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里革论君之过 (历史故事)



【正见网2007年11月23日】

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 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 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晋人(1)杀厉公,边人(2)以告,成公(3)在朝。公曰:“臣杀其君,谁之过也?”大夫莫对。里革曰:“君之过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且夫君也者,将牧民(4)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5)而弃民事,民旁(6)有慝无由省之(7),益邪多矣。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至于殄灭而莫之恤也,将安用之?桀奔南巢(8),纣踣于京(9),厉流于彘(10),幽灭于戏(11),皆是术也。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行而从之,美恶皆君之由,民何能为焉?”
(出自《国语・卷四鲁语上》)

【注释】

(1)晋人:指晋正卿栾书、第四卿中行偃。晋人杀厉公为公元前五七三年,栾书、中行偃使程滑?杀晋厉公。
(2)边人:防守边关的官员。
(3)成公:鲁宣公的儿子,名黑肱。
(4)牧民:治理人民。
(5)回:邪恶,不正当。
(6)旁:普遍。
(7)有慝(音特)无由省(音醒)之:作奸犯科却没人去明察。慝:邪恶。省:察。
(8)桀奔南巢:夏桀逃亡到南巢。桀:夏朝末代帝王。南巢:地名。
(9)纣踣(音柏)于京:商纣王被消灭在京师朝歌。踣:颠覆,灭亡。京:商都朝歌。
(10)厉流于彘(音智):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地。
(11)幽灭于戏:周幽王被杀死在戏地。戏:地名,戏亭,在骊山下,又叫幽王城。

【语译参考】

晋国人杀了晋厉公,防守边关的官员把这个消息报告到朝廷,刚好鲁成公在朝堂上。成公说:“臣子杀了自己的国君,是谁的过错呢?”大夫们没人回答,里革说:“是国君的过错。当国君的人,他的威望应该很高。丧失威望以至于被杀,可见他积累的过错太多了。况且做国君的,是负有治理百姓并且要纠正百姓邪恶行为重任的人。如果君王放纵自己的私心恶念而抛弃了治理百姓这一大事,百姓普遍去作奸犯科却没人去明察,那邪恶的事就更多了。如果国君用邪恶的办法治理百姓,百姓就会陷入犯罪的境地,而无法拯救;任用贤臣不能专一到底,就不能统治百姓,最后百姓陷于绝望的地步没有人体恤,那要国君做什么呢?夏桀逃亡到南巢,商纣王被消灭在京师朝歌,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地,周幽王被杀死在戏地,这些都是以邪治民的缘故。国君对于百姓,好比是养鱼的川泽。君行而民跟从着他,善恶都取决于国君的教导,人民怎么可能随便?君呢?”

【研析】

当鲁成公在朝堂上问臣子杀君主是谁的过错,无人敢回答,只有里革在君王面前义正严词的直抒己见,认为臣?君是由于君主的过错,君主行为邪恶不理民事,所以非灭亡不可。他又把国君比喻为川泽,百姓为游鱼,美恶都仰赖国君,强调国君对民负有重大责任,由此可见他是个真正关心国事,具有智慧与正义感的人。

的确上行下效,上位者若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下位者无效法典范,焉能服众,老百姓又如何能不作奸犯科呢?一旦全民道德逐渐沦丧,无异是宣布国家将走向灭亡,此时只有待有识之士登高一呼取而代之。从历朝历代的败坏情形,印证了此一真理。所以里革敢直言君主被杀,是君主的过错,是国君不能以身作则,无法治理好人民导致的后果。

【延伸思考】

1.敢于直言的人,如果时机不当,易招致祸害,如果你面临类似情境,会如何取舍?如何圆融此场面?
2.针对事件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缺失,需要智慧与道德勇气,请你观察一下,周遭的人有多少人具有此种本事呢?
3.当上位者或长辈有缺失时,你如何去劝谏?

【参考数据】

1.《国语》 左丘明原著,黄永堂译注,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出版
2.《国语译注》 王连生,薛安勤注译,建弘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