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鹑衣百结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3年10月30日】

【原文】

1、“鹑衣”:
子夏(1)贫,衣若县鹑(2)。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荀子.大略》

2、“百结”:
董威辇(3)每得残碎缯(4),辄结以为衣,号曰百结。

晋.王隐《晋书》(据《艺文类聚.卷六七.衣冠部.衣裳》引)

【注释】

(1)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精研《诗》教。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2)县鹑:悬挂着的鹑鸟。鹑尾短秃,形似敝衣,因以形容衣服破烂。县,系、挂。同“悬”。鹑,音同“纯”,鹌鹑,形似雏鸡,头小尾短而圆胖,羽毛以赤褐色为主,善走而不善飞,以种子、谷类、昆虫等为食。
(3)董威辇:董京,字威辇,西晋人,生卒年不详。太始初至洛阳,行乞于街,著作郎孙楚与之语,奇而载归。数年后留诗即去,不知所终。
(4)缯:音同“增”,古代丝织品的总称。

【故事阐述】

“鹑衣百结”系由“鹑衣”及“百结”二语组合而成。

“鹑衣”是出自《荀子.大略》。根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夏学识丰富,孔子死后,他到西河讲学,魏文侯相当敬重他,尊他为师。虽然如此,他仍然甘于勤俭的生活,衣服像鹑鸟短秃的尾巴一样,破旧不堪。

“百结”则是出自晋.王隐《晋书》。根据记载,西晋初年时,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常披头散发,放荡不羁。每当他到洛阳街上行乞,便捡拾碎布结成衣服穿在身上,号称“百结”,别人要给他好衣服他都不肯接受。

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鹑衣百结”,用来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讨论】

(1)“鹑衣”、“百结”就字面上的意义为何?
(2)子夏、董京两人有何共同之处?

【造句练习】

例:这些乞丐蓬头垢面、鹑衣百结,沿路向路人行乞。
例:这个地方十分落后,居民个个鹑衣百结,面黄肌瘦,看来令人神伤不已。

【相似成语】

衣不蔽体、衣衫褴褛

【课后时间】

成语填空。

百()不挠、百无禁()、百花()放、百尺()头、百密一()

参考答案:

百(折)不挠、百无禁(忌)、百花(齐)放、百尺(竿)头、百密一(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