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3年06月24日】
【典故出处】
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释义】
心气平和,不急不怒。
参考词语:心和气平;心平德和;心平气定;心平气温;心平气舒;心正气和;气和心平。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心平气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婴,春秋齐国人,在齐景公时任宰相,为当时的名臣。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有一天,景公游猎回来,与大臣梁丘据等在遄台饮酒作乐。当景公对人生有所感慨时,梁丘据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说:“只有据与我是相和的啊!”随侍在侧的晏子不以为然,他说:“据和你不过是相同而已,那里有相和!”
景公讶异地问:“‘和’跟‘同’有什么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若以烹调为例,在熬煮羹汤时,会适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调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处之道也是这样的。当君王提出一个主张时,作为臣子的应该是从不同角度给予建言,使君王的施为更为完备,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乐为例,一篇好的乐章,是各种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调和出优美的音乐,使君子听了,内心能得到平静,德行能趋向平和。所以《诗经》说:德音是没有瑕疵的。像梁丘据这样只会对君王的说法同声应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里去调味,谁会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弹一个单一的音符,谁会想去听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
此处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静,德行修养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气自然会温和不暴躁,所以后来由此演变成“心平气和”这句成语,形容心气平和,不急不怒。
【参证】
理直气壮:
理由正大分,则气盛势壮而无所畏惧。语或出《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参考词语:理足气壮。
典故说明:
“理直气壮”的意思是理由正大、充分,则气势壮盛而无所畏惧。比较早的文献资料,见于《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东汉灵帝时,有一个才子名叫司马貌,他空负一腔才学,却不得出身,心中怏怏不平。一日酒醉时,写了一篇〈怨词〉诗,其中有几句是:“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他写完念了几遍后,把诗拿到灯上烧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这件事被夜游神发现,奏知玉帝。玉帝听到后大怒,要治他的罪,后来听了太白金星的建议,让司马貌代理阎王的工作半日。司马貌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就把三百余年久滞之狱判得清清楚楚,因此得到玉帝的赏识,赐给他来生王侯之位,以弥补他今生的屈抑不遇。
随心所欲:
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语本《论语.为政》。
参考词语:从心所欲;恣心所欲;纵心所欲。
典故说明:
“随心所欲”原作“从心所欲”,见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一书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自相问答的言语,由孔门后学记录而成,为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养进程,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而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明了事理而无所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运行的自然法则,六十岁时能聆听并了解他人话中的真义,七十岁时则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会逾越法度。”
由孔子这段话可以得知,当人修养到极致,万事万物的道理了然于胸,自身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运行的法则,而不会有所违逆。可知“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终目标。“随心所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后来在使用这句成语时,有时会转用于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负面表述。
【评注】
成语“心平气和”是从“心平德和”演变而来。这个演变过程也说明,随着人类历史发展中道德水准的下滑,其认知从深层的德行转向表层的心气。同理,“随心所欲”与原作“从心所欲”中“心”的指向也大不相同,前者只表层的人心,后者指融入天地运行法则的道心。此外,“理直气壮”中的理指的是人所认识到的某一层正确的理,因此理足气壮。但在更高一层的理面前,这层理又是有局限性的。人的提升过程犹如登梯,假如停步固守在任一梯级踏板,虽不能说有什么错,但会耽搁或阻挡后面进一步的提高。
【评析】
三国时阮籍在〈乐论〉中阐述:“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文中提及的韶乐,史称舜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
《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因此,韶乐是寓道德典范和文化于艺术形式的载体,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这种音乐的能量能够使人无欲、心平气定。由此可以看出,韶乐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灵深处,使人达到心平德和。而人表层的各种欲望之心引发的“随心所欲”,犹如洪水泛滥,失去了同化天地运行法则后自然而然的“不逾矩”,就容易造成各种危害。
元代王恽〈与左山商公论书序〉中记载:“如杨少师维摩等帖,天真烂熳,上法二王,下与鲁公争衡,至纵心所欲,皆寓正笔而不逾矩。” 古人写字也非常讲究笔法,对于指、腕、臂的运用十分重视,而且提出“拨镫”、“悬臂”的方法,也要“皆寓正笔而不逾矩”。这里的杨少师,即五代著名书法家杨凝式,著名的行楷书法《韭花帖》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对人的行为影响较大的另一种因素就是由“理直气壮”产生的政治正确。似乎觉的理足,若是再有某种理论、权威或权力背书,在行为方式上就可能冲破“不逾矩”的防线。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文革中的红卫兵“造反有理”的结果是害人害己;这种“马列主义手电筒”到了西方世界,摇身一变成为另一种极左“白卫兵”形式,为了某种政治正确可以不遵守道德和规则,造成各种社会乱象;未被证实的“进化论”假说也被当成一种信仰式政治正确,成为“理直气壮”冲破“不逾矩”道德底线打击其他人或事的“气壮”依据。
所以说,“心平德和”是守德的基础。无论有理有多么足、人心之欲有多么强,都能在行为的一点一滴上坚守纯善心正而“不逾矩”的底线,不为个人执著的某一种理(观念)或欲所左右,那才是对生命未来负责的正确做法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