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2年08月28日】
午后,正在品读诗词的我,被一首小诗吸引。内心瞬间泛起了涟漪,唏嘘中,感叹陶公笔下桃花源那独有的魅力,这个令许多文豪们乐此不彼歌咏的地方,竟让我也多了几分好奇。这个世外桃源,不知人能否找到呢?于是,我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诗,在惊叹之余不知不觉入了桃花境。下面请欣赏这首《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人在云烟缭绕中,隔溪远眺,隐约间看见桃花溪上,有一座小桥时隐时现,在迷蒙中,诗人站在溪水西畔的石矶上,寻问路过的渔夫:“请问,那流水的花瓣,每天顺流而下飘向远方,不知那桃花源的入口在哪里啊”?原来,桃花源入口在哪里对诗人来说是谜。诗人身在桃花溪,然而却不得见桃花源。
吟咏这首诗,虚幻中好似融在一副山水画里,美的令人窒息。“隐隐飞桥隔野烟”,这美轮美奂的景致使人在深邃幽远的仙境中徜徉流连忘返。我一边欣赏着眼前的桃花溪,一边神思随诗人探寻那神秘的桃花源。
在诗的尾联,诗人竟奇妙构思,突发在询问中收束,曰:“洞在清溪河处边?”这就让我更加的好奇,这个渔夫是何许人也?是不是当年偶遇桃花源的那个武陵人?然而,作者留给我们的却是永远的悬念。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名家张旭,唐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字伯高。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又善于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桃花溪》的创作背景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引子而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那入口,冥冥之中是诗人要找寻的。可是哪能轻易被人找到呢?
桃花溪与桃花源只有一字之差,看似近在咫尺,但却恍如隔世。因为那世外桃源比人的空间层次高,不是人能找到的,没有那个慧根或没有仙人指点根本到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诗人在朦胧中看到了飞桥、野烟、石矶、桃花、流水,好象身临仙境,但是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却不得知,更别说深入其中了。所以诗人把希望寄托在渔夫身上。此诗描写的空灵缥缈,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桃花源是世外桃源,是另一个世界。在品赏这首《桃花溪》的同时,真是为张旭婉惜,也许机缘未到吧。那有没有人能找到呢?
大唐著名诗人王维有诗曰:“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诗人写此诗时,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锤炼。此时的他已看破红尘,不想在官宦中沉浮,选择远离尘嚣进山修行。因为他觉得回归自然,过隐士生活,就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所以大诗人说:“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那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呢?张旭与王维都向往桃花源的生活。从表面看,他们一个外求一个内求。张旭之所以外求,应该是不知道心性的升华是真正通往桃花源的钥匙。而王维是个看淡名利的修行人,恰恰能读懂这个天机,明白风动草动心不能动,明白悟禅静修就是自身的一处风景。正如他在《过香积寺》中写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所以说,对桃花源的理解,可不可以说成心中的桃花源呢?是境界提升后达到的,环境随着心境变动,境随心动。
是啊,一个满身欲望的人想去高于人境界的空间(桃花源),怎么可能呢?更别说佛道神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