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不遗余力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0年09月11日】

【原文】

虞卿(1)曰:“秦(2)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進,爱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3)闻之,逃去。

(《战国策・赵策三》)

【注解】

(1)虞卿:战国时期名士,擅长战略谋划。虞,音鱼。
(2)秦:周孝王封伯益的后代于秦。秦王政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3)楼缓:战国时期纵横家。

【故事阐述】

战国末年,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军后,秦王就派人到赵国,要求割让六座城池,才愿意和赵国讲和。赵王询问大臣楼缓的意见,楼缓告诉赵王,认为应该割地求和。

辩士虞卿听说后,就去见赵王。虞卿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疲惫才撤兵呢?还是有余力進攻,为了怜悯您才不進攻呢?”赵王说∶“秦国攻打我国,不遗余力,一定是因为打的疲惫才退兵的。”

虞卿说∶“秦国极力進攻赵国,却一无所得,兵力疲乏才撤兵。现在大王竟要把秦国竭力而得不到的城池送给秦王,这是帮助秦国来攻打自己。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您就连自救的力量都没有了。”

赵王把虞卿说的话告诉楼缓,楼缓对赵王说∶“虞卿完全了解秦军的战力吗?如果连这六座小城池都不愿割让,假使明年秦军再来進攻,您岂不是要割更多的地,才能与秦国讲和吗?”赵王说∶“如果听从你的意见割地,你能保证明年秦军不再来進攻吗?”楼缓告诉赵王自己不敢保证。

虞卿听说后就告诉赵王,既然楼缓不能保证,那割地给秦国又有什么用?现在把六座小城割让给秦国,等秦国再来進攻,又要割地讲和,而秦军只要轻松的坐等赵国割地求和。这样做,只会让秦国更强,赵国更弱罢了!以赵国有限的土地,去满足秦国无尽的要求,赵国最后势必灭亡。

果真要割地,不如把要割给秦国的六座城池,拿五座去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大敌,齐国必定与大王联盟攻打秦国。这样,韩、魏两国也会来跟赵国结盟,如果成功,大王您在齐国失去的,就能从秦国得到补偿。赵王听完觉的有道理,于是就派虞卿去拜见齐王,与他策划一起对付秦国。

后来,原文中的“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就是“不遗余力”这句成语的典故,用来形容毫不保留,用尽全力。

【讨论】

(1)楼缓为什么认为要割地求和?
(2)虞卿为什么主张要与齐、魏、韩联盟合力攻秦?

【造句练习】

例:一发生重大天灾,他总是放下工作,不遗余力的跑去救灾。
例:为了公司前景,所有员工都要不遗余力把工作做好。

【相似成语】

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尽心竭力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不遗余力→力争( )上游→游( )有余→余( )绕梁→梁上( )子

参考答案∶

不遗余力→力争(上)游→游(刃)有余→余(音)绕梁→梁上(君)子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