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1月21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躬:亲自。
2、逮:读音为“带”,及也。
【语译】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研析】
孔子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如此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再者,“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第五》)。说的话要先过脑子,这就是修口了。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先再三想一想,根据道德仁恕标准衡量,这就是过滤自己的思想念头,排除私心杂念或后天观念对自己的干扰,如此才能有明确的判断,也才能减少因“说者无意”而造成的遗憾。
【延伸思考】
1、别人请托你做事,你会马上答应他吗?为什么?如果你不会马上答应他,你的考量又是什么?(请举生活实例回答)
2、古人很重信用,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落实呢?
【相关资料】
成语故事:“一诺千金”原作“季布一诺”
据《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载,汉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乐于助人,很讲信用,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设法办到,因此享有盛名。
当时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财物结交有权势的官员,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听说季布作了大官,就请求窦长君介绍他去见季布。但是窦长君跟曹丘生说季布不喜欢他,劝他不要去,但曹丘生还是央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窦长君勉为其难地答应。曹丘生拿了介绍信就马上去拜访季布,见到季布后,就深深作揖,并且说:“楚人有一句谚语说:‘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你在梁、楚一带的名声之所以能这么大,都是我帮你传扬的,大家都是楚人,为什么你一直拒绝见我呢?”季布听了这句恭维的话,非常高兴,以上宾之礼招待。曹丘生住了几个月才离开,临走时,季布还送了他一份厚礼。曹丘生继续替季布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愈来愈大。
后来“一诺千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信守承诺,说话算数。
【课后作业】
请找出其它相关的成语典故,并说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