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01月31日】
敛身施礼,恬静温柔妙仕女;妍然浅笑,庄雅风姿曼清宫。
神韵艺术团的《大清仕女》表现了大清格格的端庄典雅、恬静贤淑的气质,和高贵脱俗的风韵。
大幕启开,在传统的宫廷式建筑背景前,端庄秀丽的满族“格格们”身着深蓝色旗袍,头戴“大拉翅”头饰,脚踩三寸多高的“花盆鞋”,伴随着清代宫廷风格的优雅音乐,轻歌曼舞。面带微笑,意态悠然,表现出传统女性的娴淑端庄。
演员们整齐划一,曼步轻摇,飘飘欲仙,舞姿内敛典雅,展示了生活在宫廷华贵生活中的格格们的高雅气质。随着伴奏乐短暂的欢快变换,众“格格们”的舞姿变得欢快起来,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展现出勃勃生机。伴奏乐随之又回归典雅,又见“格格们”穿着高高的花盆鞋款款而行,舞姿翩翩。
加拿大著名演员,杰美尼大奖获得者,Michael Mahonen赞叹道:“在满族舞中,舞蹈动作如此简单,然而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和谐,那么精致,所蕴含的又是那么的丰富,美丽、深刻而高贵。看到这么多因素通过这么简单的动作展现出来,这一点确实让我震惊。”
“格格”称呼的由来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为“永宁长公主”,复改为“温庄长公主”。
顺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花盆鞋的来历
有人问:“世界上真有人这样走路吗?”
“怎么没有!”一位家住蒙特利尔的老侨说,“我是满族人,小时候住在东北满族聚居的村庄。姑娘们平时是不出门的,中国新年期间,家家户户的姑娘都是这样梳妆打扮,结伙出门拜年,含羞带笑地款款而行。全村的姑娘陆陆续续都出来了,队伍越来越长。青年们踩着高跷,护卫在两旁;小孩子们跟在队伍后面,嘻嘻哈哈;鞭炮齐鸣,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老侨接着又说:“我们先辈都笑话汉人,为了让女人走得慢,提倡所谓‘三寸金莲’,竟然演化出缠足恶习,害得女孩子痛苦不堪。你看我们满族人多聪明,要女人走慢点,走出风姿,给她穿一双‘花盆鞋’就是……
满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喜欢在衣襟、鞋、荷包和枕头等物品上绣花卉、芳草、鹤鹿、龙凤吉祥等图案。
鞋为木质底,就是在绣鞋底部中央镶嵌上三四寸高的厚木底,甚至木底更高可达五到六寸。有的两头宽、中间细,粗看很像“马蹄”,所以叫“马蹄底”;也有的上宽下窄,呈梯形,有些像“花盆”,所以叫“花盆底”;此外,还有因其形状而命名的“龙鱼底”等。
大清朝的格格们通常都穿着花盆鞋,穿这种鞋,不挺直腰板不行,急匆匆走路不行,只能文质彬彬、多急也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走。
为何满族要穿这样的鞋呢?原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满族多罗甘珠女罕的父王被一个名叫哈斯古罕的奸诈的部落首领害死,他们的王城阿克敦城也被夺走了。多罗甘珠决心夺回城池,为父王报仇。但是阿克敦城三面围着“红眼哈塘”,红锈水有三尺多深,人马无法过去。多罗甘珠想啊想,受到了长腿白鹤的启发,她带领众人,制作了人造木鹤腿,顺利的趟过了红眼哈塘,夺回了阿克敦城,也为父亲报了仇。
后来,满族的妇女们在上山采蘑菇、采榛子时,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也在脚上套上这种木鹤腿。
后来这种木鹤腿就慢慢演变成生活中的高底木鞋。
穿上花盆底鞋可使身体增高,使身体显得更加修长。女子走路时用双手臂前后较大幅度的摆动来保持身体平衡,手里还通常拿着一块漂亮的手帕,走起路来显的端庄、文雅。不过,穿这种鞋走路不能快,也不能走很长时间的路。
由于这种鞋不适合体力劳动,所以在民间越来越少见,到了清朝末年,花盆鞋只在宫中的嫔妃们可以见到。如今,人们只能在舞台艺术中才能欣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