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0年11月09日】
有道是:
大漠深处凿石窟
绘画彩塑神韵殊
绵延千载铸芳华
末世回眸本性初
关于敦煌我在以前的文章中简单的涉及到一些,但没有针对石窟来由、建造过程和彩塑以及壁画做更深入的探讨,今天借此机会我们就来写写敦煌莫高窟被神赋予的文化内涵和深远意义。因为敦煌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较为庞杂,所以我分几篇文章来概括的写。我用前两篇(即《西出阳关》和《鸣山泓泉》)作铺垫,从本文开始就直接写与莫高窟有关的经历和文化内涵与神的展现。
(图一,敦煌莫高窟第96窟外景;图片来源:网络)
(图二,敦煌莫高窟侧景;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莫高窟简况:莫高窟,当地的人们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莫高镇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的公元366年一位叫做乐樽的僧人(有的史料记载始建于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佛教徒开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后面详述)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因为一位叫做王圆箓的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大部分为外国人所得,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图三:飞天藻井,第329窟 图片来源:《敦煌壁画全集05.敦煌初唐》)
(图四:第45窟西龛顶,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6.敦煌盛唐》)
来到莫高窟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信仰宝库一般,不同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甚至道德信念都会有所提升。生命深层的对于天国家园的记忆与向往会被激发出来。以至于这里虽然地处沙漠,但常年海内外游人不断。甚至因游客过多,对于洞窟内壁画和彩塑似乎有很大的伤害,所以管理者不得不采取限量的办法。
从本文开始我们就与读者们聊聊我个人对敦煌壁画(包括彩塑等)的来由以及音乐舞蹈等几大方面的所知所见。仅供抛砖引玉之用。
在写正文之前我们先引述一段原来敦煌研究员对敦煌文化遗产的看法:“我觉得她是充满了神迹,可以说是⼀个奇迹。试想在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出于对信仰的追求,出于⼈类⾯向无限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的探求,也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化艺术和商业的交通往来,在敦煌来营建这样⼀个信仰的空间。以慈悲、智慧、坚忍的⼼灵去探讨⼈与⼈,⼈与⾃然,⼈与宇宙之间这种永恒和现实的关系,直到今天还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和触动。⽽且我觉得最为神奇的就是在如此动荡、充满战乱的历史中,敦煌⽯窟却能够幸存下来,她向我们揭示了⼀代⼜⼀代的⼈们是如何去珍视并且呵护我们最宝贵的这样⼀种⽂化的传承,也就是对于美,对于信仰的热爱与忠诚。
中国⽂化在近百年以来是遭遇了巨⼤的变局,但是变局中实际上蕴含着希望。很多古⽼的⽂化,通过和世界⽂明的借鉴,融⼊普世价值,往往能焕发新⽣。”(注)
敦煌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带,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自然成为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的交汇点。莫高窟与鸣沙山相连,而鸣沙山在另一侧环抱月牙泉,对面是三危山。这几者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开凿洞窟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人的一种修行过程,或叫为修行铺路的过程。过去佛家有“观像”、“禅悦”之说。看那些造像,从而体悟或者升华对佛法的理解,最终要提高自己的修炼境界;而鸣沙山的鸣响就如同战鼓一样,激励着人们早一些彻底的放下人心,因为只有放下人心,心如净水的时候,才能达到与天地的同在,才能远离被沙漠(死亡)所吞噬。月牙泉的表现就是样本。无论沙山怎么大,但是她就是静谧在这里的最低处,任何外在的力量对她都无可奈何。月牙泉虽然与莫高窟有一段距离,但是月牙泉的状态就展现出一种至静至美的境界。这就好比一架天平的两端:一面放砝码(月牙泉),那是上天的标准,同时展现神迹,向人们昭示着神慈悲与威严的力量;另一端就是莫高窟和三危山,人们通过开凿与塑像展现生命的状态和境界(三危山主要是以寺庙为信仰表现),两者缺一不可。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成了人们朝圣和寄托信仰的地方,它与莫高窟的区别在于,对于普通信众而言是朝拜,对于修行人而言是在寺庙中打禅;而莫高窟这里就是把信仰身体力行倾注在开凿洞窟和绘画与彩塑上;修行人在开凿出的洞窟中修行也是苦行僧式的。当然在建造过程中也有寺庙这种模式的,后来因为岁月的流逝,这种形式逐渐湮没于历史中了。
敦煌地区文明的发展与充实,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上的记录是上古时期舜向尧帝建议:迁徙三苗人到达的地方。一方面让这些人离开江淮、荆州地区,不让他们继续作乱;另一方面,让这些人改变西戎(这是上古时期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那么根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当时舜是明白用水乡人的野蛮来对付西部地区部落的野蛮,这样生命因素中和一下,会加大三危山地区文明发展進程。春秋时期这里因为地产好瓜,被称作“瓜州”。在经历了一段不同游牧民族(大月氏和匈奴)的统治之后,在汉朝敦煌名字开始出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为河西四郡之一。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行,开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敦煌从此就成了东西方文化与信仰的交汇之地。
东汉时期,佛法在上天的安排下就开始东传中土,而作为中土的边缘地带,这里得到佛家信仰的讯息会更早一些。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各方势力混战,饱受战乱之苦,有很多中原人逃到边陲的敦煌。虽然这里基本上没有被战火烧到,相对太平,但普通人期望平安的心更为强烈。因为这里地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佛家的信仰也自然逐渐成为这里普通百姓的共识。
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佛教信徒在这里开凿洞窟;据《莫高窟佛龛碑记》中记载:“莫高窟者,阙初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三危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图五:彩塑:禅定像,第259窟,北魏,宋代重修;图片来源:网络)
(图六,第285窟内景(局部),开凿年代:西魏;图片来源:网络)
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里经济更加繁荣,信仰的元素被注入更多(见图五、六)。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从此敦煌壁画或者彩塑都弄得色调逐渐恢弘、绘画与彩塑风格变得细腻、大气、洒脱,是莫高窟最辉煌的时代。莫高窟第九十六窟,即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外景见图一),洞窟就开凿于唐代(外楼建于当代),而且所造的佛像是弥勒佛。这也点出莫高窟造像的主旨:弥勒在未来下世传法的时候,人们通过这些信仰的积累,真正得到弥勒佛的亲自传度!
敦煌地区后来被吐蕃占领一段时间;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士张议潮募兵夺回敦煌城,使河西地区重归唐王朝;大中五年(851年)唐廷在敦煌设置归义军,并任命张议潮为敦煌归义军节度使,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洞窟彩图见图三、四)在五代时期的后梁时期(914年)这里有一位叫曹议金的统治者,他用修好紧邻大兴农牧业的主张,使敦煌恢复繁华,同时莫高窟开启以开凿大洞窟为主的时代。北宋时期这里很长时间被西夏占领,西夏的党项羌人在这里统治191年。这一时期的壁画和雕塑带有西夏和宋朝理学的特点。以致到了元朝时期,这里的壁画和雕塑,风格趋向拘谨,没有了隋唐时期的洒脱、艳丽……
到了明代因为侧重于海上贸易,丝绸之路逐渐荒废了,敦煌也就随之没落,莫高窟叮咣的雕凿声也被吹進了大漠深处,成了绝响。在嘉靖七年(1528年)因叶尔羌汗国的攻击,大明政府关闭嘉峪关。从此沙州和瓜洲成了叶尔羌汗国的领土。至此敦煌在文化上的使命也暂且封存。(局部景观见图二)
在清朝这里虽然又称为中央政权的领土,但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几乎是完全丧失。莫高窟也成为被遗忘之地。但在上个世纪初,一个道士却在意外的机缘促成下打开了藏经洞,敦煌的辉煌又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虽然对于中土的子民而言,对于敦煌藏经洞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感到非常的痛心,我常想为什么神会安排在中土国难当头的时候一个道士会发现藏经洞?这些问题都留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逐步与大家探讨。(藏经洞文书之一,见图七)
(图七: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藏经洞文献:金刚经;图片来源:网络)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洞窟除了开始僧人们建的修禅窟之外很多洞窟及彩塑描绘的都是以佛家故事和佛家神(这里的神,指的是佛陀、菩萨、罗汉、力士、飞天、天王等等的统称,下同)的表现。如九色鹿、释迦佛出生、出游四门、以及普渡众生的经过和从前当另外一位太子时舍身饲虎的故事等等。有很多是经变图,就是彩绘的内容来源于某部经书,是从文字转为图画的创作。在这里也有是与供养人有关的绘画和洞窟,这反映了信仰的世俗化,其实信仰世俗化,这不能说不好,问题是更多人能够接受某一信仰的同时,有多少人是真正想在其中修行呢?还是想借用佛陀与神的力量来保佑自己呢?这就是问题。当信佛的人多了之后,对于道德标准的提升与稳定是有很大的好处;反映市井人情的绘画如:雨中耕作图等。藏经洞文书主要是经卷,也有别的官方帐目和文书等其他方面的。
咱就来说说在久远历史时期,对于敦煌地区的有序安排。
话说当在天上已经安排好人间的天地山脉和人怎样生活以及在社会的发展,那些神有序的给人带来不同的神传文化。那么信仰方面就摆在“议程”上。因为创世主来人间会广度苍生,那么很多的神就负责在信仰方面铺路的。因为东方属于佛道体系,这是人种因素的缘故。但因为人可以东西方跨人种转生(不是混血儿形式,而是说转生成不同种族的人),所以不同的生命会展现出不同文化底蕴,虽然在同一人种体系范围内,有佛道以及西方神等不同体系,但对于个体生命而言会有这样的反映。即便是不甚明显,但会有这样的因素。
当时创世主为了广救苍宇众生,就选定在中原文化的边缘安排了一个地方,这地方会有交通方面的便利、商旅的通达、各类文化的交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改朝换代的动荡而有所中断。要知道神安排人在这个环境中生活,无论怎么辉煌,这都不是做人的根本目地,而让人们有了对神佛的信仰从而奠定修行方面的内涵,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生命能在创世主在人间洪传让生命真正得度的大法时,人们能够认识法从而真正得救的根本意义。
于是在这样的地方就得在人间出现如此的效果和表象:让当时的人们一方面在这里修行或者倾注信仰,展现神的造化,同时为创世主在人间洪传大法的时代让人们找回从前的本真,从而走上真正的回归之路。
为此创世主亲自召集很多安排中国历朝思想与信仰方面的神和其他安排辅助社会环境的神,一起商议怎么安排最好。后来一位很高层次的神说:“如果让您(创世主)开始传法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中具备中土各朝的信仰状态,或者换句话说,让当时的普通人都能从观看佛像连接那份与创世主的圣缘的话,那就用平铺呈现的方式最好。也就是从佛家信仰开始传入中土的不久之后,不同朝代的人们都把自己对信仰的理解与真心平铺在那里,让后世的人们通过千年的积累看到神赋予不同朝代最为精华的东西,从而在找回传统的过程中唤醒那份圣缘,从而真正被您(创世主)所救度。”其实随着这位神这样一说,其他的神都觉得很有道理的时候,创世主在很多方面就开始做了详尽的安排。后来创世主说:“在历史上奠定信仰的神为了告诉当时的人们在历史的将来我要驻世传法,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因为我在层层下走来到人间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神佛为表现。所以他们到人间铺垫信仰的过程中会提到不同的名号(注:如不同的觉者提到转轮圣王和弥勒佛和弥赛亚等等),其实他们最终所指的都是我。这一点你们要明白。”末了,一位神说:“到时候这里就应该被赋予一个非凡的名字,要象征着佛法大盛。也是定下来在这集中展现神佛与天国的诸般殊胜与美好。”创世主和诸神都同意,也就顺势把此事定下来了。
对于近代一百八十年(从1840年到现在,现在是马列在中土殖民,在文化上我们是亡国奴,这一点必须认清!)的衰落与悲哀,这里面非常复杂,我们后续慢慢探讨。
当时有很多神在敦煌地区做了详尽的安排:鸣沙山与月牙泉本身就是让人们见证神迹;莫高窟与三危山承载着承接信仰的使命。那么山石与土地环境是什么样才能符合将要开凿石窟的状况,以及如果人们造像那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让造像保存长久,和用什么样的天然颜料让彩塑和绘画不易褪色,等等都安排得非常详尽。就拿莫高窟和三危山来说,这两座山峦在天上是非常有灵性的石头。它们原本相距遥远,安排的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才让它们下界的。在下界之前,神早已划分好了哪个朝代的人开凿山体的什么部位。大体上划分好了,在人间具体实施的时候也会有些变动,但变动不算大。因为神安排是一方面,生命的选择这一点也是要看的。
当地里环境及各种安排都很详尽了,那有谁来充实敦煌地理文化氛围,和过往哪些商旅及人物来给这一地区带来信仰,以及有了信仰的人们在那崖壁上倾注的人员和方式(凿窟、彩塑、绘画等等)而且是持续多朝代长达千年的旅程?这些都得做个详尽的安排。如果说从东晋南北朝到元明时期,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换句话说,都承载着不同的神给人类带来或展示的表现与内涵,从衣着到建筑等等各个方面,那敦煌莫高窟就如同一个陈列馆一般,(主要)陈列着各个朝代的人们与信仰有关的实物表现。那管理莫高窟的神就得是非同一般了,必须具有非常大非常大的慈悲与包容的状态才行,否则根本承载不了那千年的积累,因为不同朝代的文化内涵与生命状态会有很大差别的,神要给未来留下的因素也不相同,如果没有洪大的包容与慈悲,是根本无法允许这些不同神的因素通过人的手,在不同的时间段陈列在一起的;而且还必须保证这里不被破坏与侵蚀。最起码到创世主在人间洪传大法的时候,人们能够从这些遗留下的塑像与绘画中找回传统,唤醒那份尘封已久的良知与善念,从而真正得法。
大汉王朝开启了敦煌的东西方文化交汇与融贯,两晋交替时期的五胡乱华大时代激发了人对生命真谛的追寻与向往,所以在这个中原和北方一片混乱的时候,莫高窟千年开凿的叮咣声响起来了。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神有意安排之下而有序的走着。很多人觉得神造了人,而人为了报答,而造了神像。怎么说呢,其实造神像的人本身也许也有很大的来头,否则,他怎么能造就出那么美轮美奂的神像来呢。当今天的人们看莫高窟内的彩塑的时候,无不感叹于造像的精美。有多少人正因为感叹于此而不愿离开。有的研究人员在这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一呆就是半个多世纪。为什么?因为她感受到了彩塑的力量。有一次那位年迈的老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大意)你看那尊彩塑,他的眉毛、脸颊、嘴唇都在笑……。(如:图六)也就是说当神安排下世的生命用神赋予的精湛技巧描绘或塑造了那栩栩如生的各种神的表现时候,人心就在这里皈依了,所以一本书的名字就叫:《我心归处是敦煌》。这个很有代表性。
因为所有跟敦煌石窟有关的文献对于建造者记录很少,本文就借这个机会还原一下在敦煌第一批开凿的石窟的一些人物与场景。
这个人我们在这里就叫他窟鸣。这个人在天上是一位造神的神身边一位侍者。说到造神的神,这种神的层次一般都非常的高,因为如果在一定层次某位神出现问题,这个神就不能在这里呆了,就要降低层次。那么在这一层次中缺了一位也不行呀?于是法的机制或者这类造神的神(或可叫“母亲”神或叫神“母亲”)就会造就出来一位,以填补那一层次神的空缺。当时那个层次众神得知:“创世主将要下走到人间为了归正宇宙的法、广度苍宇众生”的消息,那位“母亲神”就委派侍者代替她下走。在下走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他因为机缘所致,导致他参与到了敦煌莫高窟开凿者的行列中。这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对于那开凿者来说,谁来开凿,在什么时间段、展现神赋予哪一朝代的文化背景与内涵等等都是神早已安排好了的,换句话说:神下走用人身来完成这件无比神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还安排了其他的神给予建造者智慧及其他辅助方面(如:建造者的衣食住行和用具等等)。
因为他曾经是“母亲”神身边的侍者,具有很大的智慧,于是神安排他到时候参与开凿第一批洞窟(修禅窟)。因为在莫高窟展现神佛,根本目地是为了创世主在末法时期洪传大法所用,那么神就安排窟鸣在有巢氏的时代,转生成人。在这个时代他经历了神下世为半人半神的状态,帮助有巢氏教会人们建造房屋,因为当时人们生活条件简陋,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在教人们的过程中也是充满着艰辛,因为当时的人们不是都聚集在一处,不同地方地形、材质以及气候都不同,加上建造房屋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且当时的人野蛮,本来他想做一件对大家有益的事情,但人们开始并不认可,觉得露宿外面很好的。甚至会动用武力相要挟的。……也就是说这些都很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为了加速人们的文明化進程,神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当时的人们的接受力而展现神迹的:让人们看到甚至造出一种真实的“场景”或者遇到一些文明程度比这个他们高的多的人,让他们明白神的慈悲与苦心。
很多研究上古历史的人根据历史记录或者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比如人们从会建造房屋到会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怎么会这样?其实翻开历史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说直白了:会建造房屋的族群与很久以后才会用火的那一族群没有传承关系。就如同北京人与山顶洞人一样,虽然居住地点很接近,但是没有传承关系。那时的人们会建造房屋之后,不久就会用火了。因为上天安排雷神可以把树木击中着火或者在地下埋藏很浅的煤燃点很低的情况下也会着火。也就是说上天安排人们认识火的方式会有很多种。当时人们的群体寿命都比较低,而且受疾病和环境因素影响,一个族群很难长期发展下去。
在一个族群消失之后,过一段时间,又会产生另外一个族群,而且人是有轮回的,那这样一来很多人就有以前的生活经验,新的族群发展進程会快一些。而且神有意安排让人们记住圣人为人所做的,以至于造成了后来人们不明就里的会把事情弄乱,以致再后来的人们把那一切都当作了故事和传说,失去了真正的认知。
所以我以前在文章中说过,考古学和各类历史书以及传说都很有限,甚至是对事情真相是一种歪曲的描述与理解。如果人们走在返本归真的路上时,用修行人的能力去看,那会看到真实详细的情况。当然那也分层次和心性状态的。也就是说,“修行”同样是让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窟鸣在燧人氏的时期,也转生为人,当时也遇到了创世主,创世主明示他在人间一项重要的使命:建造修禅的洞窟,为后人铺就一条路。他甚至上过泰山,在那里见过上古的一些贤王,让他明白这将来创世主亲自开创的神传文明的重要意义所在。
在轩辕黄帝时期,他帮助轩辕黄帝大战蚩尤,后来又随黄帝的一个儿子去了北边,在游牧民族中辗转。在夏朝初始的时候跟随夏启建国,因为是第一个政权形式,他出了很多的力。后来在商汤伐桀过程中照顾商汤的起居。在东周时期,他转生成一员大将,后来再转生就在印度、尼泊尔较多一些。在那些地方他经常转世为修行人,经常在山里闭关修行。积累了很多开凿洞窟的底蕴和内涵;在东晋时期,机缘到了他来到了莫高窟,与其他几位佛教徒一起开凿出第一批的洞窟。
当时因为人们对佛的信仰只是为了修行,没什么别的想法。所以开凿出来的有些简陋。而且对修行人而言,能够有个清净能够入定修行的地方也就足矣了,没有别的想法。对于佛陀的信仰只凭心中那份诚心与坚定。
当他开始凿洞窟的时候,天上电闪雷鸣,不一会儿下起雨来了。敦煌地区那个时候雨量倒比现在大得多,但比其他湿润地区还是小很多。窟鸣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同时给帮他洗尽了铅华,他将用最虔诚的心来开凿这个洞窟,来完成从前的使命。于是一点点的开凿。在这个过程中神也是看他的心性状态,也遇到很多方面的干扰,有工程進度方面的,也有不好的生命干扰,但这些都被他一一克服了。
开凿完了之后,他就在这里打坐修行。后来创世主来看他,并告诉他过几年这里会有很多人开凿洞窟,这里也会成为人们倾注信仰的地方。过了十多年之后,那位叫做乐樽的僧人来到这里,机缘成熟,三危山方向在夕阳的映衬下,出现了千佛涌动的壮景,闻者甚众,这里成为朝拜之地。但开始还是以开凿禅窟为主。这些咱在下一篇细聊。
窟鸣,作为最早的一批开凿的石窟者,当时没有留下记载,他那一世寿命也不长。完成他的使命也就离开了尘世。他此生没有直接用出行的方式寻找创世主,但是他却完成创世主所托之愿,为后世来了先河。这本身也是一种寻找的方式,只是表象不同而已。
窟鸣后来转生成修行人,在五台山出家,当他再一次云游到这里的时候,非常感慨,于是留在这里告诉造像的人们怎样描述佛陀与菩萨和天国景象。在元朝的时候,他来到了日本,在这里他也成为一名僧人,后来在一座寺院中当住持。今朝窟鸣转生在山东,早已得法。限于篇幅咱就不过多细说了。
注:引自:【专访】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的觉醒历程
网址:http://cn.epochtimes.com/gb/20/10/23/n12496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