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11月19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yù tái guàn
玉台观
dù fǔ
杜甫
hào jié yīn wáng zào,píng tái fǎng gǔ yóu。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cǎi yún xiāo shǐ zhù,wén zì lǔ gōng liú。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gōng què tōng qún dì,qián kūn dào shí zhōu。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rén chuán yǒu shēng hè,shí guò bò shān tóu。
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ㄩ?ㄊㄞ?ㄍㄨㄢ? ㄉㄨ?ㄈㄨˇ
玉台观 杜甫
ㄏㄠ?ㄐㄧㄝ?ㄧㄣ ㄨㄤ?ㄗㄠ?,ㄆㄧㄥ?ㄊㄞ?ㄈㄤˇㄍㄨˇㄧㄡ?。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ㄘㄞˇㄩㄣ?ㄒㄧㄠ ㄕˇㄓㄨ?,ㄨㄣ?ㄗ?ㄌㄨˇㄍㄨㄥ ㄌㄧㄡ?。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ㄍㄨㄥ ㄑㄩㄝ?ㄊㄨㄥ ㄑㄩㄣ?ㄉㄧ?,ㄑㄧㄢ?ㄎㄨㄣ ㄉㄠ?ㄕ?ㄓㄡ。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ㄖㄣ?ㄔㄨㄢ?ㄧㄡˇㄕㄥ ㄏㄜ?,ㄕ?ㄍㄨㄛ?ㄅㄛ?ㄕㄢ ㄊㄡ?。
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河南人,祖籍杜陵(赕西长安),杜审言之孙,官至左拾遗。生于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卒于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忧国爱民,为人忘己,有仁者悲天悯人的胸怀,被尊为“诗圣”。诗作大多描述安史之乱前后人民的苦难,反映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也称“诗史”。诗风沉郁,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合称“李杜”。
【注释】
(1)玉台观:唐滕王所建的道观,在今四川玉台山。玉台,天帝住处。观,道教庙宇。
(2)浩劫:道家称宫观的大阶梯为浩劫。
(3)王:指滕王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受封为滕王。
(4)平台:河南商丘东北的古迹,春秋时代皇国父任宋国太宰,为宋平公所建的高台。西汉梁孝王大兴宫室,又筑复道(宫殿楼阁之间相连的通道)自宫连于平台三十多里。此指玉台观。
(5)彩云:五色彩云。彩,五彩丝织品。
(6)萧史:春秋时代的人,善吹箫。秦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建凤楼为居,萧史教弄玉吹箫,引来凤凰,后来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一同仙去。“乘龙快婿”、 “龙凤呈祥”的成语即源于此。
(7)驻:停留。
(8)鲁恭:汉朝鲁恭王刘余,汉景帝第五子,封于鲁(在今山东)。喜建宫殿花园,毁坏孔子旧宅以扩建宫室,听到钟磬琴瑟的仙乐,不敢再拆毁,于宅壁得《尚书》、《毛诗》、《春秋》、《礼记》、《论语》、《孝经》等古文。宫殿完工,命名灵光殿。西汉末年盗贼横行,连长安未央、建章等宫殿都遭破坏,只有灵光殿独存,人们猜测有神灵保佑。
(9)宫阙:帝王所住的宫殿。阙,宫门外两侧的望楼。
(10)群帝:五方天帝。道家认为天有群帝,而玉皇大帝最尊。
(11)乾坤:天地。
(12)十洲:传说海上有十洲,是神仙住的地方。
(13)笙鹤:为“子乔笙鹤”的典故。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多年后,在山上看见桓良,子乔请他转告家人:“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到时果然乘白鹤驻立山头,望之不能到,举手向时人告别,数日而去。(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
(14)北山:指王子乔乘鹤仙去的缑氏山。北,古音bò,ㄅㄛ?(今音běi,ㄅㄟˇ)。
【语译】
高大的玉台观因滕王而建造,登台游览,如同探访梁孝王建的平台古迹。台上彩云弥漫,彷佛仙人萧史驻留云间,其中的滕王题字和藏书,有如鲁恭王建灵光殿时留下的文字。宫观高耸好似直通天上群帝,观内天地就像连到十洲仙界。人们传说有仙人吹笙骑鹤,时常飞过北面山头呢!
【诗中有话】
滕王在高宗仪凤四年(679年),由寿州调隆州(四川阆中。阆,láng,ㄌㄤ?)刺史,建滕王阁和玉台观,供其游乐。滕王还曾在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任洪州(江西南昌)都督时营建了另一座滕王阁,因王勃作《滕王阁序》而成为千古名阁。四川滕王阁则有杜甫为其作诗《滕王亭子》和《玉台观》。
诗中举了三位王子的故事,梁孝王(汉文帝之子)、鲁恭王(汉景帝之子)、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来配合滕王(唐高祖之子),颇为贴切。再从玉台观的高大壮丽,直达五方天帝、十洲仙境,联想到相关的神仙故事,萧史乘金龙、子乔骑白鹤,白日升天的景象如在眼前。
这首诗充满了道家的神秘气息,其实传统中华文化就包含了修炼,所以许多诗词典故、成语故事都来源于修炼。古人道德高尚,心思单纯,信乃得见,羽化成仙或见着仙人的事屡见不鲜,古书中常有记载,若非真有其事,也难如此引经据典吧!今人若想效法古人,得点仙气,可能得先提高道德素养,放弃复杂的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