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三乘解法(3)

凌悟


【正见网2008年12月28日】

(十一)

有句成语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心思不专一、三心二意。所谓心猿上下,意马纵横。孙悟空既然有翻江倒海的手段,那么这白龙马就会在“这条涧千万个孔窍相通,故此这波澜深远。”在第十五回,心猿既已归正,那么意马肯定要收缰。作为他的生命本源的象征,他所栖居的鹰愁涧已然清澈见底。“这涧中自来无邪,只是深陡宽阔,水光彻底澄清,邪鹊不敢过,因水清照见自己的形影,便认做同群之鸟,往往身掷于水内,故名鹰愁陡涧。”在心猿中本有自大傲慢的弱点,致使在收缚白龙马时颇费了一番周折,否则正象观音菩萨道:“邪猴头,专倚自强,哪肯称赞别人?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可以说,内心的谦虚,礼数周到,应是修炼人所必备的素质与涵养。在收了白龙马后,可以说,这颗被驯服的心就可以稳稳的、一心一意的保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了。

还有在第十五回中首次出现了上师观音菩萨派来暗中护佑的护法神的身影,他们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驾伽蓝。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修炼,其实一上来就有师父的法身或护法神等时刻看护着修炼者。因为修炼是极其严肃的事情,行与不行,全在于自身的一念是否归正;当然也有邪魔的干扰并会取其性命的。所以说,要想修炼,没有上师、师父的全面保护,是根本不可能的;直至修到你自己能保护你自己为止。

(十二)

当唐僧师徒二人行至观音禅院,由于孙悟空显示心又起,将锦役袈裟拿将出来给那金池长老览阅。致使活了二百七十岁的他奸心贪念顿起,老泪纵横,并与两个徒儿广谋、广智定毒计置他师徒于死地而后快。但到头来“弄得个高寿老僧该命丧,观音禅院化为尘!”在这里,人物的名字有其寓意:金池长老即矜持之心的表示。虚荣心、嫉妒心使他妒火中烧,害人害己,不见南墙不死心,一头撞墙而死;他的两个徒儿广谋、广智可谓智谋广大,但人心邪念作祟,是非原则时刻,因一己之私利,往往会干出杀人越货的狠毒勾当。修炼人对财物的执著,尤其是对佛家宝物更应舍此妄想贪心。而孙悟空借广目天王的辟火罩,好借好还,倒给修炼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原故,袈裟才失手的。想当年在三星洞菩提祖师处,不也是因显示心,在众人面前变棵大树,被祖师开了出去的吗。修炼人得有个记性,否则一大堆的执著心何时才能剪除了断。要知道修炼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不等人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熊罴精趁夜又盗走了那件佛衣袈裟。这妖魔竟与一道人、一个白衣秀士商量开个“佛衣会”,以示庆贺。不期孙悟空赶到先后将那道人与白衣秀士一并打死,乃是一匹苍狼与一条白花蛇怪成精而成。宇宙中有一个理,就是不允许动物修炼,因为一旦修行成精就要出来害人,干坏事,干扰正法。而那熊山君黑大王却也是个修成人道的熊罴精。它常来寺里与金池长老讲经,并传了些养神服气之术,故以朋友相称。熊罴精这一心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雄心、干事心。所谓人的雄心壮志,也不过是人的一些小志行于世间罢了。这种心虽能济世,但不能救人,终是贻害无穷。倘再从金池长老方面看,既修行佛门,就有个不二法门的问题。他自己引進那旁门外道,无异于掺炼了邪法,故此引火烧身。再有他们都贪恋那佛衣袈裟,乃是出家修炼人的执著大忌。在常人的一切执著都修去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对修佛修道的物品物件还这么执著呢?与此相反,在本书的第九十八回,阿傩、伽叶引唐僧看取经书时,一再找唐僧要赠物。“唐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在这里既有为后世信众供养和尚僧尼的示范;其实也有要将本次修炼这最后的一点人心执著修尽而无漏的深刻喻意所在。最终观音菩萨收伏了熊罴精,做了个守山大神。“菩萨亦带了熊罴,径回大海。”大海乃佛慈悲之泪化成。菩萨从慈悲中来,复又回慈悲中去。待孙大圣一把火烧了黑风洞,从此也了断了一段关难。

(十三)

唐僧师徒二人行至高老庄,在云栈洞孙悟空收伏了猪悟能。猪悟能原本是天蓬元帅,只因酒醉戏嫦娥遭贬黜下界。正如他自己介绍的那样:“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下得凡间,也是姻缘巧会,在高家做了一个女婿。毕竟他慧根不浅,有此大缘分,被观音菩萨看中,做了唐三藏的二徒弟,得法号悟能。他其实就是人的真实本能,人的智慧、智力的真实不谬的想法与体现。又因他本人已断了五荤之厌,遂唐僧又给他取了一个别名猪八戒。可以看到戒律在修炼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破戒则千劫难修,无异于自我毁灭。第十九回有一首诗恰如其分的说明了唐僧收了孙悟空与猪悟能的好处与自在:“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一主一宾无间隔,三交三合有玄微。性情并喜贞元聚,同证西方话不违。”既收伏了他俩徒弟,这也使唐僧在修炼的路上性情得以合和与稳定了下来。也正是由于这智慧的提高与境界的升华,也才使他心智大开。乌巢禅师口诵传之的《多心经》,唐僧耳闻一遍,即能记忆。其实,路遇浮屠山,这个乌巢禅师也是有其喻意的。浮屠即觉悟的意思。乌巢可理解为这个世间黑夜中的修行并所证悟得道的心路历程。禅师既是这心灵修炼,行于黑夜的一盏指路明灯,惟有心灯一盏,才能照亮通往西天我佛如来境界的前程。而“那禅师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只见莲生万朵,祥雾护千层。”那孙行者“举铁棒往上乱捣,纵有揽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说明真修得道之人是谁也动不了的。

还有猪八戒既有妻室而出家跟唐僧去西天取经,又因他在天界胡为之故,难免心内积淀一些爱欲、色心的恶习。在以后的修炼道路上也时不时的表现出来。惟有一念正,守住戒律,才能将此固习克服掉。再有就是他说的“恨苦修行”,这在刚入门修炼阶段尚可。但是修炼就是返本归真,这个基点一定得摆正,否则,忙乎一生也难成正果。

(十四)

当唐僧师徒三众走到黄风岭时,遇到了擅吹三昧神风的黄风怪,使他们進步不前,也使孙行者害了眼病。得亏李长庚用“三花九子膏”治愈了他的风眼,复又请来灵吉菩萨,用那飞龙杖与定心丹降住该风魔,将唐僧从定风桩上解救了下来。这全赖孙悟空与猪悟能这一对性情初次磨合的功劳,心灵与本能的和谐。正如兄弟情谊,性情怡然,脾气调顺,心坚定者,风魔堪可破。而那黄风怪竟然是一个黄毛貂鼠,它本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为偷油遂而成精故成此难。这真是无风不起浪,然风能使火旺而攻心,火是克木而伤肝,此谓之不仁。所以要使火灭而养仁,就须先将此风魔搞定才行。子鼠乃初破混沌之意,一元复始,作为唐僧师徒的取经修炼之事,更应是而今迈步从头越。

待到了“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的流沙河时,孙悟空与猪悟能的配合就更渐成熟。只因为沙悟净的心性狡黠,才使得猪八戒三次交锋无功而返。向后来还是观音菩萨派慧岸木叉行者,才收了沙和尚的心,做了唐僧的三徒弟。沙悟净当然是悟得本来之性净也。悟净乃性之金者,而心性也正是悟空与悟净相结合的真实体现。所以说修心性才是修炼的根本之道。前因作为卷帘将军的沙和尚在天庭由于心性不净欠稳失手打碎玻璃盏,多亏赤脚大仙说情,也才成全了这手足之情,也才有机会临凡界保唐僧入沙门求得正果,返回天庭。至此,书中第二十二回,师徒四人并白龙马一起聚齐,他们将全心全意,勇猛精進,一道共赴西天取经。有诗为证:“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而“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实是比喻人生之景况。他们一行越过八百里流沙河,也至此超越了人心烦累,自性升华,“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径投大路西去。”而那用九个骷髅系绳子结作成九宫状,再在上安上菩萨葫芦,所做成的法船,正是明喻天上的神佛已派大法船普度众生来了。九个骷髅形象却是暗寓此乃宇宙第九次大毁灭,而九宫却可解释为新的宇宙大穹将会再度从组。这也就是这法船用葫芦做成的一大天机秘密所在,这才叫大秘密的葫芦,大法船的根底。不到最后神佛不会说破。而真修惟有大智慧者才能抵达圆满的彼岸,因故菩萨才会派他的使者木叉行者,又曰慧岸。而孙悟空每一次遇到棘手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去找观音菩萨等一路能解决问题的佛道神。其实这正是他学好法、向内找的一大法宝与智慧运用的如意体现,也是在修炼路上真正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的钥匙。

(十五)

唐僧师徒四众继续向西行时,所遇到的首难便是观音、普贤、文姝和黎山老母四菩萨对他们的考验,可以说这次考验是全方位的。人活在世间无非是名利情或财与色。而求富贵、美色与成家立业就成了修炼路上必闯的三关。看那孙悟空“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说明他的心性已经相当稳定,明心见性,凡事做到不动心,才是修炼者的当行本色。唐僧、沙和尚在过关面前,也是经住了考验,只是猪八戒却才动了心,心还是放不下,险些破了戒规。他曾说,常言道:“和尚是色中的饿鬼”,哪个不要如此。正因为人皆有此心,所以说一上来这一关就要求修炼者人人都得过,无有例外,这也是修炼人与常人的真正区别所在。

再说他们个人手中的法器。唐僧手中的九环锡杖是释迦牟尼佛亲传奉送的。但锡作为金属,在人间来看,他的熔点很低,易熔化。这也说明惟有修炼出金刚意志,坚如磐石,走到终极目标,才能成功圆满。同时“故金锡以喻明德”之意(《文心雕龙》);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天河定海神针;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是神冰铁制成,他兄弟俩的法器都是铁家伙,表明他俩的心坚定似铁;而沙和尚的降妖宝杖虽说是一条木棒,但也非凡,乃是月亮上采伐制成的,但木杖的心里却有一根金条封藏。正可以说明他的金性难移,一心不二。这四人的法器都可以说是他们各自如意思想主张与智慧神通的外部体现。金箍棒应属纯阳一条,打遍天下无敌手。九环锡杖,九齿钉耙皆应在“九”,属老阳尊数,惟有沙僧的宝杖从月亮上采伐而成,当属老阴,也是其性静,至真至性的表达。再加上白龙马,五行阴阳平衡合和,一体归正归真,才能超凡脱俗,超凡入圣。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