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娇客──箜篌

季黛


【正见网2011年07月28日】

唐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秋高气爽的艳阳下,传来了由吴丝蜀桐精制而成的箜篌演奏声;它那美妙的音符,使得空旷山头的烟岚云气,凝聚静听而不再四处涌动。湘娥为此啼哭而泪洒斑竹;九天玄女也因而愁绪满怀。是什么原因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技法高超的伶人李凭,在中土弹奏箜篌哪!

那声调,似跌碎昆仑美玉般清脆,又如凤凰鸣叫般嘹亮;像芙蓉开放在露水低泣中,又似兰花在满怀馨香里欢笑。长安城门的十二个通衢要道,浸融在冷冽的幽光里;二十三根弦丝的拨弄,震动了天阙紫府的仙境。不仅触及到女娲炼石补天的深处;同时那石破天惊的响声,逗得秋雨都不敢滴下。

梦中,箜篌曲音仿佛進入了神山,向仙女传授弹奏技艺;连湖中老鱼都随着乐曲在浪尖上跳跃;那深潭里精瘦的蛟龙,也随着节拍跳起舞来呢!月宫里,那吴刚,彻夜不眠的倚在桂树下聆听;那玉兔,也听得忘了斜飞的露珠打湿了自己的小脚哪!】

此诗题解
  
李凭是唐宪宗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可见他弹奏箜篌的技巧,在当时,无人能比。而“箜篌引”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西元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人描写音乐,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想像力惊人,让人赞叹不已。此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

箜篌简史

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管弦乐队中应用。在古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他乐器理想。

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盛唐(西元618-907)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如今已消逝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竖箜篌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形状有多种。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终致丧失殆尽。据李贺《李凭箜篌引》诗中写着:“二十三丝动紫皇”,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

竖箜篌,汉代自西域传入,后被称为“胡箜篌”。《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卧箜篌

远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东北和朝鲜。汉代流行这种乐器,在诗词中亦经常用到,如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史记.封神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此属琴瑟类的卧箜篌。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砖书看,其面板上没有品柱。

卧箜篌虽然与琴瑟形似,但其长形共鸣体音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相异的主要特异。辽宁辑安(今吉林集安)高句丽壁画,所弹之乐器即是卧箜篌。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

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画中均有所见。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思维菩萨伎乐”,所奏乐器即为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唐德宗(78O~805)时,从骠国(今缅甸)也传進了凤首箜篌。这是项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结语

不管它叫什么箜篌,或是因为自西域传入的缘故,因此被冠上“胡”字的叫法,可它从汉代开始,即已被博大精深的中土神传文化所同化与融合,成了古老乐器之一,为人类心灵的化育尽心竭力,直至消失不见!也许它的使命任务,只不过到十四世纪就完成了,因此而功成身退哪。其实,我觉得它又以差不多的面貌,开始活跃于西方音乐界了,那就是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竖琴”呢,有道理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