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04月14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 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1),朱桓分兵赴之;既行,仁以大军径進,桓闻之,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栗五千人,诸将业业(2)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隍(3)之守,又谓士卒勇怯齐等故耳。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4)。桓与诸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乃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油船(5)别袭中洲。中洲者,桓部曲妻子所在也。蒋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6)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自将万人留橐皋(7),为泰等后援。桓遣别将击雕等而身自拒泰,泰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虏王双,临陈杀溺死者千余人。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七十 . 魏纪二》
【注释】
(1)羡溪:地名。在濡须的东面。
(2)业业:惶恐不安,畏惧的样子。
(3)城隍:城池。
(4)罢(音疲)困:疲累。
(5)油船:用牛皮包裹船体并抹上油的古代战船。
(6)内(音那):同纳。
(7)橐皋(音陀高):地名。在今安徽巢县东北。
【语译参考】
曹仁率步兵骑兵数万人進军濡须,先扬言要向东進攻羡溪,朱桓分派吴军增援羡溪。援军刚出发,曹仁即率大军直接進攻濡须,朱桓听到消息,赶紧追回增援羡溪的军队,这支军队尚未返回而曹仁突然来到。当时朱桓的手下和在城里的军队仅有五千人,部下将领都惶惶有畏惧之心。朱桓开导他们,分析说:“大凡两军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将领,而不在人数多寡。诸位认为曹仁指挥作战的能力,与我比谁高明?兵法之所以认为‘远来進攻的军队要超过当地防守军队的一倍’,是针对平原旷野,没有城池坚守而言,也是针对双方勇怯相当的情况而言。如今曹仁既没有智勇,再加上所率兵将非常胆怯,又是千里跋涉而来,人马疲累。我和诸位占据高坚的城池,南临长江,北靠山岭,以逸待劳,就地作好准备以制伏远来的敌人,这是百战百胜的形势,即使曹丕亲自前来,尚且不值得忧虑,更何况是曹仁这帮人呢!”
于是朱桓偃旗息鼓,表面显示虚弱以引诱曹仁。曹仁派儿子曹泰進攻濡须城,又派将军常雕、王双等乘牛皮油船袭击中洲。中洲是朱桓的亲兵部队及其妻子、儿女居住的地方。蒋济说:“敌人据守长江西岸,船只停泊在上游,而我军却進攻洲中,这是自己走進地狱,自取灭亡的做法。”曹仁不听,亲率一万人留在橐皋,作为曹泰的后援部队。朱桓分派将领進攻常雕,自己抵御曹泰,曹泰烧毁军营退走;朱桓于是斩杀常雕,生擒王双,在阵前被杀死、淹死的魏军有一千多人。
【研析】
在历史上以寡击众的例子不少,濡须之战又是一鲜明例子。不管是哪一次战役,均充分显示了领导将领的智能,他们说服安抚军心,充分应用了心理作战的方式,而非力敌拚个你死我活。此次战役,原本部属认为只有五千人,无法抵御曹仁的部队而显得人心惶惶,可是朱桓却在此紧要关头,沉着以对,分析敌军长途跋涉已疲累不堪,根本无士气可言,而我方却以逸待劳。在天时、地利,加上人和的情况下,当然胜算在握,何必担心呢!所以军心得到鼓舞,顿时情势逆转,转眼间即将危机化解了。可见在团队里,领导者是否有智慧、有自信,是否能说服部属为其效力,才是成败的关键。而曹仁因不听蒋济的分析,一意孤行,战略错误,导致损兵折将,双方主将的作战策略,恰成一鲜明对比,胜负当然不言而喻了。
【延伸思考】
1、如果你的建言,不能被长官所接受,你会做何反应?
2、自信心影响事情的成败。请你想想自己有自信和没自信做出来事情的成果有何不同?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3、士气低落,易导致做事无效率,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该如何去鼓舞士气呢?
【参考数据】
1.资治通鉴(17)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轻松读2 欧惠章编写 希代书版
3.资治通鉴今译(四)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4.http://www.twseasea.idv.tw/viewthread.php?tid=269&extra=page%3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