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雷唤雨扫云祈雪 明朝道士神通了得

颜雯


【正见网2023年06月03日】

现代人通常会把打雷、下雨等现象视为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状况,而在中国古代,能用超凡的法术召雷祈雨的道士、异人却比比皆是。直到明朝,集德行、诚心、秘术于一身的道士设坛做法,使上天普降甘霖、惠泽百姓的逸事,在史料中仍有大量记载。

“七雨道人”七次祈雨

据《临江府志》所载,明初时在江西新喻县的延真观里有位道士,名叫黄明学。他儿时求学不成,十九岁便住进观里,拜这里的道士黄建极为师。他四十岁那年,又遇到一位异人,将“先天五雷法”传给了他,从那以后他就能祈雨了。

洪武十九年(1386年),连着春夏两季都没再下过一滴雨。道长江壶天向县令举荐黄明学,于是县令便修书一封,请他设坛祈雨。黄明学向天祷告,天空便立刻电闪雷鸣,雨水连降了三日。

到第二年(1387年)、第三年(1388年),仍有大旱,但只要请黄明学来祈雨,当地就立刻天降甘霖。为表彰他的功绩,县令要送他一些布帛。可黄明学却严词拒绝了,他说:“不是因为我有道术,而是源于上苍对众生的怜悯。”

两年后,新喻县又遇到三次大旱,幸亏有黄明学祈雨,百姓们的收成还不错,没遇到荒年。又过了八年,有次县里大旱,应族老之请,黄明学被县丞找来祈雨。他的道术仍像以前那般灵验,一做法雨水就降下来了。

县丞向众人打听,黄明学共降了多少次雨。众人回答:“自洪武十九年至今,县里共遇七次大旱,皆是因黄明学祈雨而避免了旱灾。”县丞听了,不禁感慨道:“能降一、两次雨,或许只是侥幸,可他却连降了七次雨,这不是一般的道行所能做到的啊!”从那以后,黄明学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七雨道人”。

永乐五年(1407年)时,朝廷下令修纂道书,黄明学的徒孙王若虚去龙虎山拜访张天师的传人。他听了黄明学祈雨的事后,便篆刻了一枚“七雨道人”的印章相赠,还赋诗赞颂他的功德。

“守法真人”为皇帝祈雨

据《续文献通考》所载,“守法真人”字浩然,是嘉定人。他出生时,骨相就与一般人不同。成为儒生后,他就开始钻研起《易经》来。有一年,他得了重病。这时,一位道士登门拜访,对他说:“你修道吧,不但病能好,还能振兴我们这个教派呢!”他答应了,很快病就好了。

没过多久,他跟着孙真人、邵真人学法术,尽得其真传。后来,龙虎山张真人向朝廷举荐,让他来负责管理东岳庙。在礼部尚书的推荐下,他又被擢升为神乐观提点、道录司左演法,兼任天宫住持。最终,在成化年间,被皇帝封为“元志守静清虚高士”、“冲虚静默悟法从道凝诚衍范显教真人”,并赐予诰命、银印,追封其父母。

“守法真人”性情耿直、肃穆而又敦厚。虽精于道术,却常以约束自己的内心,反省自身的德行为重。只因他用心纯良,每次施展法术都很灵验。一年大旱,皇帝命他祈雨,雨很快就降下来了。第二年秋天又遇大旱,他再次施法,请来了雨露甘霖。

第三年,起先并不灵验。但“守法真人”将一个铁块打造成一枚符印,让皇帝最信任的臣子投到西湖的龙潭里。符印刚投下去,西南上空就升起了一团云气,远远望去像一群鸟儿聚集在龙潭上空。这时,一条数尺长的青龙突然出现在天边,不断地翻腾盘旋。没等皇帝的臣子回到宫中,瓢泼大雨就倾盆而下。

皇帝很高兴,赐给他一间宅第。后来,皇帝把他叫到宫里,问他:“天人感应到底遵循的是什么道理?”他回答:“感动天地,靠的是高尚的德行;感动神明,靠的是至诚之心;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皇帝听了深以为然,在场的人也感到佩服。

“广明真人”能控制雨量

据《乐安县志》记载,江西龙冈有位名叫张必贞的道人。永乐十三年,他在往南京运送粮食的途中,遇到了一场大雨。在一间老君庙里躲雨时,他发现里面的神像都被雨水淋湿了,就赶紧把伞拿出来,为神像挡雨,而他自己却冒雨离去了。那天晚上,他梦到一位仙君将一本仙书和一把符剑送给了他。等到第二天,他就在前行的路上捡到了一个装有这两件宝物的石匣子。

不久,南京遭逢大旱,长达三个月之久。他在街市上贴出榜文,告诉官府自己能召雷祈雨。县官们看到后,都纷纷请他来登坛做法。他向天祷告,没过多久,天空便雷电交加,下起了瓢泼大雨。过了一会儿,雨水已足够多了,他便再次向天祷告,大雨就立刻停了下来。

后来,皇帝听说了这件事,便赐给他“广明真人”的名号,还将他请到宫中,将四座铜铸的雷神像赐予他。

当地人都知道,张必贞道术不凡,不但会祈雨,还能用符水治疫病。每次出现疫病时,只要把他请去,染疫之人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且无一人死亡。

道士王志旻能扫云停雨

据《和州志》记载,明永乐年间,王志旻(又名王敩弟)一直住在宝台观。他有法术,能用符咒召雷唤雨,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有一年当地大旱,县令从外郡请来了一位能用符咒祈雨的道士。他设坛做法时,很快就乌云密布了。但没过一会儿,又都散去了。

这种情况反复出现了四次,他沉思片刻,然后对众人说:“离这里不远的东南方向肯定有人在破我的法术。”他再次做法时,就派人前往东南方勘察,结果发现那里正是宝台观的所在之处。那人往里走,看到王志旻正坐在一片竹林中。他一边抬头看着天,一边用手里的扫帚将天上聚拢的黑云都悉数拨开。就这样,密集的云层很快就消失了。

县令见状,就让王志旻来祈雨。果然,他一登坛做法,瓢泼大雨就下了起来。整个县的田间地头都饱尝到了雨露甘霖。

“同元真人”为皇帝祈雪

据《临江府志》记载,傅同元,名履道,出生时就有异象;稍微长大一点,就开始学习道家的第一秘术“长生诀”。他常年在外游历,尤其喜欢居住在江河湖泊的水岸边。后来再回到家乡,就不再与家人一起生活了,而是在千秋岭上结庐独修。

他曾遇到一位世外高人,传给了他一些秘术。他学会后,就能用道术给人治病了,还很擅长用符咒赶走老虎、驱除蝗虫。

明成化十五年,京城遇到旱灾,他被人举荐进京祈雨。大雨降下,皇帝大喜,要给他封官,他直言谢绝了。尚书劝他留下时,他也说:“一个修道人怎能贪图世间的荣华富贵呢?”

当时正是六月,皇帝好奇他能否在夏日里降雪。于是,他登坛施法,不一会儿,雪就降下来了,足足下了三尺深。这时,外面冷的像寒冬一样,官员们都请他将雪停住。很快,太阳又出来了。

皇帝将一把金剑和一幅银图赐给他,告诉他此剑能降妖除魔。而银图上则写着“秉心端肃”四个字。后来,皇帝把他送回山里,并赐号“同元真人”。

道士叶昌龄可按区域降雨

据《温州府志》记载,叶昌龄是玉清观的一位道士。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后来在山中遇到了一位老人,将道家秘术“五雷法”传给了他。

正德年间,郡里遭遇大旱,有人向郡守推荐了他。郡守将他请来时,他便问道:“您只是想让城中下雨吗?”郡守回答:“雨水是用来灌溉农田的,您最好能让大雨都下到城外!”

叶昌龄听了,用毛笔在纸上画了个圈,在圈的外面点满了像雨滴似的墨点,然后将笔抛向空中。这时,一股白色的气团冲上云霄,很快便雷雨大作。这场大雨不偏不倚,正好都下在了郊外的田间地头,而城中只是下了点零星小雨。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