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2年01月24日】
【编者注】在“正见网二十年征稿”启事发表后,我们收到了大量的投稿。在此衷心感谢同修们的鼎力支持。鉴于截止日期是2021年12月31日,我们选在2021年5月13日--师父的华诞暨世界法轮大法日这一天,开始陆陆续续发表已收到的投稿。如今我们已跨入2022年,走在向法正人间过渡的征程上,让我们一起共同精進,携手救度众生,不负师父救度我们的苦心。
****** ****** ******
在一次梦境中,一个声音环绕我耳边:“《蒹葭》体现的是人生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随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句诗映入脑海,我哽咽不已,泪流满面。紧接着我看到,历史上《蒹葭》成稿以后,某层空间中一个“画家”立即把代表此诗意境的画纸涂成了棕色,在三五个“评审”敷衍点头后,立马定色。我当时想,定色是作品流传下去的大事,背景色稍有偏颇就会影响后人解读,为何他们跳过多层审阅着急定色?为何把背景设成暗沉的棕色而不能明亮点呢?
醒来后,我查阅资料,琢磨再三,决定探寻《蒹葭》本色。原文如下:
诗经·秦风·蒹葭
佚名 【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并非萧瑟棕,重上盎然绿
1、成诗地点与季节
《诗经·秦风》主要收揽了西周初至春秋中的秦地民间诗歌,秦地在今甘肃陕西一带。《蒹葭》背景季节众说纷纭,在于诗中的景物象征自相矛盾,比如“蒹葭”乃春天初生的芦苇;“白露”属于秋初二十四节气;“霜”则是秋末冬初霜降后的萧条之景。
首先,“霜”出现在春天的作品中极其突兀,这种完全模糊季节的手法违背历来的写作原则。第二,西汉时“白露”才被正式订于历法,“白”在文言文中可直接释为明亮、透亮。第三,“露水凝结成霜”的翻译违反了水的三态变化,霜降现象是空气中的气态水受冷直接凝华成固体白霜,“白露为霜”指的是透亮的露水像霜。
在作者眼中,初生的稚嫩蒹葭为何会“苍苍”又“萋萋”?其实这里蕴含了对时间飞逝的感叹:蒹葭(已)苍苍,蒹葭(已)萋萋,蒹葭(已)采采。就像我们常说,小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这里就是蒹葭都如此茂盛了。依上而论,笔者认为《蒹葭》成诗在夏近秋时节。
那么茂绿的芦苇为何会蒙霜呢,我们仔细领略三段层层渐进中作者的心境变化,就可明了。
2、相似词义区分
词语顺序 | 字词释义 | 基调递进 |
苍苍-萋萋-采采 | 苍茫一片-茂密葱郁-神采奕奕 | 心境变化:沉重-轻快 |
霜-晞-已 | 似霜降-缓蒸发-还未干 | 露水变化反映太阳变化:天未亮-日初升-光普照 |
方-湄-涘 | 四面八方-“水草交为湄”-“涘,水崖也”:一个地方-水草交接-水陆接壤 | 方向愈来愈清晰:由不定方向到具体方向 |
溯洄-溯游 | 逆流而上-顺流而下 | 相呼应:上下求索之意 |
长-跻-右 | 漫长-崎岖-弯绕 | 险阻程度逐层转轻:苦海无边-磨难坎坷-蜿蜒迂回 |
央-坻-沚 | 水中间-水上洲-近岸地 | 伊人位置由抽象到具体:由水到陆 |
天色蒙蒙,视线不明朗,“白露都变霜了”,作者借物象比喻抒急切之感,时间飞逝,伊人何在,忧心忡忡却无计可施,心情似天色一样暗沉;旭日初升,芦苇现出了“萋萋”原貌,破晓的光亮让作者看到了希望,坚持下去就可能找到,心情趋于平静;阳光普照,恩泽遍野,作者被鼓舞,所以再次借喻“采采”蒹葭表明腾起的信念力量,内心充满了动力。
这种变化是积极向上的,都被囊括于代表生机的绿色基调中,而棕色对植物而言,是枯萎衰败的意思,反映到后人对《蒹葭》的感受上,就是错解的萧瑟秋冬。
3、 原文翻译
早晨由灰暗到明亮的时间变化中,作者借物抒怀又心随境转,为寻得伊人,唱出的是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希望之歌。《蒹葭》画纸上体现的应是旭日高升下的绿色山水美。根据这个思路,我将原文字面意思翻译为:
天色蒙蒙,芦苇苍茫一片,叶片露水像霜降。伊人在水上某方。上下求索,道路险阻漫长,仿佛在水面中间。
旭日初升,芦苇枝繁叶茂,叶片露水在蒸发。伊人在水草交接。上下求索,道路险阻崎岖,仿佛在水上小洲。
阳光普照,芦苇神采奕奕,叶片露水还未干。伊人在水陆接壤。上下求索,道路险阻弯绕,仿佛在水边岸上。
二、 诗经出异彩 独秀一枝来
《诗经》以直白为主,《蒹葭》中作者身份不明、伊人不知所指、情感表达模糊,因而被冠以“朦胧风格,飘渺文字”,在诗三百中别具一格。《蒹葭》被涂上棕色,人们只会在求不得的失落里狭隘《蒹葭》,同时越到现代解读越偏颇:大致分为爱情诗、求贤诗和祭神诗三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将《蒹葭》和三大类诗歌特性综合比较,很容易就看出其中异同。
1、偏颇观点一:青年爱情
《诗经》爱情篇选录 | 代指双方的用词 | 直接流露的感情 | 代表语句 |
《郑风·子衿》 | 我,子(男子美称) | 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生埋怨;思-烦-怨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郑风·山有扶苏》 | 子都(美男子),子充(良人名) | 因心动而生出的俏骂;嬉-戏 |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
《邶风·静女》 | 静女,我 | 约会时紧张和欢心;急-悦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周南·关雎》 | 窈窕淑女,君子 | 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思慕-取悦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周南·汉广》 | 游女,子 | 男子触景生情想到了求而不得的女子;痴-怅-憾 |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
《郑风·女曰鸡鸣》 | 女,子 | 夫妻之间情意融融的生活特写;和睦-欢畅 |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郑风·野有蔓草》 | 有美一人,子 | 男女邂逅时的快乐;惊喜-欢心 |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
我们可以总结出《诗经》爱情诗的共性——直截了当描写了恋爱对象的形象,并用具体小动作直接点出了作者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
《蒹葭》的风格特点与上述爱情诗截然不同,关于目标对象的线索仅有伊人二字,还不知性别。在求索不到伊人的过程中,没有流露丝毫的躁、嗔、怅、憾等情绪波动,反而以一种淡然的基调贯穿全诗始终。这种“无怨无恨、无喜无乐”的心态在《诗经》所有的爱情诗中从未出现过。再者,诗中的“所谓”有“大家所说、据说”之意,说明作者和伊人不曾谋面;“从之”有追随顺从之意,说明了作者和伊人身份的不对等。即使说这是一首纯粹的怀思之作,那这种有距离的思也远超男女亲近之思甚至亲友惦念之思。
显然,把《蒹葭》归为爱情诗太过牵强。
2、偏颇观点二:帝王求贤
《诗经》求贤篇选录 | 代指双方的用词 | 直接流露的感情 | 代表语句 |
《鄘风·干旄》 | 子 | 送贤士厚礼并急切期待对方回报;功利性强 |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
《小雅·南有嘉鱼》 | 君子,嘉宾 | 贤士满座,开怀畅饮;快意奔放 |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
自古求贤诗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帝王用功名利禄、知遇之恩来换取贤士的治国策略、御敌之术、智慧囊袋等,在得贤后会大有得意之感。比如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著名的求贤诗,沿用了《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爱情名句,不看最后四句,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一首情诗,而全诗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收尾,直接拔高了整首诗的气场,表现了曹操任人唯贤的大胸怀,希望有这样的嘉宾来为他“解忧”、“掇明月”、“南征得胜”等。《诗经》中求贤比较典型的两篇皆具备此特性。
《蒹葭》情感微妙到叶片上的露水变化,作者心思细腻,不具备求贤诗的大气格调。诗中也没有写出他找伊人的目的以及想要伊人如何回报,不掺杂任何功利心。再者历来没有君王低姿态“从”贤臣的表述,最多有“访”、“顾”、“招”、“纳”等。
3、偏颇观点三:百姓祭祀
古代曾有祭祀河神的民俗活动。《诗经》祭祀诗主要集中在“风、雅、颂”的“颂”,“雅”包含了一小部分,多见于隆重场合,主题为祭祀祖先、敬颂神明、祈福禳灾。民歌民谣的“风”中没有,另外祭祀自然神的也很少,我们且看一二。
《诗经》祭祀篇选录 | 拜祭对象 | 文章主题 | 表现手法 |
《小雅·甫田》 | 土地神、四方神、农神 | 丰收盛景-感恩神灵-君民同乐-祝愿祈福 | 直白记叙 |
《周颂·天作》 | 岐山 | 天造岐山-开荒岐山-福泽百姓-感恩天赐 | 直白记叙 |
《周颂·良耜》 | 土神、谷神 | 耕作之景-丰收之景-感恩神明 | 直白记叙 |
《周颂·时迈》、《周颂·般》 | 山川百神 | 山川景象-祭祀神灵 | 直白描写 |
是凡祭祀诗,语言表述精而简,上达天听之言往往大气雄浑不隐晦,诗中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记述手法表现神赐予了什么,也就是为什么祭祀此神,最后感谢神的赐予,祈求神的眷顾。全诗会公正客观描述事实,不掺杂私人情感和言行。在神圣庄严的祭祀仪式下,费心思去“从”神是一种冒犯行为,把《蒹葭》归为祭神诗实是不严肃。
另外汉代《毛诗序》中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解释是“将周王朝礼制隐喻为伊人,逆周礼治国走不通,顺周礼有希望”。周礼是实际存在的礼制,在《蒹葭》中位置却飘忽不定?一位周礼的坚定拥护者对一个顺周礼的国家会用“宛在”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这两点都难以自圆其说。还有人据此认为此诗是祭奠坚持周礼投河自尽的勇士,而《蒹葭》毫无哀悼之意,坚定的找寻“亡者”或是“祖先”都是荒谬之至的。
总之,梦中三五个敷衍的“评委”,我认为是历史上不同文人对这首诗的错误解读,符合了棕色的压抑论调。
4、 主旨共鸣:《长歌行》
如果我们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角,会发现《长歌行》和《蒹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长歌行》出自《汉乐府》,《汉乐府》是继《诗经》后又一次民间诗歌大汇集,是中华史上诗歌领域的又一座高峰。
长歌行
佚名 【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蒹葭》 |
《长歌行》 |
|
景物 |
蒹葭苍苍 |
焜黄华叶衰 |
时间 | 秋初恐冬:白露为霜 早晨太阳从初升到高照 |
阳春恐秋:常恐秋节至 “待日晞”到“生光辉”的早晨 |
情 | 坚毅 | 诫勉 |
意 | 道路漫长,从正面描写对伊人的不懈求索 | 人生苦短,从反面劝诫世人勤奋惜时,否则悔之不及 |
特点 | 更加委婉,未直接写出情感关键词;一种坚定精神:急迫-忧思-满怀希望,我会锲而不舍 | 更加直接,诗中多次出现“常恐”和“伤悲”情感词;一种勉励精神:满怀希望-忧思-急迫,我会勤奋努力 |
风格朦胧的《蒹葭》体现的是破除忧思,坚定前行;风格直白的《长歌行》体现的是常怀忧思,自我勉励。正因为这种风格的不同,后人多能理解《长歌行》中的直白勉励,而误解《蒹葭》朦胧中的坚定。两首诗流传至今,都是大陆义务教育课本上的必背篇目,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知。那么这些安排一定不是偶然,都是为了通过诗歌承载的博大内涵告诉人什么,启示人什么。
三、 伊人已来到,缘成在今朝
一篇《蒹葭》流传千年,《蒹葭》中的伊人也被锲而不舍的追寻了千年。“伊人”到底是谁,什么“道”阻碍重重? 如果站在更高层次去理解《蒹葭》,我们可以发现诗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伊人在水一方、水之湄和水之涘,都围绕“水”,而“从之”的“从”有“跟、去”之意。“水”和“去”相组合,正是“法”字。 “法”紧随“所谓伊人”之后,隐藏在诗句之中,正是作者苦苦追寻的。同样后文中的“道”一语双关,既是寻人之路又是通天大道,因此,伊人并非普通的伊人,是携法而来的圣人,普度众生的圣人。伊人位置从水中、水边到水岸,佛家中的彼岸意指超脱苦海,也代表了圣人亲自下世,先到彼岸,接引众生。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为觅得法缘在所不惜的决心,是一首不折不扣的求道诗。
古今中外的著名预言像《推背图》、《马前课》、《烧饼歌》、《诸世纪》等皆指向圣人的出现。释迦牟尼在世时预言,末法时期他的法已经不能度人,那时会有转轮圣王下世亲传三字真经,可以让世人不用出家,在家即可修行成佛。基督《圣经》也提到弥赛亚会重回世间救人。伊人就是不同预言中的圣人,这些预言包括《蒹葭》在内都是站在不同的视角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自己是为了寻法而存在。因为当今的每个世人,都是曾经天上的王,层层下走,历尽极苦,与主佛结缘,就为进到三界人世中,等到大法洪传时刻,坚守住心底的正念与善念,跟随神,决裂魔,从而让自己和自己代表的庞大天体能够同化到成住不破的新宇宙中去,获得生命的永恒。
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黑白不分,正是预言中“十毒恶世”的末法时代。李洪志先生恰好在这个时代1992年将法轮大法传出,让人按照“真、善、忍”三字的要求做人。近三十年里法轮大法洪传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无数人从物欲横流的浊世升华,从做一个好人开始,在生活中践行和同化着真、善、忍的最高佛法标准,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走向神的路上。
中共是中华五千年来唯一无神论的政党,其最恐惧的就是人对神的信仰。毁神灭佛,必遭恶报!从1999年开始,共产幽灵发动对法轮功弟子铺天盖地、泯灭人性的迫害,善良的中国人蒙在鼓里,助纣为虐。主佛慈悲,会给到每一个人善恶抉择的机会,退出共产红魔的党、团、队组织,就能获得光明的未来。苦海有边,生死一念!真相大显,悔已晚也!
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蒹葭》的主人公,寻法才是我们下世的意义,《蒹葭》所体现的就是我们灵魂深处对法的渴望与追寻。再读《蒹葭》,忽然柳暗花明:
第一段:天色蒙蒙-迫切之心-致使见到随心而化的霜降
无明中担忧,寻法之路太过漫长啊,圣王就是人世的主角。
第二段:旭日初升-期待之情-看到了芦苇葱郁的真面貌
看到了希望,寻法之路会经历坎坷,相信圣王指引我方向。
第三段:阳光普照-坚毅之意-满怀希望芦苇也生机盎然
内心很坚定,寻法之路不过弯绕点,圣王定在圆满处等我。
千万年的追寻,千万年的疑惑,掸去《蒹葭》表面暗沉的棕色,方显闪闪金光。伊人圣王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在此万载难逢、千钧一发之时,引用法轮大法创始人在《洪吟四》中的一首诗与大家共勉。愿我们坚毅善良,愿我们随圣王同行,愿我们兑现我们的誓约,愿我们追随圣王到永远!
追随你——大法徒[1]
相见时你带着深情
却从不把心思表明
神情坚毅透着善良
却不叫我随你同行
你说救世人不能停
更不想叫我被魔欺凌
讲真相是你的誓约
你的善良象似神灵
我会追随你到永远
即使在危难中飘零
在此新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奋力精進,更上层楼。个人层次所悟,不当之处请交流斧正。
[1]李洪志师父著作:《洪吟四》<追随你——大法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