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12月06日】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就是耳熟能详的成语“守株待兔”的出处,多用于比喻抱着侥幸心理,不知变通妄想不劳而获的行为和想法。
在原文中“守株待兔”的故事出于《韩非子·五蠹》的开篇,用以说明时代变化了,尧,舜,汤,武,禹等先王的治世之道不再适用了。然而真的如此吗?他举例曾经的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等例子,表示如今不再需要将心思放在治水,讨伐暴政这样的事情上了,因此要变革治世之道。然而先王的王道治天下,并不在于其表面上的环境和事件,他的核心是德治,根本不拘于所谓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守株待兔”的故事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但不在于此。
农夫种田,只要勤勤恳恳的耕种,谷物自然生长,成熟,耕田者自然有所收获用以生活。一切都在天道自然规律的运行下顺理成章,农夫只要守住自己耕田的本职特性,就会等到自然的赐予。而故事中的农夫弃田不耕,反而因着贪念去守一个虚妄的“木桩”,然后期待着、等待着收获。这不是无稽之谈吗?
人生在世,我们具体应该守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守善就是守德,守德就有福。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人性,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人守着本性,就会在自然循环中得以延续和提升。
然而事与物都有它们的两面性,人也不例外,在每个生命当中存在着他天性善的一面,同样也存在着掩埋本性的,后天形成的妄念,当人滋养,顺从了妄念,就会失守本性,就会迷失,就容易失德失福。人之本性在内体现着真我,后天妄念在外掩埋着真我。这也就是为什么以“人性本恶”为思想基础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更看重,利用事物的形与表,忽略了王道德治天下的核心。真正授命于天的帝王会引导人性向善,当人心纯净就自然能领悟善的真谛,那么在积聚福德的同时也就会过上怡然自得、自在安然的生活,这才是每个人所期待的福。
故事中农夫弃田不耕,守不易之财到头一场空,其实也是天道自然规律的运行,从另一层面看也是在保护人性的善根。守善,守德就是守住人的本性,良心,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生带的来死带的去。那“待”什么呢?无求而自得,你去做了自然会有所得,想多了就是妄想了,所以什么都不要“待”。故事中的农夫也是先生了贪念,有了妄想才失守了自己耕种的本性,结果得不偿失。因此,或许想守住本性,首先就要放下自己的有所求,放下自己的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