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02月07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第十八》)
【注释】
(1)微子: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基”。纣王的叔父。他屡劝纣王不听被囚,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纣王的叔父,屡次苦谏,激怒纣王而被剖腹而死。
【语译】
纣王无道,微子便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劝谏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研析】
面对纣王的暴虐无道,微子离开了殷纣,箕子装疯做了奴隶,比干强谏而被纣王杀死。“三仁”的选择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不协同邪恶,不助纣为虐。孔子认为他们三人是古代的忠臣,虽然他们死了,可是为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留下了千秋万代的楷模。在孔子看来,他们都符合“仁”,是成仁取义的人,因而感慨的说:“殷有三仁焉。”
【延伸思考】
1、“三仁”的选择各不相同,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2、你还能举古今中外相关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相关资料】
《论语•微子》篇中记载孔子的话:“殷有三仁焉”。这“三仁”是指微子、箕子和比干。
微子是殷商末代皇帝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纣王继承了帝位后,荒淫无道,微子几次劝谏,纣王都不听。
大臣祖伊见西伯姬昌深得民心,担心不久祸患就会降到殷商,于是提醒纣王保持警惕。而纣王却不在乎的说:“我生于世上,不是享有天命吗?姬昌能把我怎么样!” 微子听到纣王这样讲,心想他已无可救药,便想以死殉国。但离开京师又开始犹豫。于是,他就去请教少师、太师。在叙述了对殷商现状的忧虑后,微子问道:“我是离开国家远行好呢,还是留下来维护国家,使之免于灭亡?”
太师答道:“上天降下大灾,要灭我殷国。王上竟然上不畏天,下不听长辈之言。殷国的民众也亵渎对天神地碉的祭祀。如果你死,国家能得大治,那才死而无憾;如果你死了,国家仍旧难逃灭亡的命运,那还不如离国出去。”微子认为言之有理,便离国而去。
箕子也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时,箕子便觉的苗头不妙,叹道:“他用象牙筷子,其后一定会要玉杯;接着必然想得到远方的奇珍异宝。华美车马的讲究、舒适宫室的追求就要从此开始了,国家从此就要走向灭亡。”
后来,纣王果然沉湎于酒色之中,箕子多次劝说他也不听。有人劝箕子道:“你可以出走啊!”箕子说:“身为臣子,谏而不听即出走,那是彰显王上的过失,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他就披头散发装起疯来。纣王见了毫不动心,把他当奴隶一样囚禁起来。
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戚。他见微子出走,箕子装疯,便叹道:“君主有了过失,为臣不劝谏,是不忠;怕死不说话,是不勇。君主有过失,为臣就应劝谏;他不采纳,为臣就以死明志,这才是最忠诚的表现啊。”然后,他就去直言劝谏纣王,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真是这样吗?”于是就杀死了比干,并且开膛取心,看个究竟。
周武王伐纣灭殷后,对微子、箕子、比干“三仁”非常尊重,并没有因为他们是纣王的亲戚而加以株连。武王派人整修了比干的坟墓,藉以表彰他的忠肝义胆;恢复了微子原来的身份和地位,以便让人们记住殷商还有这样一位忠臣;把箕子从纣王的牢狱中释放出来,又登门拜访,求教治国之道,并且封箕子于朝鲜,不以臣子相待。
节录自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10/41730.html
【课后作业】
周武王伐纣灭殷后,对微子、箕子、比干“三仁”的做法为何?