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1月22日】
【原文】
南师已为遁计,允文(1)召其统制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与语,谓之曰:“敌万一得济(2),汝辈走亦何之?今前控大江,地利在我,孰若死中求生!且朝廷养汝辈三十年,顾(3)不能一战报国!”众曰:“岂不欲战,谁主者?”允文曰:“汝辈止坐王权之缪(4)至此,今朝廷已别选将将此军矣。”众愕(5)立曰:“谁也?”允文曰:“李显忠。”众皆曰:“得人矣!”允文曰;“今显忠未至而敌已过江,我当身先進死,与诸军戮力决一战。且朝廷出内帑金帛九百万缗,给节度、承宣、观察使告身皆在此,有功即发帑(6)赏之,书告授之。”众皆曰:“今既有主,请为舍人(7)一战!”允文即与俊等谋,整步骑陈于江岸,而以海鳅及战船载兵驻中流击之。时水军将蔡甲、韩乙各有战舰,皆唯唯不动,乃急命当涂(8)民兵登海鳅船踏车。军人说谕民兵曰:“此是必死之地,若齐心求生,万一有得归之理。”民兵皆然之。
布陈始毕,风大作。金主亮自执小红旗,麾舟自杨林口尾尾相衔而出。金所用舟,皆撤和州民居屋板以造,及掠江兵渡舟,舟中之指可掬(9)。敌始谓采石无兵,且诸将尽伏山崦(10),未之觉也,一见,大惊,欲退不可。敌舟将及岸,南军小却。允文往来行间,顾见时俊,抚其背曰:“汝胆略闻四方,今立陈后,则儿女子尔。”俊回顾曰:“舍人在此。”即手挥双长刀出陈。江风忽止,南军以海鳅船冲敌舟,舟分为二。南军呼曰:“王师胜矣!”遂并击金人。金人所用舟,底阔如箱,行动不稳,且不谙(11)江道,皆不能动,其能施弓箭者,每舟十数人而已,遂尽死于江中。有一舟漂流至薛家湾。薛家湾者,采石(12)之下数里,有王琪军在焉,以劲弓齐射,舟不得着岸,舟中之人往往缀尸于板(13)而死。是役也,战舰终不出,允文追蔡、韩二将,各鞭之百。金士卒不死于江者,金主亮悉敲杀之,怒其舟不能出江也。
(出自《续资治通鉴 第一百三十五卷》)
【注释】
(1)允文:虞允文(1110年―1174年),字彬甫,为隆州仁寿人(今四川人)。自幼勤奋好学,《宋史》称其“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及第。他是南宋著名的丞相和军事家。
(2)济:渡,过河。
(3)顾:(一)文言文连词,反而、却的意思。(二)回头看,泛指看。
(4)缪:错误。
(5)愕(音恶):惊讶。
(6)帑(音躺):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
(7)舍人: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
(8)涂:道路。通“涂”。
(9)掬(音局):双手捧取。
(10)崦(音烟):指日落的地方。
(11)谙(音安):熟悉。
(12)采石: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
(13)缀(音坠)尸于板:抱着船板。缀,连接。
【语译参考】
江南的宋军已做好逃跑的准备,虞允文召集统制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人与他们谈话,对他们说:“敌军万一渡过长江,你们跑到什么地方去呢?现在前面扼守着长江,地利在我方手中,与其逃跑,不如拼死一战死中求生!况且朝廷养你们三十年,却不能一战报效国家!”大家说:“难道我们不想作战吗,只是谁来指挥呢?”虞允文说:“你们只是因为王权的错误指挥才到了这个地步,现在朝廷已另选将领来统帅这支军队。”大家惊讶地问:“是谁呢?”虞允文说:“是李显忠。”大家都说:“选对了胜任的人了。”虞允文说;“现在李显忠还没到,而敌人已经要过江,我自当身先士卒冲锋死战,与各军同心协力决一死战。而且朝廷拨出原属皇室开销的内帑金帛九百万缗,所发给的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的委任状都在我这里,有功劳的人立即发给金帛奖赏,填写委任状给以任命。”大家都说:“现在既然有指挥的人,请允许我们为了舍人而拼死一战。”虞允文随即与时俊等人商量,在长江岸边排列严整的步兵、骑兵战阵,而用海鳅小船和战船运载水兵布防在长江中流截击敌军。当时水军将领蔡甲、韩乙各有战舰,但都只是口头上接受命令却按兵不动,于是急忙命令路上的民兵登上海鳅船踏车。军中将士告诉民兵说:“这里是必死之地,如果大家齐心死里求生,还有侥幸得以回去的希望。”民兵都认为说的对。
排列阵势刚刚结束,狂风大作。金主完严亮亲自拿着小红旗,指挥战船从杨林口首尾相接开了出来。金军所用的船只,都是拆和州百姓房屋的木板建造的,还有夺长江守兵的渡船,船中被砍下的手指多得可用双手捧起来。敌人开始认为采石没有守兵,而且宋军各位将领都掩藏在山凹间,敌人没有发觉,一旦看到,大吃一惊,想要退回,已无路可退。敌船将到岸边,江南宋军稍微后撤。虞允文在军阵中往来巡视,看见时俊,拍他的背说:“你的胆略传遍四方,现在站立在军队后面,就成了像小孩女子那样胆怯的人了。”时俊回头说:“舍人还在这里啊!”立即手挥双长刀冲出阵前。江风忽然停止,宋军用海鳅船冲撞敌船,敌船被撞成两半。宋军大喊:“朝廷官军打胜了!”于是就击退金军。金军所用的船,船底宽阔如同箱子,行动不便,而且不熟悉江道,都无法移动,能放弓箭的,每只船上也不过十几个人而已,于是都死在江中。有一只船漂流到薛家湾。薛家湾位于采石下游数里之处,有王琪的军队驻守在那里,使用强弓同时发射,船无法靠岸,船中的人大多抱着船板而被淹死。这次战役,战舰终究没有出战,虞允文追究蔡甲、韩乙二将的责任,分别鞭打一百下。金国士卒没有死在江中的,金主完颜亮都把他们杀死,发泄金国船只不能渡过长江的怒火。
【研析】
宋淮西守将建康府都统制王权不战而遁,而新任李显忠尚未到职。宋廷命中书舍人虞允文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到采石犒师。虞允文见宋军中无主帅,而金军已准备要渡江,原本只为犒师的虞允文只有负起重任,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晓以大义,这番演说成功地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终于以一万八千的兵力与百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金军大败,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书生报国故事。
试想宋朝当时的情况,武将常常评估没有胜算把握,就弃城而逃,何况虞允文是一介书生。他只是奉命犒师,督战非他的职责,但在临危之际,却毅然决然的负起卫国的重责大任,其忠勇情操可见一斑,无怪乎刘绮感叹,击退敌军的功劳,竟然出自于书生手中。此后他得到宋孝宗的重用,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最终积劳成疾,于1174年病卒。而宋孝宗在他死后就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斗心,从此不再打算收复中原。但虞允文的报国事迹仍广为人传颂,名留青史。
【延伸思考】
1.虞允文能以悬殊的兵力打败金军,其战胜的因素是什么?请分析之。
2.虞允文乃一介书生,却成为军事家,你认为其智慧源自何处?
3.如果你同虞允文般,面临强敌压境的窘面,你会如何处理?
【参考资料】
1..《白话续资治通鉴》(第八册)沈志华 主编 建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