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百姓恸哭而死的张养浩

翔风


【正见网2011年08月29日】

张养浩,字希孟,元代济南人。他幼年时就有义行,他曾经外出看见有人掉了钱走远了,就追上去还给别人。他年方十岁就读书不辍,勤奋的让父母都担心起来,阻止他读书。他就白天偷偷默诵,晚上关门点灯攻读。

张养浩成年后,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他的学行,推荐他为东平学正。他游历京师时上书平章不忽木,不忽木刮目相看,聘为礼部令史,又推荐他入御史台工作。一天张养浩患病,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问候,见他家徒四壁,感叹道:“这是真正的御史台副官啊!”后来他又担任宰相副官,被选拔为堂县县令。

张养浩上任后,别人告诉他官舍是凶宅,谁住進去无一幸免。张养浩竟住進去,而且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毁掉三十多所狐黄白柳的淫祠,结果一正压百邪,邪灵对他无可奈何。张养浩又废除昔日强盗必须初一十五去衙门报到的管制规定,说:“他们都是良民,因为饥寒所迫,不得已才做强盗。官府既然已经施加了刑罚,还把他们看作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自新之路。”昔日强盗从此抬头做人,都感动的流下眼泪,互相告诫说:“不要辜负张公。”旧县令对良民严苛,对恶霸却胆小如鼠。有个叫李虎的恶霸,手中欠下人命,他的党羽暴戾横行,民不堪命,旧县令没有敢管的。张养浩上任后,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大快人心。张养浩离任十年后,堂县百姓还为他立碑颂德。

元仁宗在东宫当太子时,将张养浩召回中央,后来拜为监察御史。朝廷讨论设立尚书省时,张养浩发言指出弊端;设立尚书省后,张养浩又发言说变法乱政,将祸天下。然而御史台将张养浩的意见压下不上报。张养浩愤然说:“当年桑哥掌权误国,御史台一声不吭,桑哥东窗事发后御史台官员几乎不能幸免。如今御史提意见,御史台又不上报,要御史台有什么用!”元武宗将亲自到南郊祭天,却因为身体不适,临时改派大臣代祀,结果祭天时忽然起大风,冻死了很多人。张养浩在祭天场所大声说:“代祀所托非人,所以天变示警!”当时宰相心中有鬼,听了很恼火。当时由尚书省官员选拔御史台官员,张养浩叹息说:“警察专捕强盗,就算警察不称职,让强盗自己选警察可以吗?”于是上万言书针砭时政:一曰赏赐太侈(对宠臣赏赐太重),二曰刑禁太疏(对宠臣责罚太少),三曰名爵太轻(对宠臣滥封官爵),四曰台纲太弱(对宠臣监督不力),五曰土木太盛(土木工程太多),六曰号令太浮(役使民力太频繁),七曰幸门太多(投机取巧做官太多),八曰风俗太靡(社会风气太奢靡),九曰异端太横(喇嘛教僧人太骄横),十曰取相之术太宽(挑选宰相标准太宽松)。所言都切中时弊,当权者不能容忍,于是将他贬为翰林待制,不久又加以构陷,将他罢官,还告诫尚书省和御史台不得再起用他。张养浩担心遭到杀身之祸,就改变姓名遁去。

尚书省撤销后,张养浩才被征召为右司都事。堂县有个人叫达鲁花赤,张养浩当县令时曾与张养浩有矛盾,这时参加官员选拔。张养浩却向宰相推荐他,让他得到了美缺。张养浩又升任翰林直学士,改任秘书少监,元仁宗延钓初年,以礼部侍郎身份主持進士考试。進士前来拜见,张养浩都不接见,派人告诫進士们:“你们但思报效国家,何劳感谢我!”张养浩又升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改任右司郎中,后来官拜礼部尚书。元仁宗尊儒重道,被誉为元代第一贤君,张养浩也仕途顺利。

元英宗即位后,让张养浩参与决议中书省事务。元宵节晚上,元英宗想在宫中张灯作?山娱乐。张养浩立即上书托左丞相拜住带入宫中劝谏,大意是:“世祖治国三十余年,每到元宵连民间灯火也禁止,何况宫阙重地更应该戒备谨慎。如今构建灯山,臣以为玩意小,关系却大,欢娱少,祸患却深。但愿陛下以崇尚节俭、考虑长远为法,以喜好奢华、只图眼前为戒。”元英宗大怒,可能觉得是腐儒之见,但读后又大喜,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说。”当即停止张灯,还赐给张养浩官服、钱帛,来表彰他的直谏。

尽管元英宗性格刚明,元朝官场弊端却积重难返,奸党反而图谋弑逆。张养浩以父亲年老为理由弃官回乡。元英宗召他做吏部尚书,张养浩不去。张养浩父亲去世后,元英宗没等他服完丧又召他做吏部尚书,张养浩极力推辞不去。元英宗被弑后,泰定元年,泰定帝征召他为太子詹事丞兼经筵说书,张养浩又辞去。泰定帝改召他为淮东廉访使、翰林学士,张养浩都不去。

元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人吃人,朝廷特地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去救灾。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刻散尽家财给乡里贫乏人家,登车上路,途中遇到饥民就赈济,遇到饿殍就安葬。张养浩路过华山时,在西岳神祠祈雨,磕头流泪,不能起身。天象忽然阴云四合,一连下了两天雨。张养浩抵达官署后,又在社坛祈雨,随即大雨如注,水深三尺才停止,禾苗自己生出来,陕西百姓大喜。

当时一斗米值十三缗钱,百姓拿纸钞去买米,纸钞稍有模糊米商就拒收。百姓去钱库调换,那些奸吏借机舞弊,十张旧钞只给换五张新钞,排队一整天还换不到,百姓苦不堪言。张养浩于是清点钱库中尚未销毁的模糊纸钞,选出字迹还可以辨认的,共计一千零八十五万五千余缗,都在背面盖上印记,又印刷十贯、伍贯的代用券,将这些凭证散给贫乏百姓买米。下令米商看见有印记的凭证就得收,再来钱库验数兑换正规纸钞,于是奸吏不敢舞弊。

张养浩又率领富民出粮,上奏朝廷请求下令实行纳粟补官。他听说民间有杀儿子来赡养老母的,为之恸哭,自己出钱予以赈济。就任四个月,他未尝安家,只借宿官署,晚上在官署向苍天祷告,白天出官署赈济饥民,终日不稍有懈怠。张养浩一念及百姓,就抚胸恸哭,因此得病不起,终年六十岁。关中百姓哀悼如同失去了父母。至顺二年,元文宗追赠他为据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可谓张养浩一生为官的写照。

也许有人觉得张养浩很象党文化的“为人民服务”。传统文化的内涵由五千年传统文明积淀而成,由传统人物一生铸就而成。张养浩一世忧国忧民才换来一曲《山坡羊》千古流芳。而在党文化中造一个典型就非常“速成”,邪党党魁一张口,邪党喉舌一拔高,张思德就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典型。张思德也就是个为中共烧鸦片意外身亡赔上小命的普通人,又不是什么中共高官,难道还有宣传“人民为人民服务”、“烧鸦片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党文化的没有主语的“为人民服务”,无非是给邪党贴上“为人民服务”的金字招牌,再欺骗人民为邪党服务、为邪党送死罢了。这种假大空的伪劣产品有什么内涵呢?与传统文化和张养浩怎么能比呢?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