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百家姓》(3):冯陈褚卫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9月10日】

冯 (ㄈㄥˊ)。(féng)

【历史来源】

冯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攻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

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郡望】

1、始平郡:东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
2、杜陵郡:梁置杜陵郡。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3、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郡治相当于今河南省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4、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5、长乐郡:有二处,一是后魏及隋代所置长乐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冀县一带,一是唐代所置长乐郡,治今福建省闽侯县。
6、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郡治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7、弘农郡: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西历年113年)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北)。郡治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祚永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8、河间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东南)。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区。其后或为国,或为郡。

【堂号】

1、始于堂:冯姓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阝”,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姓发祥之地也。
2、市义堂:战国时节候,冯欢是孟尝君的门客,启初孟尝君并没有重视他。有一次,孟尝君派他去要帐,他当着欠账人的面烧掉了债券。他回去之后,对不了解情况的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成了‘义’,带回来了。”孟尝君虽然说不理解,但也不好意思指责他。后来,孟尝君被罢官,却意外受到百姓夹道欢送的盛遇。这时候,孟尝君才醒悟过来,感动地对冯欢说道;“你给我买的‘义’,可真是无价之宝呀!”冯姓以“市义”为堂号。
3、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此外,冯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大树堂”、“四德堂”、“树德堂”、“瑞锦堂”、“天宝堂”、“三元堂”、“继立堂”、“四山堂”、“始平堂”、“竖德堂”等。

【历史名人】

冯梦龙

冯梦龙(西历1574-西历1646),明末时期的一位小说家。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为崇祯间贡生,官寿宁(今福建省寿宁县)知县。他通经学、善诗文、尤其是工小说、词曲。集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 ”三言”。又和“二拍”合称“三言二拍”。

冯梦龙在《杂智部总叙》中说:“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破其狡,则正者胜矣;识其小,则大者又胜矣。况狡而归之于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于大,未始不大乎?”点明了这些杂智故事的认识价值。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使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校勘价值。书中的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也是有益的。

陈 (ㄔㄣˊ)。( chén)

【历史来源】

1、源出于妫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舜帝之裔孙妫满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陈国。春秋末期,陈国被楚惠王所灭。陈国公族子孙遂以国为氏,也有部分子孙以祖上妫满之名命姓,而形成陈、满二姓。河南淮阳作为陈姓发源地,至今仍有“老陈户”的别称。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又春秋中期,陈厉公之子陈完避难逃奔齐国,改姓田。其子孙于战国中期建立田齐以代姜姓齐国。在秦始皇灭齐之前,齐王田建之第三子田轸出奔楚国,拜楚相令尹,封颍川侯,封地在今河南省长葛市北,并恢复陈姓。此支陈姓奉田轸为始祖,此后发展成为当代陈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派。

3、少数民族陈姓。

如北魏鲜卑族陈氏,乃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所改;女真族陈氏系女真族皇族完颜氏所改;蒙古族陈氏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降明的蒙古贵族的姓。

4、他姓改姓冒姓。

如浙江海宁陈氏,原系曹姓,因娶陈氏之女为妻,有子便随母姓,后成为海宁望族;南北朝时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后,几经陵谷变迁,成了普通百姓,传到第十四代元朝高谅时,因穷困潦倒,入赘于陈氏之家,改为陈姓。

【郡望】

1、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西历前二三○年)始置,以颍水得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南部,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南北朝东魏时移治颍阳(今河南省许昌市。)
2、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3、武当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县西北。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4、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5、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堂号】

1、颍川堂: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颖水流域。
2、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3、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长陈实子侄,同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岁星,岁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为堂号。

【历史名人】

陈寿

西晋陈寿(西历233-西历297),又作长寿,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陈寿小的时候,常常待在家里读书,时时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督促,尤其对历史的著作有兴趣。他先通读了最为古老的《尚书》和《春秋》,而且还精细地研习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及东汉.班固的《汉书》,渐渐熟悉史书写作的方法。因此,陈寿所写的文章通顺又感人,深得长辈们的赞许。

大约18岁时,陈寿進入了蜀国都城成都的太学学习,遇到了影响他的人生的第二个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谯周。在谯周门下学习时,陈寿進一步刻苦攻读史学,在南充的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陈寿刻苦读书的故事。西历1992年,在修建万卷楼时,在陈寿的故居中出土了这样一块汉砖,经过仔细辨认之下,确定汉砖的内容是教子图。这使得陈寿的父亲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

陈寿广泛收集三国时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国志》,分成三书,即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条分缕析,平行叙述,在断代史中别具一格。《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学家对《三国志》都有着极高的评价。据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认为:陈寿的《三国志》是时至今日已经形成的“三国文化”的源头。他还著有《古国志》、《益部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褚 (ㄔㄨˊ)。(chǔ)

【历史来源】

1、以地为氏:

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洛阳有褚氏聚。《姓氏寻源》云 : 古有褚地,居者以为氏。

2、以官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 : 本自殷 (商) 后人宋恭公的公子段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褚师”为掌管市场的官员,又叫“市令”。春秋时期,宋国,卫国,郑国都设置褚师之官。世代为楮师者,以官为氏,省为褚氏。

【郡望】

1、 河南郡:汉高祖改秦朝三川郡为河南郡,辖境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水下游一带,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2、 颍川郡:晋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

【堂号】

河南、瀛洲:唐朝褚亮博学多才,与杜知晦等世称十八学士,时人又称之登瀛洲,后世家人为纪念这位出自河南的家族名人,遂以河南、瀛洲为堂号。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颍川。 ②自立堂号:海鹤等。

【历史名人】

褚遂良

褚遂良(西历596-西历658),字登善,唐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初唐书法家。博涉文史,工楷、隶,书学钟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劲之体。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太宗时历官谏议大夫兼起居郎,累官至中书令。高宗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封河南郡公,帝将废后立武则天,遂良力谏不纳,乞归田里。累贬爱州刺史,忧愤而卒。显庆三年(西历658)死于任所。

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叹息:“虞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者矣!”魏征就推荐褚遂良,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其书法继承王羲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通,见重于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

《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皆波势自然。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他不仅书法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而且还有一双精妙神奇的书法鉴赏慧眼。有一次,唐太宗征得一卷古人墨宝,便请褚遂良看看这是否是出自王羲之的手笔。褚遂良看了一会儿,便说:“这是王羲之的应品。”唐太宗听了颇为惊讶,连忙问褚遂良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要唐太宗把这卷书法拿起来,透过阳光看。褚遂良则用手指着“小”字和“波”字,对着唐太宗说:“这个小字的点和波字的捺中,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笔走龙蛇,超妙入神,不应该有这样的败笔。”唐太宗听了,便打从心眼里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此后,唐太宗征集到王羲之的墨迹,每逢真假难辨之时,总要请褚遂良帮他鉴定。后来,还奉命将这些珍贵的书法编定目录,珍藏于宫廷内府。

他传世的书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圣教序》、《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相传有《倪宽赞》。

卫( ㄨㄟˋ)。( wèi)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

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国封地国名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据《辞源》记载:卫,古国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郡,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卫,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子孙以国为氏。汉有丞相卫绾,见《无和姓篡》。

2、出自中国古代小数民族鲜卑族有卫姓:

据《后燕录》载:昌黎(今河南省昌黎县)鲜卑为卫姓。历史上昌黎卫氏为鲜卑族的一支,入中后相传为卫氏。

【郡望】

1、 河东郡:秦、汉时初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省西南部,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2、 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堂号】

河东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历史名人】

卫青

卫青(?-西历前105年),汉族。字仲卿,西汉(西历前206年-西历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

西历前 127年,匈奴贵族集结大量兵力,進攻上谷、渔阳。武帝决定避实击虚,派卫青率大军進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西历前 124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都受卫青的节制,率兵从朔方出发。李息、张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兵力有十几万人。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到达,就放松了警惕。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这时,右贤王正在帐中享乐。忽然听到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马,带了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汉军轻骑校尉郭成等领兵追赶数百里没有追上,却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汉军大获全胜,高奏凯歌,收兵回朝。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繦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

后来,汉武帝对霍去病恩宠日盛,霍去病的声望超过了他的舅舅卫青,过去奔走在大将军门下的许多故旧,都转到了霍去病门下。卫青门前顿显冷落,但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心甘情愿地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西历前 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象庐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