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6年11月08日】
编者按: 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在教育领域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自己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编写了这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材。我们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4]。”(《论语・泰伯第八》)
【注释】
[1] 劳:劳倦。
[2] 葸(xǐ):畏惧、退缩。
[3] 绞:急切。
[4] 偷:感情淡薄、冷漠。
【语译】
孔子说:“一味要求恭敬,而不懂得以礼节制,就会劳倦;一味要求谨慎,而不懂得以礼节制,就会变成畏怯多惧;一味凭恃通武,而不懂以礼节制,就会作乱闯祸;一味要求爽直待人,而不懂以礼节制,就会尖刻伤人。居上位的人,能够厚待亲长,百姓自然会兴起仁厚的风气。居上位的人,能够不遗忘、背弃故交旧游,百姓自然不至于冷漠待人。”
【研析】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其内在精神。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延伸思考】
(1) 想想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有哪些有符合礼法的规范?又有哪些没有符合需要改進的?
(2) 仁厚、善良的风气是人人所喜爱的,不管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在学校内等,而要有这美好的环境,得靠人人做起,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到那些事呢?
【说故事时间】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的说:“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的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的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自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的光彩照人的,是修饰的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
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
孔子说:“鲤啊,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他就会显的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富于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和人格典范,是普通人行为的标准和榜样。但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