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晏婴延越石父为上客(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1月27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越石父(1)贤,在缧绁(2)中。晏子出,遭之涂(3),解左骖(4)赎之,载归。弗谢,入闺(5)。

久之,越石父请绝(6)。晏子戄然(7),摄衣冠谢曰(8):“婴虽不仁,免子于戹(9),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10)。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11)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12)。(出自《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

【注释】

(1)越石父:晋国中牟人,卖身作奴隶。
(2)缧绁:(音雷谢)拘系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缧:黑索也。绁:系也。
(3)涂: 通“途”。
(4)骖(音参):古代一车套四匹马,中间的两匹称服,外面的两匹称骖, 骖在左边所以称左骖。
(5)弗谢,入闺:弗谢:晏子下车时,没有向越石父作礼请的表示。入闺,進入室内。闺,宫中的小门。
(6)越石父请绝:越石父要求离去。
(7)戄(音觉)然:惊异的样子。
(8)摄衣冠谢曰:整理好衣冠歉疚地说。
(9)免子于戹(音饿):把你从危困中救出来。
(10)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詘(音屈)通“屈”,受委屈;信通“伸”,受尊敬。
(11)感寤 寤通“悟”,感发醒悟,了解的意思。
(12)延入为上客 延:请。上客:高等宾客。

【语译参考】

越石父有贤德,因罪拘系为人服劳役。晏婴出门,在路上遇到他,解下乘车左外侧的马赎买了他,用车子载回,回到家之后,没有跟他打招呼,就自己進门去了。

过了一些时间,晏婴尚未出来,越石父请求离去。晏婴很惊讶,整理好衣冠道歉说:“我晏婴虽然不算善良宽厚,但把你从危困中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求离去呢?”越石父说:“话不是这样说,我听说君子可以受委屈于不知己的人,但在知己面前应受到尊重,意志得以伸展。当我被拘系为人奴仆时,那是因为他们不知我,你既然因为了解而赎买了我,应该是我的知己,知己而不能以礼相待,就还不如做人家的奴仆好。”于是晏子就请他進入奉为上宾看待。

【研析】

“士为知己者死”,自古以来文人重视朋友的交往,人生能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管仲得到鲍叔牙的识拔而为齐国宰相;伯牙与锺子期一曲高山流水而相知,甚至子期死后,伯牙感于世上无知音,而不再弹琴。诸如此类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说明了朋友相处之道,贵在重义、真心交往。因而当越石父没有得到晏婴尊重时宁可离去,也不肯接受无礼的招待。而晏婴虽贵为齐国宰相,却能礼贤下士,及时道歉终于化解一场风波,留为千古佳话。故太史公赞美他是一个贤相,特以细腻的笔调,写了此篇轶事。

【延伸思考】

1、“知音难求”,你觉得如何做,才能交到知心朋友?
2、朋友可贵之处在哪里?你与朋友是如何相处的?
3、能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件不容易之事,请你与大家分享曾被赏识的经验或别人何以能被赏识的原因。

参考资料:

1.http://www.yasue.cc/si_gei61.html
2.史记列传(一) 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史记七十篇列传评注(上册)李勉评注 国立编译馆85年1月初版
4.史记全本新注(三) 张大可注释 三秦出版社
5.白话史记(二)刘本栋译 河洛图书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