开始,“學”的字形就基本固定下来了。简体字的“学”,把“學”字的上半部分的“ ”这个构件用“⺍”替换掉了。
二,“學”字的含义感悟
(一)天传之道
从甲骨文的 “學”字“ ”来看,字的上半部分是两支手向下捧着爻。“ ”在古文字中是两支手,左手和右手;而两支手捧着的那个构件是“ ”,即爻(音yáo)。爻是什么呢?就是易经中组成卦象的基本符号,“—”为阳爻、“- -”为阴爻;爻组成了卦象,用来反映宇宙规律,即天道。而这两只手很有意思,在古文字中,这两只手没有标明是什么人的手,但从字形上来看,这两只手是呈从上往下的姿势,这里就可能有两层意义:一是天道是被掌握在这两只手里;二是天道被这两只手从上带到了下,带到什么地方?带给了谁?当然就是“學”字的下半部分,这点我们在下面来阐述。
那么我们可能会产生两个思考: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把天道拿在手上呢?那当然是掌握着天道和宇宙规律者,在西方叫上帝、神,在东方叫觉者(正体字为“覺”,其上半部分与“學”字的上半部分一样,这会是巧合吗?)、真人等,肯定不是一般的常人,常人没这个本事;二是“爻”便是天道、便是宇宙规律吗?当然不是,爻只是一种符号,他与我们所学的文字一样,是用来标示和阐述天道的,即是天道的载体,古语说“文以载道”,所以爻也是用来载道的。那么总结起来说,“學”字的上半部分的意义,就是觉者把天道用字形符号的形式带给了人,这就是人应“學”的内容,这也是“學”字最关键和核心的部分。如果“學”字的上部分被变异为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么,天道何在?传天道予人的觉者又何在?因此,变异后的简化字,切断了人与天道和觉者的联系,学者离“失道”、“离经叛道”就不远了。
(二)迷的空间和被封闭的人
“學”字的中间部分是“ ”后来演变成盖头“冖”(音mì,意为覆盖),从字形上看,很像一个房子的侧面。盖头下面是一个“子”,即人的意思。中间这个“冖”,它是一种阻隔,把世间的人与觉者和天道隔开了。因此可以想见,人要想获得天道并不容易,需要人冲破这层阻隔。否则,即使传天道的觉者双手把天道捧给人了,人也一样认识不到。
从“學”字的中下部分来看,就是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被关屋子里干什么呢?比较通常的说法那就是在屋子里学习呀,例如夏商周时期也有校、庠、序等地方官学,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然而笔者却有另外的看法。中国古人求学往往不会一直固定在一个房间,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求“學”,多是用“遊”的形式,尤其是在先秦时期,学者尚“遊”。如“遊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昔有昆弟三人,遊齐鲁之间”(《列子•说符》)等,“遊”都是求学的意思;古人以前的求学,很少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个人理解,可能是受道家云遊修炼的影响,求学之人多采用遊的形式来寻道和寻师,磨练自己的心性,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和检验自己的学识。
同时,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也很有意思,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如斗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等等,这个“盖”或“斗笠”与“ ”很像。那么,“學”字的这个“冖”是否也覆盖有天下的意思?整个天下都是被覆盖着的,其实就是被关着,被封闭着,被局限着。下面的人被这个“冖”给封闭着,看不到外面的真象。所以,“學”字的那个“冖”,既有房间的意思——这是表面意义,还有封闭空间的意思——这是深层意义。不论人在房间内还是走到外面的广阔空间,不论人移动有多远,历时有多久,人都是被封闭着的,就像身处迷雾一般。所以人才要学天道,这也是觉者要亲手把天道传给人的原因。
“子”字很有意思,在“學”字中用来表示求学的人,但为什么求学的人要用“子”字来表示,而不用其他字,如夫、父、人等这些字?中国古代对有学问者的尊称与西方正好相反,西方往往把这类人称为“父”,如“悲剧之父”、“历史之父”、“法兰西绘画之父”等;而古中国却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庄子”、“列子”等等。当然涵义可能有多方面,就笔者个人所悟,也许还有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世人是天之子。《孟子•万章上》中提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古中国人认为人是“天民”,人的真正来源是上天所生(创造),不是一般意思上的父母所生,因为父母也是一般的人。孟子的这句话还提到,上天生(创造)了人,还会安排那些先觉醒的人来叫醒那些还在沉睡中的人。怎么叫醒呢?当然就是向这些人传天道。那么对所有求学的人来说,不论其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在觉者和天道之下,当然都是“子”了。(当然“子”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谦虚的学习态度,一种“赤子之心”的心态,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状态。)
(三)先有觉者及天道,再有迷的空间,最后才有人
从“學”字的字形上来看,觉者的一双手及标示天道的爻都在盖头之上和之外,而作为学者的“子”却在盖头之下被覆盖,这说明觉者和天道是高于人世间的,是在人世间之外,是不受人世间的迷所封闭的,觉者所带给人的是高于人世间的理。
从“學”字的字形演变来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甲骨文最初的字形下面没有“子”字,即没有人,“子”是商周时期才加上去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了人,那谁来学呢?觉者又把天道传给谁?笔者理解,或许“學”字的字形演变过程隐藏着一些道理,那就是先有觉者和天道,然后再创造了这个迷的人类空间,最后才产生了人,人是后来才来到这个迷的空间中的。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觉者又要造一个迷的空间把人局限起来,同时又要亲手把天道传给人,为什么不把这个迷的空间去掉,让人直接明白天道,这样多方便呀!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信仰中,都提到一个共同的事,那就是人是在不断的堕落的,由美好走向败坏,或许人就是掉落到这个迷的空间中来的;同时东西方的信仰中也有提到过,有很多高层生命有意下到人类的空间中来,也或许是人在这个迷的空间中有重要的使命去完成吧!
(四)迷在破除中
从“學”字的字形演变来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这个盖头的两边在变短,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盖头两边很长,几乎要把人全部都封住了,但从隶体和正体字形来看,盖头的两边变短了,就像卷帘门一样被收上去了,人没有被完全罩住,这或许表明,人世间的迷最后将会破除一些,人类空间的封闭可能会被打开,但不会完全打开,毕竟盖头还在。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许是求学者对天道學到的越多,那么他自己的封闭和迷雾就会越少。
感悟了“學”字的含义后,我们再来看几个与“學”有关的话题,这些话题在历史上为“學”字奠定了很深层的内涵。
三,孔子的“学而时习之”
《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第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音yuè)乎?”。此后“學”字多与“習”字并用。“学而时习之”这句话背后蕴藏着的并非“學”的方法,而是“學”的使命。
大陆的教科书中把这句话解释为:学了知识而又时常复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复习知识会让人感觉快乐,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習”字本义是鸟儿想要飞翔而使劲拍打翅膀,这与“复习”没有任何关系;《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習”字意思是“鸟数飞也”,《说文解字》中对“習”字的解释也是“数飞也”,就是小鸟在反复地试飞。结合上文来看,“習”就是“學”到了觉者的天道后,要在行为上做到和实践出来,这就与修炼的含义很相似了。
“时”字往往被解释为“经常”或“时常”,朱熹解释为“时时”。笔者认为,“时”字或许也有此一含义,学者的确应该时时在行为上践行所学之道,以至终能飞翔;但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应时而动”,“时”字在古汉语中有顺应某个时节之义,如《庄子•秋水》中写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就是指秋水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到来。如上,如果学者学到了觉者所传之天道,因勤于修行而终有“飞”的成就,那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另一层含义:学者学到了觉者所传之天道,而后又顺应天时的变化把天道推行和实践在了人世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岂不是更值得高兴吗?汤时的伊尹,周时的姜尚,战国时的孙膑,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高人们,修行有一定的成就后,出山顺应天时,完成了天象变化在人间的表现,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蔚为壮观,也可说是一种“学而时习之”。
四,孟子的 “求其放心”
《孟子•告子上》中提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曾举了一个例子,农村里大家要养鸡,早上会把鸡放出去觅食,到了晚上主人又会把鸡找回来。人也一样,人早年为了生存要到外面去打拼,人的心就像鸡一样会被放得很远,但人心放远了之后却往往不会去找回来,最终迷失了,沉迷在人世间的名利和恩怨中。鸡走丢了人要去找回来,心走丢了却不会去找回来,这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所以孟子认为,求学之道没有其他的,就是要找回人丧失了的那颗本心。孟子的启发就在于,求学的要点,是要让人的心返回本源。
五,道家的“歧路亡羊”
与孟子鸡走丢了的寓言类似,道家的列子也讲了同样的一个寓言,但在启发上更进一步:杨子(一个修道者)的邻居家里的羊在歧路(就是大道边分叉的小路)中走丢了,然后发动了所有的亲戚和邻居去帮忙寻找,最后还是没找到。杨子问邻居,为什么羊没找回来呢?邻居说大道之上有歧路,歧路上又有歧路,最后由于歧路太多了,大家都分头找也没有找到,最后只好放弃了。杨子听后陷入悲伤中,悟到了一个理,叫“大道以歧路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篇》,意即:大路上因为叉路太多而丢失了羊,学道的人也会因为有太多的方法(或法门)而迷失本性。“生”在古汉语中为“性”,即人的本性)。这就说明,學道一定要学中间大道,千万不要学世间小道,也不要学多学杂,否则最后会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