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3年01月13日】
唐朝诗人柳宗元,在被贬谪之际,心中却是非常矛盾的。既羡慕白云般的洒脱,却又难舍世人的功成名就。这首《渔翁》就是其矛盾的产物。全诗共四十二个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此句讲渔翁的生活,晚上在山上居住,取湘江的水燃竹子做饭。渔夫和樵夫有隐居生活的内涵,在这里本是渔翁又住在山上,二者兼得,显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南方往往是两边是山,中间是河,才有此特色吧。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山上水上早上都容易生雾。有雾时即使在对面近在咫尺也看不见的。随着太阳的升起烟雾会慢慢的褪去。渔翁喜欢大吼一声,然后在绿水青山中一条小船冲出。至于为什么会大吼一声,或者唱歌或者仅仅是大吼,应该是有原因的。如果水面上或者芦苇里面有些鸟类或者其它的生物还没有睡醒,渔翁大吼一声,它们会听到然后离开。否则船到了,再飞起会一惊的。这样做既对渔翁有利,对其它的生物也是一种保护。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里的“回看”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只有回看才会看到天上的白云。而内涵之意却有类似张果老倒骑驴的内涵存在。诗人一方面想隐居修道,一方面又放不下现实的功成名就的辉煌。“中流”是指河的中心,也指朝堂。在这里诗人是把自己融入到渔翁这个角色中去了,一边划船到河中心,是指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新启用,返回朝堂(河的中心,就是权力的中心,就是皇帝在的朝堂);一方面又羡慕天上白云的那种自由自在。这种矛盾或许就是很多古代名人的难取舍吧。
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修道都是非常难的,要有所取舍的。放不下人的东西就得不到神的东西。今天的很多人与诗人或许是有同感的吧。既有修道之心又难舍人中的荣华富贵。这对修道人来讲就是一个坎一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