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01月26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1〕。叔孙氏车子闵商获兽〔2〕,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3〕。曰:“河不出图〔4〕,雒不出书〔5〕,吾已矣夫〔6〕!”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7〕!”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8〕!”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9〕,下学而上达〔10〕,知我者其天乎〔11〕!”(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
〔1〕狩:打猎。“大野”,即大野泽,又名“巨野泽”,故址在今山东巨野北。
〔2〕车:此指驾车者。“子闵商”:氏子闵,名 商,叔孙氏家臣。
〔3〕按此节见《左传•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闵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4〕河:黄河。“图”:即河图,黄河所出之图。
〔5〕雒:雒水,曾魏黄初元年(公元二二○年)改“雒”为“洛”。“ 书”,即雒书,雒水所出之书。
〔6〕已:尽,完。“矣夫”,“ 矣”、“ 夫”均为语气词。此连用, 加强表示感叹的语气。
〔7〕按自“颜渊死”至此,见《论语•先進》: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8〕按从“颜渊死”至此,见《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9〕尤: 责怪。
〔10〕下:天下,人间,此指人事。“上”:上天,此指天道、天命。“下学而上达”,下学人事,上通天命。
〔11〕按自“莫知我夫”至此,见《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白话解说】
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季,在大野泽打猎。叔孙氏的车夫子闵商猎获一头少见的野兽,认为不吉祥。孔子细看野兽,说:“这是麒麟啊。”于是就把?运回去。
孔子说:“黄河不再出现河图,雒水不再出现雒书,我想行道救世,怕是没有希望了啊!”颜渊死了,孔子伤痛的说:“是上天要亡我啊!”
等到在鲁国西部打猎见到麒麟,孔子说:“我的道路到头了!”感慨的叹息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问:“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我下学人事,上通天命,能知道我的,恐怕只有上天吧!”
【研析】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鲁国发生一个史称“西狩获麟”的事件。
这年春天,鲁哀公在郊外狩猎时,为叔孙氏管理车子的人捕获了一头怪兽,认为不吉利,将它送给了管理山林的虞人。孔子看到后,认出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兽“麟”。他认为,麟是祥瑞之兽,天下有道,它才出现;而现时,天下无道,麟却出现,并被微贱之人猎获,他因此感到极度伤感。而且,孔子认为这头麟被捕获预示着不祥,这不祥正应在他的身上。于是,他一再叹息道:“吾道穷矣!吾已矣夫!”他感到自己的生活道路已走到了尽头,将不久于人世了。
【延伸思考】
1.“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人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呢?能从沮丧、失意中站起来,创造幸福生活,便是人生中重要且关键的能力。请分享你所知道的例子。
2. 世间所发生的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因缘关系,而“怨天尤人”常是一般人宣泄情绪的正常反应。你觉得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的人是不是值得推崇呢?
3. 遇到矛盾先找自己的原因,这种自省的功夫,与一般人遇事都向外推责任是很不一样的,你觉得“不怨天,不尤人”和 “凡事向内找”的观点在现今社会是否更应该大力倡导?
【相关资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六十三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