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解读李煜《相见欢》

清风


【正见网2024年06月07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这首《相见欢》凄婉寂寥,虽然是写离愁,却又凄美到了极致。少年时代读到这首词的时候感觉似曾相识,感同身受。       

修炼多年后的一天,无意中听到有人在唱这首词,忽然觉得心里一震,一下子明白了这首词的深意,作者其实真正要表达的远非常人中的离愁别恨,而是远离真正的天国国土而又不得回归的哀愁,正是这样的内涵与法同化,与人内心的返本归真的佛性相通才使得她能够有流传千古的魅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时刻,夜深人静,仰望星空,银河无比浩瀚,满月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喜悦,而如果是残月,每当这时,我们的内心都会涌起一种孤独感,其实真的是这样,离开故土的人总是孤独的,况且这里是离开我们真正的家,那里离我们无比遥远,时间也是无比的漫长。

这种感受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内在原因的。残在汉语里有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再到剩余的、将完结的,以及毁坏、伤害等含义,我们真正的家在无比漫长的宇宙历史中就是在旧宇宙成住坏灭的理的作用下变得不完整、有缺陷的,面对这样的情景,作为那个世界的王,我们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远离故土,层层下走,等待和大法结缘,虽然历经无数的轮回,那种对故土的思念和孤独感仍然深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们感受到。

我近日老是看到记录废弃建筑的视频,有废弃的学校,医院,商场,别墅等,他们都曾经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但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师父是在点化我,我们曾经的故土现在某些地方的样子(因为我们有修好的部分,所以不会都是这样),希望我们能够在修炼上勇猛精進,使他们能够恢复往日的生机。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寂寞地孤立在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这里的描写看上去是在写景,其实是在写情,这几个字情景交融,把那种离愁写的淋漓尽致,极为传神。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里的离愁正是思念故土的情感,一方面表达了归心似箭,但同时又被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就是情所牵扯,难以割舍。剪不断,理还乱,是文学的笔法,但同时也是另外空间真实的描绘,情在一定的空间看就是丝一样的东西,真的是剪也剪不断,一理就乱,作者本人倒是不一定真的就是看到了这个情景,但至少是感受到了。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们在生活中许多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写作文,说到她和朋友站在街头,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忆往事,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记得她的这一段文字。

如果我们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修炼到一定的层次,能够一面看着美好的天国故土,一面回首人间,看到人们在名利情的羁绊里苦苦轮回,虽有回归之意却又难舍名利,是不是也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呢?

李煜极富才华,从修炼的角度看根基非常好,也很有悟性。历史安排了他演这样的角色,写出这样堪称千古绝唱的词,为的是启发我们心中的佛性。

古代的词人中也有不少身世浮沉的,但从帝王到囚徒,这种几乎是人中两个极端的,却是寥寥无几。他从至高无上、锦衣玉食的帝王到一无所有的囚徒,生命大起大落。世间的人们其实不也是如此吗?他们真正的元神远离极高层次的天国故土,从极高的层次,来到宇宙最低层次的人间,这不是和李煜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看守所里经历的一件事,当时是傍晚,到了每天固定的查房时间,当班的人员平时都是说大家坐好,管教查房,但那天当班的人却大声来了一句“众神归位”,当时我的心中极为震撼。结合这些和师父的新经文《为什么会有人类》我悟到师父是在点化我要珍惜法缘, 早日真正的回归。  

也愿世人能够珍惜法缘,认同大法,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