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四豪(9):张仪折竹 任末燃蒿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22年07月13日】

【原文】

张仪折竹,任末燃蒿。
zhāng  yí  zhé zhú,rèn mò rán hāo。

张仪折竹,任末燃蒿。
ㄓㄤ ㄧˊㄓㄜˊ ㄓㄨˊ,ㄖㄣˋㄇㄛˋㄖㄢˊ ㄏㄠ。

【注释】

(1)张仪: (约西元前370-前310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曾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史称“连横”,为秦惠文王重用,但之后的秦武王并未用他,最后他离开秦国卒于魏国。

(2)任末: 东汉时期学者,他自幼勤奋好学,擅长《五经》,曾于洛阳收弟子讲学十余年。

(3)蒿: 泛指野草、杂草的意思。

【语译】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年轻时用功好学,常抄写文字刻在竹子上,东汉时期学者任末同样好学,晚上时燃烧杂草作为灯火读书。

【人物故事】

张仪纵横才   天赋勤学造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张仪能言善道,口才极佳。人们多慕其才,以为天赋使然,却往往忽视了他在勤学苦读上惊人的毅力和超常的努力。

张仪在年轻时有段好学的故事: 他因为家境贫穷,所以就帮人抄书藉以赚钱维生,在工作中若遇到好词好句时就会摘录下來,抄到自己的手掌和大腿上,等到工作完毕,晚上回到家中,他便赶紧将这些摘录下來的好词好句刻写到竹子上去,时间久了就集结成了一本册子,这样也算有书可读了。可见张仪的口才和见识,来自他年轻时日积月累的学习。

后世人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来形容勤奋刻苦的学习。

注:他的事迹主要记载在于《史记.张仪列传》。

任末虚心  学生钦佩

任末是东汉名士,学者。成语“行尸走肉”就出自他对学生的教导。他不仅通晓《五经》,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曾在洛阳教授生徒达十余年。还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忠实践行者——自小勤奋好学,虚心请教,爱友尊师。一生事迹感人至深,令人钦佩。

任末十四岁时,在学习上还没有固定的老师,但是他却能够虚心向遇到的一切人学习。他整天背着书箱,不怕路远和险阻到处求学。

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有时他在树林里搭个小茅屋住下,削树枝作笔,以树汁当墨写字。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到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杂草、蒿草之类的植物当作灯光。读书有了心得时,就写在衣服上,以免忘掉。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用洁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了字的旧衣服。

任末非圣贤书不读,临终时告诫他的学生们说:“好学不倦的人,虽死犹生;不学无术的人,即使活着,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从此,“行尸走肉”便成为一句成语,意思是人虽活着,却因没有人的品性、灵魂,如同一副空壳、不过是可以走动的尸体罢了,指出这样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仿佛一个活死人。

说到知行合一,最感人的就是他爱友尊师的德行。

古人讲落叶归根,最怕客死异乡。死后都想返乡归葬。但他的友人董奉德在洛阳病死后,却因家贫无力送棺木回老家埋葬。任末得知后,不顾路途坎坷,用鹿车(古时一种独轮小车)载上棺木,亲自推车,不辞辛劳地将友人尸骨完好地送回老家的祖墓安葬。如此义举,让人感佩不已,传为美谈。

后来,任末回到了家乡蜀郡,蜀郡守仰慕他的品德,聘请他做功曹史,管理全郡总务。他不为功名所动,称病未去。不久,他的老师亡故,他却不顾路途遥远前去奔丧,不料竟死在奔丧途中。

临死前,任末想到的并非自己,只是想要做到有始有终,死了也要到达老师家门,于是吩咐陪他同行的侄儿任造说:“你一定要把我的尸体送到老师家门,如果人死后还有知觉,我为老师奔丧尽了弟子的礼节,魂灵也就不会感到惭愧,如果死后没有知觉,把我埋在土里,我也满足了。”意思是死了不管有无知觉,尽了自己作为弟子应该做到的本分,才能问心无愧,也就没有遗憾了。

他爱友敬师,不图名利,践行道义,甚至做到了舍身取义,忠实地践行着圣贤的教导,对学生和当时的社会影响很深,作为东汉名士,他当之无愧。

注:他的事迹主要被记载于王嘉所著的《拾遗记》和《后汉书.任末传》里 。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