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1年11月13日】
【原文】
以蠡测海,喻人之见小;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跋涉谓行路艰难,康庄谓道路平坦。硗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得物无所用,曰如获石田;为学已大成,曰诞登道岸。
淄渑之滋味可辨,泾渭之清浊当分。泌水乐饥,隐居不仕;东山高卧,谢职求安。圣人出则黄河清,太守廉则越石见。美俗曰仁里,恶俗曰互乡。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翟回车。
【注释】
以蠡(lí)测海:用贝壳做的瓢来测量海水。比喻见识浅薄狭小。蠡,贝壳做的瓢。 《汉书·东方朔传》:“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间声哉!”
精卫衔石:据《山海经·北山经》,远古时代,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游玩时淹死在海里,其魂化作一只精卫鸟,飞到西山去衔木石,决心填平东海。后以“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硗(qiāo)地:贫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硗,坚硬的石头。
膏腴(yú):膏是油脂,腴是肥肉,形容土地肥沃。
石田:布满石头的田地。
道岸:真理的彼岸。
淄渑:淄水和渑水,都流经山东。传说春秋时齐桓公的宠臣易牙,长于调味,能辨出淄水和渑水的不同味道。
泾渭:泾河和渭河,都流经陕西。古时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河交汇却不混合,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泌水:涌出的泉水。 《诗经·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后以衡门泌水指隐居之地。
东山高卧:东晋谢安,字安石,少时隐逸东山,朝廷屡加征召,他都不肯出仕,人称其高卧东山。后来他为保国与家族振兴,东山再起,引领其弟、兄子大破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
越石见:传说福州城东有越王石,平常隐没在云雾里,只有清廉的太守才能看到它。五代宋时晋安太守虞愿公正廉明,他去看越王石,清澈无隐蔽。
仁里:民风仁厚的乡里。 《论语·里仁》:“里仁为美。”
互乡:互不相让,为恶不仁之乡。 《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
里名胜母:《淮南子》及《盐铁论》并云:“里名胜母,曾子不入,盖以名不顺故也。”胜母,古地名。
曾子:曾参,古代孝子,孔子的学生。
墨翟回车:墨翟,战国时墨家代表人物,反对奢侈,主张节约,视吃苦为高尚品行。墨翟带学生到各国游说,经过卫国时,听说前方是朝歌,他大惊失色,说这是殷纣王的旧都,是产生“靡乐”的地方,奢靡无道,不祥之地,于是掉转车头而去。
【译文】
拿瓠瓢来测量海水,喻人见识太小;精卫鸟衔石填海,比喻做事徒劳无功。跋涉形容行路艰难;康庄是说道路平坦宽广。土壤多石贫瘠,长不出草木的,称为不毛之地;肥沃丰饶的田地,叫做膏腴之田。得到某物却一无所用,就如同获得坚硬贫瘠的石田,不能生长农作物;做学问有了成就,则可用诞登道岸来形容。
淄水和渑水都位于山东境内,淄水甘,渑水苦,放在一起也能辨出味道不同;泾水清渭水浊,即使二水合流,依然清浊分明,比喻做人要分清是非善恶。拿涌出的泉水来充饥,也觉得很快乐,是赞美人安贫乐道;隐居在清静的东山,高枕无忧,是说辞官以求安闲,赞他清高的节操。圣人降临世间,黄河的水也会因此变清澈,太守清廉爱民,越王石才会显现于世。风俗淳朴仁厚的乡里称为仁里,风俗恶劣的地方叫做互乡;孝顺父母的曾子,不愿进入里名叫胜母的地方,是恶地名不孝;主张节俭的墨子,车子走到名叫朝歌的城邑时,就掉头而返,是嫌它奢靡无道。
【故事】
曾子孝道 垂范后世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鲁国人,非常孝敬父母,他的孝行,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曾子每天细心体察父母的饮食口味与习惯,并将父母最喜欢吃的食物牢牢记在心里。因此,一日三餐,曾子总能准备出父母最爱吃而又很丰盛的菜肴。
曾子心中时刻想到的都是父母,父母所喜爱的一切事物,他都会放在心里,以便随时满足他们的心愿。
父亲曾点深受圣贤教诲的薰陶,平常乐善好施,经常接济贫困的邻里乡亲。对于父亲的这个习惯,曾子也同样铭记在心。所以,每次父母用过饭后,他都会毕恭毕敬的向父亲请示,这一次余下的饭菜该送给谁。
父亲平时很喜欢吃羊枣,曾子就在外出时尽量给父亲多带回一些。待父亲过世之后,曾子睹物思情,看到羊枣,他就想到父亲在世的情景,心中勾起无限的伤痛。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忍吃羊枣了。
有一次,曾子到山里头去砍柴,只有母亲在家。不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时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礼,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头,希望曾子心中能有所感应,赶快回家。果然,母子连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忽然感觉一阵心痛,他马上就想到了母亲,于是,赶紧背着木柴赶回家中。
曾子不但对于奉养父母的身体非常重视,即使在日常生活、言语行为当中,也非常谨慎,惟恐有辱父母的养育之恩,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而使父母蒙羞。
孔子知道曾子是个孝子,所以将“孝道”学问传给他。嘱托曾子把孝道发扬光大。可见,曾子的孝行非同一般。
曾子秉承孔子的教诲,专致于孝道,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实践。他传述《孝经》,教导学生,让孔子的孝道,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尚书钟离意 拒收贪官赃物
《晋书•王逊传》记载: 交址太守张恢,因贪污千金而伏法。他的钱财被没收后,皇帝却下诏把这些钱财,赏赐给大臣。
尚书钟离意,把分到的珠宝,全都扔在地上,不向皇帝谢恩。
皇帝很奇怪,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臣听说:孔子宁可忍着口渴,也不喝名叫盗泉的泉水;曾参在胜母里巷前,掉转车头:这都是因为厌恶地名无德叛道。皇上分给我贪官的这些赃物,我实在不敢接受。”
皇帝感叹说:“尚书的话讲得对!是真清廉也!”
可见曾子的孝道,影响深远。
(据正见网故事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