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召公毕公辅康王立(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10月03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1),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2)临之(3),作《顾命》(4)。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5)。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6)四十余年不用。康王命作策(7)毕公分居里,成周郊(8),作《毕命》(9)。(出自《史记卷四・ 周本纪第四》)

【注释】

(1)不任:不能胜任。
(2)笃信:诚实,纯厚。
(3)临之:守住。指临朝政,治理国政。
(4)《顾命》:《尚书》篇名。《集解》引郑玄曰:“临终出命,故谓之顾。顾,将去之意也。”又《尚书易解》引黄生《义府》云:“书以《顾命》名,顾,眷顾也。命大臣辅嗣主,郑重而眷顾之也。”
(5)《康诰》:《尚书》篇名,古文《尚书》作《康王之诰》。
(6)刑错:刑法停止不用。表示民众都不犯法,社会安定。错,同“措”,放置,搁放。
(7)策:策书,古代帝王对臣下使用的一种文书,用以书教令。
(8)分居里,成周郊:分出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往郊区居住,作为成周的屏藩。
(9)《毕命》:古文《尚书》篇名,伪孔氏传:“言毕公见命之书。”

【语译参考】

成王临终,担心太子钊(音招)不能胜任国事,就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位。成王逝世后,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引导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宗庙,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不容易的情况反复告诫他,要他一定要力行节俭,不怀贪欲,用诚实而守信的态度守住天下,写下了《顾命》。

太子钊于是登位,这就是康王。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反复宣告文王、武王的政业,写下了《康诰》。所以在成王、康王的时代,天下安宁,刑具搁置四十多年不曾使用。康王命令毕公写作策书,让成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往郊区居住,划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为周都的屏卫,为此写下《毕命》。

【研析】

周康王姬钊在位期间,有召公和毕公等辅佐。他们引导康王去拜谒先王宗庙,又殷殷告诉他文、武王的德业,无非是要康王能守成,延续先祖的政业,让周朝继续发扬光大。康王也不负父执辈期望,即位后除了延续成王的基业,在对外用兵方面,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因此西周国力大增,巩固周室统治,使原本成王带来的盛世再锦上添花,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守成君主,与成王合称“成康之治”。

创新不容易,能守成也非易事。翻开中国历史扉页,每一朝代都如出一辙,几乎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走向衰亡。完全符合旧宇宙法理“成住坏灭”。而康王还算周朝初期,所以尚能体会祖先创朝维艰,努力延续周室政业,在史册上留下美名。

【延伸思考】

1、如果你是企业家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你如何使公司营运更佳?
2、当今社会,处处讲究流行,甚至可说是过度浪费,你如何在此洪流中,维持节俭美德?
3、诚实守信乃为人基本准则,可是如今多数人却忽略了它,你如何将此美德再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四书五经之路
2.《史记本纪(上)》 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白话史记》 谢武雄译 河洛图书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