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时珍撰《本草纲目》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0年10月25日】

【原文】

李时珍(1),字东璧,蕲州(2)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3)所增亦如(4)之,唐苏恭(5)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6)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7)、唐慎微(8)辈(9),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10)。乃穷搜博采,芟繁补阙(11),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12)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出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注释】

(1)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晚年自号濒湖山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2)蕲(音其)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
(3)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南朝士族家庭,自幼聪明异常,十岁时获得葛洪《神仙传》,日夜研读,萌发养生之志。南朝南齐南梁时期道士、医学家。是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
(4)如:像,相似,同什么一样。
(5)苏恭:又作苏敬(599年-674年),唐代宋(今湖北境内)人。生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议郎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显庆二年(657年)鉴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遗误尚多,上疏请修本草,即今之《唐本草》,“上禀神规,下询众议”。卒于唐咸亨五年(674年)。
(6)刘翰:朱临津(河北临津)人。曾任尚药奉御、翰林医官。世习医业。开宝六年(973年)奉命与马志等人共同校编《开宝新详定本草》二十卷,原书佚,内容为后世本草书收录。
(7)掌禹锡:(992年-1068年),北宋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县)人,天禧進士,历官道州司理参军、尚书屯田员外郎、井州通判、集贤院校理、崇文院检讨、光禄卿、直秘阁学士。官至太子宾客,博学多闻,好储书,于《易经》、地域、医药诸学均有研究,著述颇多,曾参与编修《皇佑方域图志》、《地理新书》,著有《郡国手鉴》等。嘉佑二年(1057),奉敕与林亿、苏颂、张洞等共同修订《开宝本草》。掌禹锡等又会同医宫嘉宗古、朱有章等,以《开宝本草》为蓝本,参考诸家本草進行校正补充,编撰《嘉佑补注神农本草》20卷,于嘉佑五年(1060年)成书。
(8)唐慎微:字审元 ,宋晋原(四川重庆)人,后迁居成都。其家世代行医,自小耳濡目染,造诣颇深,他替士子诊病,不取一钱,治病百不失一。广泛采集名方秘录,编成《经丈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
(9)辈:等,类(指人)。
(10)病之:不满。
(11)芟(音山)繁补阙(音缺):删除种类繁多混杂的,而补充缺漏的。芟,除去,删除。阙,过错,缺失。
(12)厘:治理,整理。

【语译参考】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喜好读医书,医学家的《本草》,从神农氏所传下来的只有三百六十五种,梁朝陶弘景所增加的也同他一样,唐代苏恭增加一百一十四种,宋朝刘翰又增加了一百二十种,到了掌禹锡、唐慎微等人,历代先后增加补充共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当时的人认为很完备了。然而种类既繁多,名称又多不统一,有的是一种药而分为二三种,有的是二种药而混为一种,李时珍对此不满。于是到处搜寻广泛采集,删除种类繁多混杂,而补充缺漏的药物,历经三十年,参阅医药书八百多家,稿子经三次修改才成书,取名叫《本草纲目》。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整理为一十六部,集成五十二卷。

【研析】

继神农尝百草之后,四百多年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说是中医的医学宝典。他穷其后半生三十年的光阴,不断的为《本草纲目》作芟繁补阙的研究工作,让后代习医者,有正确医书可循,其在医界的贡献,真是我们后代子孙的福气。而一件事花费三十年去做,其毅力实非一般人所能为,凭藉的是对事物的热忱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完全是典型学者不计名利的付出,才能造就出此部旷世宝典。此种利他精神,恰与当今功利社会成对比,相较之下,焉能不让人感叹,今不如古。如果今人能多学学古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做任何事能以永续、长远的眼光看待,相信我们的社会当能逐渐提升。

【延伸思考】

1.李时珍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就并不一定要多项,只要做的是真正对后人有贡献、有意义的,哪怕只是一件,一样可以流传后世。请你想想有哪位学者,也是如此?
2.芟繁补阙的工作,需要什么特质的人,才能胜任?
3.请你谈一谈对中医的认识,它与西医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二十五史精选第四卷 吴树平主编 1991年9月出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