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气呵成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1年04月01日】

【原文】

〈黄鹤楼〉、〈郁金堂〉皆顺流直下,故世共推之,然二作兴会适超而体裁未密,丰神故美而结撰非艰,若“风急天高”(1),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阪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然非初学士所当究心,亦匪浅识所能共赏。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近体中・七言》)

【注解】

(1)风急天高:指唐代杜甫所作之〈登高〉诗,其首句为“风急天高猿啸哀”。

【故事阐述】

明代胡应麟所撰《诗薮》一书,是以个人观点评论周、汉以来,至于六朝、唐、宋、元、明的古体与近体诗,遍论历代作者的优劣。此篇所论即是唐代杜甫作的〈登高〉一诗。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诗不但每一个句子都合于诗律,甚至是每一个字都不偏不倚地恰到好处,因此全诗首尾贯通,气势流畅。猛然读来,感受不到刻意作对的工巧,细细剖析之后,才会发现其实每一字都对得丝毫不差。胡应麟称此诗的用字与造句只有杜甫一人作得出来,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所以盛赞其为旷世之作。胡氏认为杜诗锻炼字句,使其合律,故全诗可说是“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胡应麟文中的“一气呵成 ”就用来比喻文章的气势流畅,首尾贯通;后则又引申用来比喻事情進行得顺畅紧凑而不间断。

【讨论】

(1)《诗薮》一书为何人所作?评论哪些朝代的诗?
(2)《诗薮》一书对杜甫的〈登高〉评价如何?

【造句练习】

例: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首歌的旋律。

例:这篇文章一气呵成,读来真是令人大呼过瘾。

【相似成语】

一挥而就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一气呵成>()>()>()>()>()

参考答案:

一气呵成>(成竹在胸)>(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步当车)>(车水马龙)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